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月四日,江北区江北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护工正在照顾老人。记者 龙帆 实习生 孙泊远 摄视觉重庆

今年,我市将“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列入重要民生实事,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在城市社区实行养老“三助”——助餐、助浴、助医。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全市首批示范养老服务中心——江北区江北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看这家养老综合体如何“花式”宠老人。

为老人配上“营养师”

上午11点半,家住紫御江山小区、81岁的何正芳老人准时“刷脸卡”进入江北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熟门熟路走到餐厅,递上会员卡:“还是老规矩,两份午饭,谢谢。”

这天的午饭是粉蒸肉、豆腐干炒肉丝、烧冬瓜、炒莲白、油麦菜汤。工作人员将饭菜细心打包后递给老人,一旁的工作台上还摆着一摞准备外送的饭盒。

何正芳耳聪目明、语言表达清晰,她告诉记者,这里的饭菜荤素搭配好,清淡不油腻,符合老年人的口味。而且,10多块钱就能吃到两荤两素一汤,比自己在家做还实惠。

何正芳与老伴居住在紫御江山小区,周末儿孙回家,她还能打起精神扎进厨房,“忙活出几个大菜”。可孩子们走了,老人做饭的热情也被带走了,“吃什么”“怎么吃”成了两位老人的生活难题。汤、稀饭、小面轮流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即便把三餐改成两餐,也让老人劳心劳力。

2018年底,江北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老人推出助餐服务,何正芳成为第一批客户。何正芳在中心办了会员卡,平常15元一餐,办卡后13.5元一餐。尽管中心可以送餐上门,她却选择走路5分钟自提,锻炼锻炼腿脚。

“老年人的肠胃挑剔,我们中心有高级营养师设计菜谱,务求清淡软糯。附近许多老人都在这里吃饭,堂食、送餐任他们选择。”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峰时期,他们每天要为老人助餐七八十单,让老人真正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帮老人“澡”回干净

养老服务中心三楼有一间专业助浴室。助浴室地上铺有防滑地砖,墙上安装了安全扶手。助浴椅上,特制的10个喷头形成水雾可将老人包围。不仅如此,助浴室还有专业护工为老人提供洗澡、按摩服务。

90岁的李莲婆婆由女儿陪伴,刚洗完澡走出助浴室。李婆婆的女儿告诉记者,母亲患有轻微老年痴呆,再加上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每次洗澡都是一次大折腾。最初,几个儿女轮流给母亲洗澡,后来儿女们也步入老年,渐渐力不从心,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擦拭。“曾有邻居略带指责地对我说,你妈妈身上异味重。我心里很内疚,却又无计可施。”

得知江北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推出助浴服务,李婆婆一家赶紧把她送来体验,现在每隔一两周就会来一次。

护工周雪梅向记者介绍了为老人洗澡的要点。老人进来前先放热水、打开暖风机,将室温控制在28到30度之间,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洗澡过程中,门要半掩着,保持通风。

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助浴服务面向所有有需求的老人,收费控制在50元至80元左右。如护工忙不过来,中心还会联系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上门服务。

做老人的健康“保镖”

“现在咱们抬起左手,我在身边呢,不要怕,大胆一点,进步真快,加油!”午休结束,84岁的杨芳金老人在康复治疗师吴凡的指导下,开始康复训练。

今年初,杨婆婆左手手臂两次骨折,在医院做完手术后,左手仍然活动困难。了解到该中心具备医养结合功能,家人把她送来这里住下,做康复理疗。

吴凡为杨婆婆量身定制了理疗方案:康复按摩20分钟、肩肘关节活动10分钟、艾灸20分钟。理疗结束后,她还给杨婆婆布置了“作业”,自己活动上肢,每天上举外展100下。

目前,杨芳金已在中心做完25次康复理疗,已能自己梳头、喝水、穿衣服。

记者了解到,江北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4名持证上岗的护士、3名康复治疗师、4名护理员,已为院内院外600多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中心和重医附一院一分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五里店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养结合联盟,医疗条件大幅提升。

本报首席记者 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