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永华 |江西南昌报道

张民强的坚持,救下的不止是弟弟张玉环,还给了更多的人坚持下去的理由。

2018年6月7日,温海萍第一次见到张民强,就在江西省高院门口,两个人都来此申诉。张民强记不清来了多少次,为了替弟弟张玉环伸冤,他曾经一个月跑了6趟法院。那一天,温海萍是第一次去江西高院申诉,当时,他刚从监狱刑满释放。温海萍被指控于2002年2月21日杀害女友邓某,后一审被判处死刑,二审改判为死缓,与张玉环同被关在南昌监狱。但是,在狱中的16年,温海萍一直在喊冤,写了几百封血书。服刑16年后,他继续走在伸冤的路上。

"张玉环有个好哥哥",温海萍说,张民强为弟弟一直在喊冤,现在终于等到了张玉环的无罪释放,这让他多了一丝希望,"张玉环的案子,还有别的平反案子说明现在法治的大环境变好了,一定要坚持下去。"

1993年10月24日,江西进贤县两名儿童死亡, 26岁的张玉环被认定是"杀人嫌犯"。1995年1月26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6年后,2001年11月7日,南昌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张玉环再次向江西高院提出上诉。江西高院驳回上诉,维持并核准原判。

张民强说,他和弟弟从此开始申诉。

作为长兄,张民强有着很传统的观念,"长兄如父",他要担起这份责任。其实,他仅仅比张玉环大2岁,家境难说宽裕,自己在一所学校做保安,收入并不高。他说:"如果我再不坚持,他也许就死了。"

有参与张玉环案的律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张玉环是个很倔的人,要不然不可能20多年坚持喊冤。张民强同样是个很倔的人,尤其是当他坚信弟弟含冤入狱之后。

"他说他没有杀人,我相信他"

张民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起初,我们家人并不知道刑讯逼供的事情,我此前也一直认为是他自己一时糊涂做了傻事。"

后来,他听弟弟说起刑讯逼供的事情,放狼狗的事情尤其让他难受,即便是20多年后提及,仍然忍不住流泪。

直到1995年一审上诉的时候,江西省高院就张玉环案件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他才意识到我弟弟可能被冤枉了。

即便如此,因为看不到更详细的材料,张民强还是不能确定弟弟到底有没有杀人,"只能说是有80%的把握不是他做的",除了开庭之外,兄弟两个很少见面。

直到2001年重审之时,张玉环的援助律师邓小斌将案件的多个疑点一一摆在张民强面前,他才坚信弟弟没有杀人。

邓小斌当时提到一个细节,张民强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当年的卷宗里提到张玉环杀人的时间是在上午11时,但卷宗还同时提到,在当天的12点,有个小女孩看到过两名死者,时间对不上,这是案件最大的疑点。"

张民强直接问张玉环到底有没有杀人,如果是你做的,你就该死,"他说他没有杀人,我相信他。"

然而,江西高院2001年驳回上诉,维持并核准原判终审判决。

张民强说,两次上诉均被驳回后,张玉环开始变得悲观,感觉社会对他不公,还经常故意不完成分配给他的裁剪衣服的任务,甚至多次剪坏衣服,为此被关了几次禁闭,还两次想过要自杀。当时监狱的管教干部就对他说,如果真是冤枉的,就自己写申诉状,写好了帮忙邮寄出去。

相信弟弟,又发现了疑点,张民强选择了坚持申诉,却没想到要熬上近20年,"如果我再不坚持,他也许就死了。"

张民强说,2001年张玉环被判处死缓后,兄弟两个开始写申诉状,每次去探监,他都要带上厚厚一叠信封和邮票,每周都要给相关部门写一封申诉信,600多封申诉信从张玉环手中寄出,张民强寄出的也有300多封。"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月跑6趟法院。"

这么多信寄出去,常常石沉大海。张民强说,有时候,他还会劝弟弟,别写得太频繁了。

2008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厅来函表示,收到信件,并已将来信转往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处理。

张民强说,这是张玉环申诉以来,唯一收到印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印章的信件收悉函。这件事情像一个支点一样,支撑着两兄弟,"想到这封信函,我们就感觉获得了力量,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可能会有收获。"

法官对张玉环说,你有一个好大哥

因为穷,请不起律师,写信申诉是张民强和张玉环唯一的方式。

直到2017年,张民强辗转联系上王飞律师,终于得到免费法律援助。"张玉环知道有律师关注自己的案子后,真的很高兴,探视时像小孩一样跑到我们面前。"张民强回忆。

有了律师的专业援助,张民强还做出更多努力。2018年,仅有初中文化的张民强听从王飞的建议,开通了关于案件的微博号,在学校工作的他会去大学宿舍楼找学生请教怎么发微博,也会问律师和记者。

2019年3月27日,他在微博上写道:"今天终于见到了江西高院的有效文书,申冤26年了,难,难,艰难呀,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

今年8月4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原审据以定案的证据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认定张玉环犯故意杀人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不能认定张玉环有罪……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8月5日,张民强发了一封长微博:"此时此刻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们的心情。这一天,我们等了27年,张玉环从26岁等到了53岁。回想这27年来的艰辛伸冤历程,我们不禁怆然涕下。"

无罪释放后,张玉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为我的事跑得头发都快全白了,申诉信也写了三四百封。"有媒体描述,"这样的兄弟情让一名法官也深受触动,他对张玉环说,你有一个好大哥。"

还在继续伸冤的温海萍说,"没有这位大哥,张玉环还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民强大哥也是我申冤的引路人"。

张民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18年6月7日,他在江西高院遇上温海萍和他母亲,"温海萍一说起自己的事就是哭,他妈妈很无助的样子,就像是当年的我,在张玉环的案子中,有很多的好人帮了我们,我也希望能帮帮他。"

几天后,张民强与律师见面时提到了温海萍的案子,又将温海萍的申诉状与判决书转给了罗金寿律师。

罗金寿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他看过温海萍的材料之后,感觉这是个很明显的冤案,决定帮助温海萍申诉。

"如果不是民强大哥,也许到现在也没有律师帮我,是民强大哥给了我希望。"温海萍语音哽咽,他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张玉环。

责编:吕江涛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