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即便没有发生疫情,史上最大规模的874万毕业生,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今年更是备受关注。

8月1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智联招聘组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705万,远高于2019年241万农民工增量,“大学生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就业群体”。

眼下,2020届毕业季已经过去,2021届秋招又将到来。根据《报告》,到今年6月,“仍有26.3%的2020届应届生在求职”。

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即将面临“双届叠加”的局面。而供需两端的结构性“错配”,让大学生就业形势又添压力。

超1/4应届生仍在求职

为解决毕业生就业,此前,决策部门相继“官宣”研究生扩招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扩招等应对之策。不过,即便如此,根据《报告》计算,考虑到升学、出国以及留学生归国等因素,今年还有705万大学生需要就业。

这其中,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等公共岗位,可吸纳90万人就业;另外,根据近期问卷调查,有2.8%、约24万大学毕业生希望创业。算到最后,要在市场化机构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仍有约590万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智联招聘平台上针对应届大学生发布的岗位数同比下降7.1%,而投递简历的大学生同比上升35.2%;疫情爆发后的2~6月,相关数据则分别为“同比下降15.5%”和“同比上升62.7%”,供需对比更加明显。

今年“金三银四”春招季刚开头,清华大学法学院公开发文,呼吁校友“积极为今年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出谋划策、提点引荐”。此后,华南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不断有学校或学院发声,为毕业生就业“操碎了心”。

不少地方随即推出支持措施。以高校云集的北京为例,7月初,北京出台“京8条”,从为毕业生提供补贴到提高事业单位招聘毕业生岗位占比,多种手段鼓励当地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

几乎同时,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网站纷纷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其中,“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方面的统计指标有所更新:开设网店被纳入自主创业范围;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也成为自由职业的新选项。

尽管如此,根据《报告》,直到今年6月,仍有超过1/4(26.3%)的2020届应届生在求职。

哪些人更难找到工作

仍在求职的应届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人群的就业难易程度。

《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就业难度高于男大学生。

6月仍在智联招聘平台求职的应届大学生中,女大学生占58.5%,比男大学生(41.5%)高出17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在智联招聘投递过简历的应届大学生中,仍有27.7%的女大学生处于求职状态,就业难度系数要比男大学生的25.5%高出2.2个百分点。

大四以来已经在近4家公司有过实习经历的刘韵依,明年夏天即将硕士毕业。她告诉城叔,“虽然只是实习,但我也遇到过不少在招聘中提出‘男生优先’的例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秋招,她也担心会遇到类似条件限制。

《报告》还显示,学历越高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度系数更小。但值得注意的是,“女硕士的就业难度系数(18.9%),比男硕士(12.2%)高出6.7个百分点,在各类学历中表现出最大的性别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刘韵依坦言,“根据我的感受,相对于性别,如今大多数单位对于学生实习完转正留用,还是更看重能力和学历背景。”

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就业困难大学生主要来自于非重点大学和一般学院。

《报告》将大学名称中仅有“学院”,而无“大学”的高校,归为“一般学院”;将没有入围双一流、985或211,但名称中有“大学”的高校归为“非重点大学”;将入围双一流、985或211的高校归为“重点大学”。

数据显示,6月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中,一般学院(52.1%)和非重点大学(39.4%)毕业生合计比重超过九成。从就业难度系数看,即使是重点大学,也有14.7%的学生仍在求职,而非重点大学(26.2%)和一般学院(30.9%)就业难度系数约为前者两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生源来看,就业困难大学生,以户籍地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为主。

《报告》显示,户籍地在三线城市(29.2%)和四五线城市(41.5%)的大学生比重超过七成,构成仍在求职的大学生主要群体。而从就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三大城市群来看,珠三角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度最大,仍在求职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0.1%,高于京津冀(26.9%)和长三角(26.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出在结构性错配上

导致就业难的的症结是什么?《报告》指出,除疫情冲击外,供需结构性错配是主因。

2017年底,邓天净以全专业仅5个名额的“优等成绩”,从国外QS排名前五十大学的金融投资专业毕业。但直到今年7月,他一直处在“实习待业”状态。尽管已经不算应届毕业生,但他“漫长”的求职之路正是现实与预期“错配”的典型代表。

已经毕业三年的他之所以迟迟未就业,原因之一,正是过去的财经专业热,导致就业供需天平失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显示,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从6月就业困难大学生专业分布来看,会计专业仍在求职的大学生规模最大,占比达到11.8%,其次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8.1%)、计算机科学(7.0%)专业,法律专业占比也达到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指出的“区域机会和流动意向错配”,在邓天净身上同样有体现。

来自内蒙古的他,一直想要留在金融业发达的上海工作。根据《报告》,这种“孔雀东南飞”趋势依然突出,东部地区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大学生往东部地区投递简历的比重,比该地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需求,高出5.7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相比新一线城市提供了37.5%的大学生岗位需求,一线城市这一数据则为21.4%左右徘徊。而根据《报告》,拥有四个一线城市户口的大学生比重仅占3.5%。像邓天净一样,“前往北京和上海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落户难问题”。

由于默认保留两年的“应届生”身份即将到期,2019年4月,已经辗转在5、6家证券公司实习过的邓天净,决定再次出国,“重新选个硕士专业,重新获得应届生身份”。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留学的打算也只能被搁置。

两周前,当“海待”已三年的邓天净告诉城叔,他终于入职了。稳定的国企和热门的新一线城市杭州,成为他的新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种企业性质偏好上的转变,也是造成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民企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不过,《报告》显示,民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65.8%的岗位需求,但6月只有27.8%的大学生简历投递到民企;相反,国企和上市公司分别仅提供5.4%和6.8%的大学生岗位需求,但投递比重却分别达到13.8%和11.3%。

“不可否认,大学毕业生对不同性质企业有如此大的就业偏好差异,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最大的一类供需错配。”面对尴尬的现实,对于刚刚或即将走出象牙塔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又该如何选择?(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