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化名),是杭州一家外企的高管。自从一次体检查出血压高之后,她非常紧张,多次就诊于大医院。专科医生建议她放松心情,暂时不用吃药,先自我监测血压。她买了电子血压计,有空就量,一天量十多次,但每次都是戴上袖带、听到血压计充气的声音就自动心跳强烈,血压越量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量血压,看到血压计很紧张,不量血压又很担心。血压值成了她每一天心情的晴雨表,血压量出来好,这天的心情风和日丽;血压量出来高,她会不停地量血压,当然这天的心情阴云密布,容易为一点点小事情着急上火。

为了血压,她弄得自己很烦躁,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一次在开车途中突然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手发麻抽筋,呼叫120送入急诊,心率快血压高。经过检查,各项结果都正常,没有用任何药物,她的血压自行降至正常。

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双心”健康门诊问诊后张女士才得知竟是急性焦虑发作——又名“惊恐障碍”所致。

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在心血管科门诊中并不少见,不少人虽有躯体症状,其实属于单纯的心理问题,“双心”患者人群庞大,但常常容易漏诊误诊。双心,一个心是指人体内推动血液运行的器官,即心脏,另一个心是指思想、情感、情绪等精神心理因素。“双心”健康,日益被关注和重视。

心血管科主任医师马彩艳介绍,紧张、焦虑、恐惧是情绪上的反应,但往往会带来心悸、心跳加速等心脏功能上的改变。因此,患者易误认为自己是患上了心脏方面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是可以互为因果、共病存在的关系。”临床中遇到很多患者虽然心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实并不严重,主要是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出现各种躯体症状还有一些患者确实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也经过了积极的对症治疗,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仍常处于恐惧害怕的情绪中,又加剧了病情进展,“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我们要高度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精神科主任医师刘兰英指出,多数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这些常见病,在发病过程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影响。心理因素能够影响躯体疾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情绪活动作为媒介来实现,不良的情绪,例如焦虑、抑郁、愤怒、急躁等,能激活我们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血小板活性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形成斑块、狭窄、心肌缺血等,最终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不良情绪还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分泌一些物质,例如肾上腺素,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以导致心跳加快,脸色苍白,血压升高等。所以控制情绪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减少心血管患病风险。

双心健康门诊适合哪些人?

“双心”健康门诊关注的不仅仅是“心脏”这个器官,而是关注心脏背后的“人”。很多患者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划上等号,不愿意承认自己心理抱恙了,更不能接受到精神科就诊,“双心”健康门诊让患者更易于接受,可以消除患者顾虑,让他们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双心健康门诊适合哪些人?

1.已经出现了失眠、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但是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管疾病还是其他问题的病人,可以前来双心门诊就诊。

2.已经被确诊心血管疾病,但是病症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可以来到双心门诊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反复心血管内科就诊,没有得到确诊,但频发不适的患者,也可以到双心门诊就诊。

记者 张煜锌

通讯员 应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