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好,学术星人

作者:浴火凤凰

本号原创

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每个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之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

近些年来,关于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抑郁的报道可谓是比比皆是,很多学生在哀叹自己不幸遭遇的同时,也对遇到“别人家的导师”的其他同学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也许是由于师生地位不对等的缘故,很多文章都是探讨诸如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导师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之类,云云。

但是,师生之间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既然导师能够对学生提出要求,那学生同样具有对导师提出要求的权利,最起码是在心目中勾勒“完美导师”应该具体的品质。

从广义标准上讲,一名完美的导师不应局限于三尺讲台,不拘泥于经典教材,不囿于师门流派,授课讲学、著书立说、科研学术、帮带学生,皆为师者当为之事。

从具体标准上讲,一名完美的导师则应该至少具有如下的7条品质和能力。

01.拥有“伯乐之眼”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300万,达到创历史新高的341万。

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报告》明确指出: 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11.4万 人。

教育部等《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 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随着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和扩招人数的激增,面对众多的“千里马”,一流的导师应当具备慧眼识英才的功夫,能够以深邃的科学眼光判断和鉴赏人才。

研究生在入学之前,基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志趣,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千差万别,再加上一部分人可能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所以,每个学生都应拥有适宜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而导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一眼定乾坤”,做能够相中“千里马”的“伯乐”,做到相马有术,善于识别学生的类型,从而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英国科学巨人法拉第,在14岁前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著名化学家戴维“相中”并聘用。在戴维的悉心指导下,法拉第才华毕露,最终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这应该可以算是导师“慧眼识珠”的典范吧!

02.勿忘“根本职责”

现在,研究生基本上都称呼导师为“老板/Boss”,其中可能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一是爱称,导师给学生提供科研资助,指导研究方向,表达敬爱之情;

二是憎称,学生觉得师生之间完全是赤裸裸的雇佣关系,导师让自己做课题、写论文、编教材等各种事情,有的还成为导师的生活秘书和保姆,甚至有些老板连给学生的“工资”都省了;

三是戏称,是导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的互相调侃。

唐代韩愈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为人处世的操守;“业”是安身立命的技艺、服务社会的能耐;“惑”是人生之“困”、学术之“谜”。

这才是一名导师最根本的职责。

因而,一名完美的导师不应以“老板”自居,其权威不能建立在“你是我的学生,你必须听我的”荒唐逻辑之上,更不能把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和下属。

但是,导师学者化、官员化已成为高校的一个趋势,许多导师更在乎做课题、发论文、评奖项、争职务,早把老师的本职身份忘得干净。甚至有的导师功成名就之后,花在学术上的时间和心思已经不多,这大概也是 “学术包工头”和“学术打工仔”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很多学生原本冲着导师的名气和资历而来,结果却发现,名头越响的导师可能越不像导师,有的半年能见上导师一面已经算幸运。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其实,“一日为师、终生为友”则更为贴切。一名好的导师最高的境界不是“门徒满天下”,而应该是“桃李满天下”。像那种毕业典礼还没结束,学生就将导师所有的联系方式全部删除,发誓此生再不联系,这样的导师真是一种悲哀。

03.善于“授人以渔”

《老子》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学之“师”强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启迪思维、发展智能为中轴,以激励探索性、创造性为要义,强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一名称职的导师,不能再用“先生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方式,而应坚持以研究生自学为主,凭借多年的科研经验,在“导什么”、“怎样导”上多动脑筋、狠下功夫、肯想办法,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规范和格局,引导研究生沿着正确的科研方向前进和发展,帮助他们少走或不走弯路,尽快到达理论和科技前沿,成为有力的助手和新生力量。

我国古代《学记》主张老师对弟子“开而弗达”,“强而弗抑”,“道而弗牵”;国外一些知名教授也主张对研究生“Show him the way”,“Develop his capacity”,“Don’t draw him”。

两者均言简意赅、异曲同工,不失为导师要诀。

04.能够“教学相长”

“师生情长,教学相长”,这是付出与汲取相统一的过程,是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领域的过程。

我的博士生导师曾对师生双方的利弊有自己精辟的解读:

“导师识途,学生善走”。

导师知识面宽,熟知学科前沿,站得高、看得远,因而善于在“定向”与“选题”上作指导;导师科研经验丰富,懂得方法论,因而善于“指径”与“授法”。

而研究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在获取信息、实验计算、动手处理实际问题上胜过中老年;他们思想活跃、不拘成法,牛犊之见往往能解老马之困。

一个识途、一个善走,结合起来就相得益彰,达到超凡互动的效果。

兰州大学魏宏远教授曾生动地形容道:

“满足于自己的一孔之见,闭门造车,只会固步自封。学问犹如武术,多找高手过招,学人之长,才会迅速成长。”

导师要敢于不断从学生那里吸取新思想、新信息,以保持自己的指导和主导地位。

其实,在“桑榆犹未晚,桃李正芬菲”时,导师和青年人在一起学习、思考、探讨,自己仿佛变得年青了许多,而不知老之将至也!

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05.坚持“松紧适度”

导师要正确处理“放羊散养”和“呵护过紧”的关系,即需要在“漠不关心”和“严加看管”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导师对学生漠不关心是一个极端,但这种情况目前也不少。

现在,全国高校每个导师指导在校生平均是8人左右,这个数字在全世界都算是高的。美国的导师指导学生平均是2~3人,欧洲更少,台湾地区、韩国和我们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这在每个导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或许可以,但人数多了以后就有一个规模化培养的问题。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数量增加,容易导致精力分散,对每个研究生可能不会都关注到,这就更要求要多关心他们。

同时,导师对学生关心的频次也需要把握。因为科研创新需要空间,学习研究需要时间,所以,导师需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不能整天监督学生在做什么、做成了什么。

如何判断导师对学生是不是呵护过紧呢?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学科小组会时,学生不会自主讨论,不会提出批评性、建设性意见;或者是导师在场与导师不在场大不一样,导师在场时学生不肯交流,导师不在场时学生可以交流得很好,这都说明导师有些呵护过紧。

06.懂得“点到即止”

自信,是研究生科研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条件,好的导师千万不能剥夺学生们的自信,因为,屡屡的心理挫折会使他们手足无措、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虽然导师和学生在学识上并不站在同一高度,但师生在学识上的不平衡不应该演化为“滥用话语权”,这会引起学生创新意识的泯灭,从而 引发逆反心理。

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犯的严重性错误,导师偶尔一次严厉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经常的批评或是使用不当言语批评则是有问题的。很多导师喜欢用“这个学生科研能力不行”、“那个学生实在太笨”、“张三为人太懒”、“李四不懂做人”等言语来评价学生,有时真的会让学生沉沦下去。

好的导师应该是即使严厉批评,也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导师应懂得分析学生各自的不同特点,有时应该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而对学生的优点却抓住不放,随时随地加以赞美,并多加鼓励。

我的硕士导师经常对学生们说:

“研一时,我是你们的老师,到了研二你们就是我的老师了,到了研三你们应该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专家了。那时更要有自信才是,不能随便附会别人的意见,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这种激励的方式对学生建立起科研自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07.保持“适当距离”

《三字经》中有云:教不严,师之惰。

2019年,广州大学清退72名研究生,深圳大学清退317名研究生,合肥工作大学清退46名硕士研究生……

这些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无外乎三点:多次无故旷课、科研成绩不合格、学习年限超期。

有教育专家对此现象这样评论道:“学生自由散漫,就是因为被导师宠坏了!”

所以,导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威严,这样,学生才能对导师保持必要的敬畏之心,敬畏老师、敬畏教育,是一名学生最起码的底线。

导师的权威地位建立在三个基础上:学术权威、道德权威和经济权威。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在各方面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建立起权威。

然而,有些导师没有注意与学生保持“适当距离”,一味追求和学生打成一片,表面上师生情深,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比如:师生关系变成了酒肉朋友,隔三差五就在酒楼、饭馆聚餐,多半是学生们买单(当然并不是反对师生聚会沟通感情,而应该把握“度”),觥筹交错之间,师生关系是密切了,可是学生对老师应有的敬畏没有了,导师对学生应有的约束消失了。有的学生还因请客吃饭太多,导致负债累累,苦不堪言。

世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导师,只是希望拥有的学生多了,便想象出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有幸遇到了一位“别人家”的导师,那么恭喜你,请把握住这天赐良机!

如果你没有这么幸运,那么也要恭喜你,因为上天给你了一次磨砺自己的机会,懂得如何调整心态、寻求对策走出困难,本身就是研究生难得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