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是机器中的重要配件,我国的轴承工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解放以前,偌大的中国却没有一个能独立制造轴承的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伪统治时期,辽宁省瓦房店有个“满州轴承制造株式会社”,它附属于日本的工业体系,是日本东洋轴承公司的一个附属厂。这里只能加工制造轴承的内、外套圈,而钢球和保持架则由日本国内供给。这个在旧中国唯一的典型殖民地性质的轴承装配厂,就是现在我国轴承加工巨人之一的瓦房店轴承集团的前身。
“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从1938年开始修建,1940年4月1日投产。当时有职工400多人,机床30余台,每年可装配中小型轴承6000套。后来,经过扩建,到1945年,职工总数增加到1900多人,拥有机床560台,每年可装配80万套。从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大部分工人已经返乡,企业内只剩下200余人。解放后曾一度生产一些军用器材和维修枪支,支援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1日成立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统一领导与管理东北区的民用机械工业。新改名的“瓦房店滚珠轴承厂”,从1949年5月增添了部分设备,组成了车工、磨工和热处理三个生产单位和一个机械分厂,正式生产轴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破坏和战争的创伤,给本来就不能生产成套轴承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全厂工人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纪录运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造出钢球和保持架,工人们日夜奋战,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摸索出钢球磨削和热处理工艺过程。开始,生产出的钢球不发光,装出来的轴承不耐磨、寿命短,但是,它毕竟是新中国生产出来的第一批轴承。从此,结束了我国轴承配套的殖民地生产史,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制造轴承的道路。大家都非常自豪。这一年,全厂职工增加到1022人,生产轴承13.5万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52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轴承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全国轴承行业形成了以瓦房店为一厂、哈尔滨为二厂、洛阳为三厂的三大骨干企业。这时,瓦房店轴承厂职工人数增加一倍,设备增加71%,轴承年产量增长3.8倍,品种由126种增加到334种。产品逐步向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目标前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厂又制做了包括精密设备在内的上百台机器,研究成功热轧钢球、电火花磨削钢球、半精密辗环等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生产出大型轴承和精密轴承,轴承品种猛增到800多种,为我国轴承工业填补了一些欠缺的产品门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上世纪80年代,瓦房店轴承厂还为我国轴承行业输送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此外,当时该厂生产的轴承已有8大类型、59个系列、5个精度等级、两千多个品种,供应全国多省市的汽车、机车、电机、农机、矿山、化工机械、轻纺、机床等主机配套和设备维修需要的轴承,并且还远销日本、美国、菲律宾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