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由于没有准确理解基金净值的概念,造成决策上的困扰。比如对净值2、3元的基金不敢下手,但后来发现这些基金却能迭创新高。买了净值只有几毛钱的“便宜”基金,却还是一路下跌。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各种净值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净值数据挑选基金。

1

基金的单位净值、累计净值、估算净值

1

单位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一般称基金净值,等于基金净资产(总资产扣除各种费用)除以基金总份额,代表一份基金背后的资产价值,是基金交易的价格。基金的净值是开放式基金进行交易时必需的要素。

2

累计净值

基金会不定期分红,每次用于分红的资金会从现有基金的净资产中扣除,从而使基金单位净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因此,要完整的衡量一只基金的过往业绩,需要将基金成立来的分红加上,即单位净值加上期间内每一份额获得的分红,就是累计净值。

3

估算净值

基金(主要指开放式基金)和股票不同,基金净值无法实时更新,需要收盘后由基金公司对基金资产进行核算后才能公布。

为了方便投资者在盘中有一个实时参考价格,于是就有了估算净值。这个估算净值数据一般是天天基金等其他三方平台,按照基金公布的最新持仓情况(一般是最近一个季度末数据),根据持仓股票的盘中价格来估算基金净值,形成一个实时更新的估算净值。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估算净值并不代表当日最终的基金净值,估算净值仅是一种参考。

2

挑选基金时,

如何利用净值数据对基金做判断?

当理解了上述各种净值的概念后,下面就来讨论如何正确的通过基金的净值数据来判断基金的业绩情况。

1

实际收益与基金的净值的高低无关

用1万元购买基金净值不同的A、B基金,虽然获得的份额不一样,但涨幅相同的情况下,实际收益是一样的。假设A和B基金在一段期间内都上涨50%,A基金净值为1.5元,B基金净值为3元,两只基金资产分别为1.5*10000=15000,以及3*5000=15000,并无区别。

这说明基金净值的高低只是影响基金持有人买到的基金份额多少,最终的涨幅只和基金的收益率有关,和净值高低无关。

2

同样的基金净值,却并不同样优秀

基金净值尽管反映了过往的历史业绩,但是业绩的好坏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两只基金发行时净值为1元,在基金经理的管理之下,两只基金的净值均达到了2元:

情景一:假设两只基金发行时间不相同,不考虑分红,如果A基金是1年前发行的,那么它这一年的收益为100%,如果另一只基金已经成立了10年,那么它从净值1到2元,花费了10年,年化收益则只有7%左右(1.07^10)。因此如果只看基金净值不看运行期限,无法判断哪只基金更好。

情景二:假设两只基金发行时间相同,但是A基金期间有分红,B没有分红,同样的单位净值下,显然A基金的业绩要更好一些。因此单位净值无法衡量基金的历史分红情况,应当看累计净值。

3

与其看净值高低,不如看净值波动

同样的历史收益背后,每只基金因投资风格的差异,其业绩对应的风险是不同的。

假设A和B基金两只股票型基金,发行时间相同,某一年的收益率均为50%,那么你更喜欢年内净值波动像坐过山车,一度下跌到负40%,最后涨到50%的A基金呢?还是更愿意持有勤勤恳恳积累收益,严格控制回撤,最终做到50%收益的B基金呢?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喜欢持有B基金,因为同样的业绩表现下,基金净值波动越小,投资风格越稳定,业绩的可持续性才更强。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看,取得同样的业绩,净值更加稳健、回撤更小的基金,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越高。

从持有人的角度看,净值的波动也十分考验持有人的心理素质,即使基金在一个考察期内实现了正收益,但能否拿得住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3

净值新高,走还是留?

这个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主动型基金,要看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例如选股、选债、择时等,同时也要考虑基金的总规模。如果基金规模可控,并且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大可耐心持有。最理想的情况是如果当前市场风格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相符,那么未来该基金的业绩可能依然值得期待。

对于债券基金,就要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的券种、仓位、久期等。此外,对债券的信用评级也很重要。在目前信用环境不算乐观的环境下,如果基金经理持仓集中度较高,一旦踩雷,可能会对基金净值造成较大影响。

对于行业或主题基金,需要投资者自己对政策、行业前景、板块估值等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要判断行情所处的阶段,如果各项利好等都已经被充分消化,估值已经严重泡沫化,那么就要考虑是否要离场了。

综上所述,在选择基金时,需要正确解单位净值、累计净值、估算净值的含义。不能单纯的根据基金净值的高低来做出交易决策,要正确的使用净值数据来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