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一条有关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山东理工大学一位教授的一项技术专利竟然卖出了 5.2 亿元的天价!其中 80%,也就是价值 4 亿多元的收益,归这位教授所属的科研团队所有。

但在成功的背后,科研团队前后历经了七年的专利申报,实现转化的过程更是发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科技成果主要是一种新型无氯氟发泡剂技术——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技术,由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历经 10 余年研究完成。

聚氨酯泡沫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保温性能好,小到家里的沙发、床垫,大到计算机构件、汽车内饰、天然气管道、甚至航天器都需要用到。多年以来,发泡剂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

毕玉遂教授带领团队研制出用化学方法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发泡技术,达到了不产生含氯氟元素物质的领先技术水平。这一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既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前景,又具备完美的环境效益预期。

然而,因为没有完成专利保护的申请,这一科技成果一直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营。

专利保护申请的艰难历程

从 2010 年实现技术突破起,毕玉遂教授团队尝试了各种方式,都未能实现在保证技术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转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直未能完成专利的申请!

因为成果持有方认为,只要泄露“无氯氟”“化学法”等几个关键词,国外同行就会利用其技术积累和专利体系优势开展反向研究,迅速破译这项技术。

而技术突破后,实验室电脑遭遇盗窃的经历,使得研究团队对专利申请更加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齐鲁网

因未获得专利保护,三年时间里,团队在向企业推荐技术的过程中,无法透露技术细节,使企业无法评价其技术前景,最终也未能成功实施成果转化。

2013 年,科研团队求助学校领导层,联系山东省科技厅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过专家协助,在申请了两件简单的外围专利之后,专利推进工作又被迫暂停了。

这次专利申报中断主要是由于技术保密,并缺少论文支撑,不能对其技术前景进行有效预测分析,专家们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无法对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至此,这一新型发泡剂技术也成了业内比较知名的“非共识”技术。在一次次协调、沟通之后,两仍然未达成一致意见的评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齐鲁网

2016 年初,时任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的王学真给国务院写信,详细说明“无氯氟聚氨酯发泡剂”的有关情况。

2016 年 4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调研组来到学校考察, 经过调研讨论,做出了“强化专利布局,扩大保护主题,从全球范围内着眼”,最大限度保护科研成果的建议。

此后, 迅速选调专业人员成立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各方密切配合,撰写了核心技术的专利申报书,最终完成了4件国内核心发明专利和1项 PCT专利的申请工作。

该技术成果前后申请38件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件已获得了专利授权,2件PCT专利申请。

有了核心技术专利,2017年4月,山东理工大学与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签订《专利技术独占许可合同》,以5.2亿元转让发泡剂技术2项专利,终于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技术正式开启产业化进程。

根据山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毕玉遂教授团队将获得4亿多元的收益,至此,这一高校科技成果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被毕教授称为“能获诺贝尔奖的”发泡剂技术既有广阔市场前景,又符合环保标准,按理应该很容易被企业接受实现转化。

然而,在获得技术专利之前,因为科研团队未向企业披露相关技术细节,与多家企业接洽后均未能达成合作意向。

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评价该技术是否符合自身技术升级需求,对技术价值也无法做出合理判断,这又转回到了专利申报环节。

只有获得专利授权,才能公开技术细节,再与相关企业开展谈判,最后达成转化合作协议。

而科研成果如果未经专利认可,对方则无法有效评价其技术的市场价值,对其技术成果的需求动力不足,从而就会导致双方错过技术研发初期的合作可能性,既延缓了科研成果的推进节奏,又增加了双方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

来源 | 整理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内容有改动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