在商丘生活那么多年,大家对现在商丘的地理样貌肯定再熟悉不过了。那么,与现在相比,古代的商丘又是什么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资料记载,古代的商丘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沼泽密布,是名副其实的泽国。而且航运业发达,极大的促进了货物流通和商业贸易,曾经流经商丘的隋唐大运河,除了用于运兵外就是将江南的粮食和财富流通到北方!今天,小编就带你们去探寻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揭开大运河古老而神秘的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唐大运河是一条在自然水资源和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开凿的重大水利建筑工程。开挖于公元605年的隋代,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公里,由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四部分组成。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政权稳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南宋以后逐渐淤塞,直至废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经商丘段,全长约200公里的是通济渠部分。在今天的商丘古城南2公里处,105国道与商柘公路之间武庄村一带,就是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北岸占地约24.5万平方米,南岸占地约24.8万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隋唐大运河旧址,虽不见当初浑雄壮阔的河流和舟船往来、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但是周边稍显原始的环境很容易给人造成时空错觉,让人觉得像是置身在经济繁荣的宋代运河码头,周围载满丝绸陶器的商船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业杂记》记载:“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形容得就是通济渠豪华繁荣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商丘南关码头位于运河中途,是“管控江淮”的门户的咽喉要道。辐射八方,店铺林立,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聚集于此,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大都会。运河也使农业生产有了水利保障,人民衣食丰足,人口茂盛。杜甫在游览宋州城后作诗道:“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由此可见,运河沿岸宋州城的繁华是多么令人神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历史有时候往往不尽人意,就连如此繁华而庞大的大运河也无法永远的存在。由于商丘地处黄泛区,泥沙淤积严重,加上南宋时期国家久经战乱,无暇顾及疏通,元代开始又疏修京杭大运河,从此之后隋唐大运河逐渐没落,被深埋于泥沙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庆幸的是,商丘段运河由于泥沙保护,受破坏较小,运河本体保存较好。据文献记载和调查,沿线存在沉船、码头、桥梁、官仓、驿站、会馆等相关遗迹,以及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城镇乡村等。这些为研究古代漕运制度、水利、交通、船舶技术以及生产力、商业发展水平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申遗需要,2008年对其进行试挖掘,2011年进行正式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商丘古城是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城市,而据文献资料考证,大运河底下叠压着周代宋国都城,隋唐睢阳城、宋代南京城等。所以,对大运河遗址的发掘对商丘地下文物资源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的瓷器器形可见碗、罐、壶、钵、盆、盏、盘、杯、瓶、坛、枕、滴及人物、动物造型等。釉色有黄、青黄、白、青白、黑、酱、绿和三彩等。时代自隋开始跨越唐、五代、宋、金、元、明。涉及大量窑口或窑系!出土的数量之多,窑口之众,品种之丰富,十分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些待解之谜:在河岸夯土中,发掘出一件通高和腹径均为60厘米的青瓷罐,罐口盖有一个黑釉瓷盘。专家认为,这显然是有意将两件完全不是一套的器物组合在一起埋入夯土内的,至于这样埋藏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运河昔日的辉煌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它的秘密,和无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考古技术的发展,隋唐大运河埋藏在商丘千年的秘密也将会被慢慢揭开……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作为中国大运河58个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中国大运河便成为了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资料来源:《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探析》何艳华

部分图片综合自网络

来源:商丘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