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怎么用水就怎么用水,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在云南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玉碗水村,村民张有高正拖着水管往牛槽加水,脸上洋溢着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引水润苗寨

玉碗水村位于沾益县城北,距离乡政府28公里。全村90户人家,全部都是15年前从火箐头搬来的苗族。

“谷深坡陡,经常发生泥石流,不宜居住。”这是上了些年纪的村民对火箐头村的最深印象。而搬到玉碗水,成为整个村子命运的转折点。

尹付怀在16年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去年。他至今还记得,刚搬来时,他到每家每户去走访,几十户人家,家家吃包谷饭。

“全村别说汽车,连自行车都每人骑得起。而现在,每家每户不仅顿顿吃肉,差一点的米都没人吃,几乎每家都买来了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家庭条件稍好的,还买来了汽车。”张有高学习骑摩托车时,练习的摩托是尹付怀借给他的。而现在,张家里有了6辆车,总价三十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引水润苗寨

“感谢共产党!感谢电力部门!”34岁的张有高将自己一步一步变富的原因,归结为党的领导和供电部门的倾心服务。

“现在,家里钢磨、猪草机、粉糠机等一应俱全,原来需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家务活,现在半个小时不要就完成。”张有高说,现在,周围村子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他就承包他们的土地栽烤烟、种玉米,每年烤烟种植10多亩、玉米20多亩,家里养了20多头猪,年均收入在10万以上。所有这些活计,都是他和妻子两个人在操持,而之所以能够承担这么繁重的农活,主要得益于电力。

“尤其是烤烟,采用电烤房后,同样数量的烟叶,价格要比原来用土烤房烤出的多卖一个倍。”

玉碗水村位于山坡上,全村的饮水全部依靠位于山脚的小白龙和村旁的一碗水两个小龙潭。人多水少,让饮水成为村里的头等难题。

44岁的苏有富说,“旱季时,一碗水龙潭的水连桶都不能一次装满,需要用瓢一瓢一瓢地盛,而涌出的水量只有草根那么粗,曾经有老人凌晨5点多去担水,天亮才盛满两桶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引水润苗寨

因此,数公里外的大海子水库成为村里重要的取水点。在三轮车没有普及之前,村民都是赶着马车、牛车去水库拉,来回一次需要2、3个小时,拉回的水只够用一天。每天一次的拉水占据了村民大量的时间。三轮车在村里普及后,每次用三轮车拉回的1.5吨左右的水,也只够全家人畜饮水用2天左右。而对于一些家里没有三轮车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就只能担着水桶到小白龙或一碗水龙潭去挑。

因玉碗水地处偏远,村民的饮水难问题常年没被发现,常年奔跑于村里的电力工人,关心的也只是村里的线路有没有问题、电压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接到报修电话时,忙着去帮停电的人家处理用电故障。在当地人看来,饮水跟电力没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引水润苗寨

今年,当地扶贫干部将村里饮水难问题反馈到沾益供电局后,沾益供电局积极协调资金、争取项目。最终,争取到了30多万的资金。6月18日,工程随即动工,在距村里数公里外的一水源点旁安装了一台容量5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了1200米10千伏线路和200多米400伏线路。7月29日,抽水设备正式启动,数公里外的清泉被抽到了玉碗水村的每家每户。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饮水难问题了!”张有高乐呵呵地说,电力抽水不仅为村民省下了大量劳力,还为农业生产带来灌溉方便,附近的村子都可以借助这项工程而享受灌溉便利。现在每年种植10多亩烤烟的他,计划着明年将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15亩、甚或20亩左右。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杜明彦 吴洁 段金成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