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 通讯员何义 张涛 石涛 实习生欧阳跃明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

8月13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5摄氏度。当其他人都在设法躲避高温时,在武警湖北总队机动支队,官兵们则通过“耐热训练”的方式,磨炼不惧高温的坚强意志。

烈日下的坚持:比5公里跑更累的跨越400米障碍

在机动支队的障碍训练场上,某中队正在开展跨越障碍训练。虽然部队的营区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但是训练场地是完全暴露在烈日下的。障碍训练场全长只有400米,但熟悉训练的官兵们都知道,“宁跑5公里,不跑障碍400米”,除去高温的煎熬,训练的艰苦更在于对体能的巨大消耗。

这400米中包括的项目是多变而复杂的。首先是100米冲刺,然后跨越三步桩,跃过一米多的壕沟,翻越1.2米高的矮墙,2米多的高板,用跑步的方式通过云梯、独木桥,再翻过高墙,匍匐通过低姿网,这才完成了前200米。后200米的考验更大,要像跳皮筋一样从上方跳过低姿网,翻过矮墙后,像猫一样从独木桥下方的桥墩钻过去,然后用手攀的方式通过云梯,再翻过高板,从矮墙当中大约半米见方的洞中钻过,跳下大约2米深的壕沟再徒手爬出来,跨越五步桩后完成最后100米冲刺。

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几乎完全是在无氧运动状态下完成,完成一次已是大汗淋漓,而队员们一天要花费大约2小时在这样的往返跑动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同样要在烈日下进行的训练项目还有攀绳和房屋攀登。攀绳的队员要带着全副装具和枪械,加在一起有20多斤,爬到距地面13米处。几趟动作下来,许多人的钢盔里衬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烈日下的锤炼:“耐热训练”让官兵更习惯高温

机动支队某中队班长王远梁和战士张晓楠在和战友们一起练习刺杀。虽然分开练习时他们会散布到树荫下,但在全体集合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在毫无遮挡的操场上进行练习。记者注意到,即使是在树荫下,王远梁和张晓楠的脸上仍然布满了汗水。“这是因为我们佩戴的装具比较重”,王远梁说,刺杀练习时要佩戴的装具就有10斤重,如果加上钢盔和防弹衣,差不多快20斤了。这些装备的透气性不是很好,在运动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出汗。

在机动支队,还会有专门让人出汗的训练,这就是“耐热训练”。王远梁说,主要的方式是3公里或者5公里的长跑,在日照不强的情况下可能还会拉长到7到10公里。主官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观察到哪些战士是属于相对容易出汗的体质。体质无法改变,但是训练可以锤炼大家的意志品质。毕竟对于武警官兵来说,执行任务的环境无法选择,高温也是他们面临的环境之一,他们也需要有适应高温的能力。

王远梁和杨晓楠第一次进行“耐热训练”时,脸都被晒得通红,“但是还好,没有被晒伤”。记者问他们,会不会擦防晒霜,他俩笑一笑:“用不着,我们是钢铁战士!”

烈日下的战斗:封堵大堤溃口,靠意志和训练胜利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部队进行训练时常常提到的口号。王远梁和张晓楠今年参加的“战斗”,是在防汛期间。7月8日晚,部队接到命令,黄梅汛情紧急。机动支队官兵500多人紧急出动,星夜赶赴黄梅考田河大堤,经过7小时奋战,直到凌晨3点多才堵住溃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又对河堤进行了加固。张晓楠还记得,在黄梅的最后两天,连续的暴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气温立即急剧升高。“河堤上没有可以遮阴的地方,而且要扛着沙袋,搬运材料抢修,那两天是真的难受。”

王远梁说,最难熬的那几天里,部队组织了思想教育和动员,鼓励大家坚持战斗,而更重要的是平时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全体官兵都有能力,有信心完成任务。7月14日,部队完成抢险任务后返回武汉,在简单整理了装具后,就马上恢复了正常训练。这次防汛当中还有部分新兵参与,部队在回到武汉后,还在每周的训练中增加了对防汛的演练和总结,让他们能更好地从实战中获得成长的经验。

“作为战士,我们需要任务来磨炼血性与担当。”张晓楠说。

烈日下的保障:班长督促“多喝水”,防暑饮品保供应

在机动支队的营区里,时不时还会遇到主动加练体能的战士,训练背心已被汗水浸湿,跑过记者身边时他们的目光依然坚定。

但在训练中,并不是流汗越多越好。王远梁介绍,部队每天都会强调,而且一定要执行的命令之一,就是“多喝水”。对那些不太喜欢喝水的战士,作为班长的王远梁还会检查他们的水壶,督促他们补水。

“我们在训练当中的体能消耗本来就很大,再加上气温高,更需要补水,多喝水,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达到更好的身体状态,更好地投入训练中去。”王远梁说。部队每天把时间分成不同的课时。遇到极端高温天气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的课程内容,比如增加擒敌、战场救护等可以分散到树荫下完成的科目,但每一天的训练时间和强度不能打折扣。既要练扎实,也要讲求科学,对官兵的身体健康负责。

在每个训练场的角落里,都能看到一个大金属桶,里面装的是酸梅汤或者绿豆汤等解暑饮品。王远梁说,在高温时节,炊事班每天都会熬制大量这样的饮品,保量供应。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除了防暑饮品,还会供应水果,让刚刚完成训练的官兵及时补充水、矿物质和糖分,尽快恢复体力。王远梁已在部队服役了6年,张晓楠则是在部队的第二个年头,他俩都打算继续在部队干下去。“这里有战友,氛围很好,趁着年轻,多干一番事业!”两位年轻的士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