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美关系牵动着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历史性发展,但随着美国政府中的老一辈官员逐渐离开,政府决策层对华认知出现“断层”,年轻一代因为缺少历史记忆而在涉华议题上普遍存在理解误区。

那么,如何应对当下中美关系出现的下滑趋势?也许,听听那些中美关系风云变化的亲历者、观察家以及中美友好合作的推动者的讲述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8月12日,2020上海书展开幕当天,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新书分享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完全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彩荣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当下的美国怎么了?中美应该向何处去?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主编,澎湃新闻合作组稿,由中国外文局所属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收录了40位中美外交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政界等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对话,对中美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帮助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人士正确理解中美关系,拨开迷雾,厘清两国关系未来的方向。

这本书首发于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之际,书中访谈的重量级人物,中方包括赵启正、龙永图、陶文钊、周文重、何伟文等,美方包括吉米·卡特、傅高义、芮效俭、约瑟夫·奈、李侃如等。他们一致认为中美必须互相适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管控分歧、寻求共赢。

通过《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这本书的出版,我们希望告诉国内外读者,中美完全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妥善化解危机。

8月1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谈到中美关系未来走势时提出三个观点,第一是对话沟通,第二是聚焦合作,第三是管控分歧。书中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与这三个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中国外文局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对外出版发行机构,用多种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的对外出版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中,美国一家出版机构已经获得了英文版版权,这无疑会让更多的海外读者了解更多真实的中国故事。

唤醒历史记忆,增强下一个四十年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心伯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当下,美国出于选举需要和极端反华的政策理念,不惜全面否定过去四十年中美关系的历史,而《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恰恰道出了过去四十年中美关系发展的真相。该书披露了大量内幕和细节,极大丰富和深化了对这四十年中美关系的认知。

来自两国的四十位受访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亲历两国建交、起伏等关键节点的政治家,有国际知名的中国通,也有长期活跃在外交一线的外交官。在中美关系正在面临困难的关键时刻,这本书带来了一系列重要启示。

第一,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始终保持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

现在中美关系面临很多棘手问题,不过,书中一位美国专家就认为,历史上中美合作解决的问题远远多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信心和力量,就算还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也没有什么是攻克不了的。

第二,互利共赢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过去四十年来,中美双边贸易增长了250多倍,中国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支撑了美国国内大约260万的就业机会,累计7.25万家美企在华投资,绝大部分赚了钱。即使在疫情期间,中美双边贸易额仍在增长,今年5月份达到了465亿美元,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美国的霍尼韦尔、特斯拉、沃尔沃等公司都在扩大对华投资合作。

包括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内的多位美国政府高官鼓吹“脱钩论”,妄称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然而这本书中采访的所有美国专家学者全部持相反意见。过去四十年,中国在各个领域对美国社会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第三,相互尊重、管控分歧、扩大合作、谋求共赢是中美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

今天,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和一个相对衰落的美国会不会陷入新冷战?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应该能够给中美关系指出一条新路——互利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新型国际关系可以解决大国之间的问题。

受访的中国专家认为,中美关系处在重要的转折期、过渡期,两国不可避免会出现分歧、摩擦、对抗,双方需要通过博弈来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未来的中美关系应该是一个更加平等的关系,兼顾合作与竞争。

这本书的英文本将在美国出版,我希望美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读一读这本书,希望书中的文字能够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增强为下一个四十年的中美关系开新篇的信心。

要有手机上的快讯,更要有脑子里的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洁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作为中美关系四十年发展的见证人,我的年龄和我的经历还可以把四十年再往前推十年。

1971年7月中旬,我当时还在江西当农民,人民公社的广播里传来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中国后发布的消息,宣布尼克松总统受邀将访华。1972年,尼克松总统就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展览中心参观过,当时叫上海工业展览馆,这就是那场“破冰之旅”。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我看到了丰硕成果,也看到了风风雨雨。我们要倍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也要增强克服当前困难的决心,坚持中美合作共赢。

作为一个国际问题研究工作者,我进入这一行已经41年了,绝大部分都在研究中美关系。我认为,对中美关系要有感性的认识,也要有理性的分析。

中国和美国有非常大的不同点,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美国的历史要短得多,中国发展的程度、社会制度、价值信仰和美国也很不一样。

现在,中美碰到了大问题,很多人问我,中美关系怎么了?我觉得我们既要看手机上的快讯,更要有脑子里的深层次分析,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一本《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就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读物。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干什么的,三个关系一定要知道——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两岸关系,而这里边中美关系又是重中之重。

从古代开始,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世界又是复杂的,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有人要挑衅,我们当然不答应,要做坚决的斗争——美国关了我们的休斯敦总领馆,我们就关了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他们对中国有关人士制裁,我们也给予了回应。

但是,我们不能随着美国的拍子起舞,要把握自己的节奏。而把握节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国内的支持、民众的支持,包括媒体的信息传播,包括普通民众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还是留在国内发展……每一个中国民众都有这个责任。

作为四十个受访者之一,我是专业工作者,但是我在其他地方看到非专业的民众也有很好的建议和很深刻的分析,高手在民间,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共同努力把中美关系研究顺、研究透,让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中美关系内在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海林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背景下,中美关系应该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关系,也是一种既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又是可塑造的双边关系。

现在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和少数政客对华实施围堵、打压和遏制,使得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大了,但是中美关系内在的特性和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秉持历史的观点,倾听历史的声音,跟随历史的脚步。

《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一书对话的四十位中美朋友当中,我有幸与其中的十四位有不同程度的交流。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的故事,不仅梳理了中美关系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也厘清了未来双边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8月7日,曾任中国驻美国大使的杨洁篪在回顾41年中美关系时总结了四点历史启迪:一是要始终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考虑和处理两国关系;二是要始终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三是要始终建设性管控分歧,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四是要始终致力于扩大中美合作,遵循合作共赢原则,为两国和世界带来更多福祉。这些有益经验过去管用,现在管用,今后也管用。

现在是更加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前行的时候。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始终保持向前发展,这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来之不易,应当珍惜。

相信理性的声音终将占据历史与现实的高地,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帮助中美实现合作共赢,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贡献。

来源:《百万庄通讯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