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蒙恬是秦朝时期的名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居功甚伟。在天下平定之后,他又亲自率领秦军抵御匈奴,成为了大秦王朝最可靠的边关守护者。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将领,竟然没能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突然驾崩。都知道,太监赵高向来诡计多端。所以,他封锁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用秦始皇的名义来继续发号施令。之后,他暗中联系了丞相李斯,并与李斯达成了一致意见。

于是,秦始皇的车驾继续向前行走,除了赵高和李斯等寥寥几人外,谁也不知道秦始皇的真正状况。然而,赵高知道隐瞒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便赶紧来到了胡亥面前。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论威望,他根本没法与皇长子扶苏相比。于是,赵高见到胡亥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如今陛下已经去世了,但是,消息还没有传出去。所以,现在说话算数的,就是我和丞相。”

胡亥是一个聪明人,他马上听出了赵高话外的意思,那就是通过矫诏的方式,让自己登基为帝。想到自己以后可以当皇帝,胡亥不禁心潮澎湃了起来。他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表示一切任凭赵高和李斯处置。于是,赵高和李斯得到胡亥的同意后,马上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他们认为扶苏蒙恬定会阻碍胡亥的即位,便假传诏书,勒令两人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扶苏一直都是一个孝子,他接到诏书后虽然心中不解,但也不敢违抗父皇的意思。于是,他拔出宝剑,哭着想要自尽。当时,蒙恬就在扶苏的身边。与行事冲动的扶苏不同,蒙恬领兵多年,一眼便看出了这份诏书有问题。

他拦住了扶苏,冷静地说:

“公子且慢,我感觉这件事中定有蹊跷。我领着几十万兵士防备匈奴,朝中的很多大臣都诬陷我有不臣之心。可是,陛下却同意让公子来帮我监军。仔细想来,这正是陛下信任公子的缘故啊。既然信任你,那么,怎么会突然下达这种诏书呢?”

宣读诏书的使者是赵高的心腹,他见两人犹豫起来,赶紧催促扶苏和蒙恬按旨意行事。扶苏反复看了看诏书,确认诏书是真的无疑。然后,他悲痛地说:“父皇想要让胡亥来继承皇位,肯定是怀疑我有异心了。我一天不死,父皇就一天放心不下。既然这样,我还有什么理由活着呢?”

说完之后,扶苏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扶苏死后,使者继续催促蒙恬自尽。蒙恬不肯,使者就理直气壮地说:“你犯下的罪过实在是太多了,陛下令你自尽,难道你要抗命吗?”

蒙恬不敢公然违抗皇命,但还是坚持申辩道:“我蒙家三代为陛下效力,怎么就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现在手上有三十万的军队,但我还是不敢叛乱。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敢忘记父亲和祖父对我的教诲啊!”但是,蒙恬的忠心并不能打动赵高的使者,也不能打动赵高。

赵高认为,蒙恬勇武过人,活在世上始终是一个祸患。于是,他不停地劝说胡亥,势必要逼死蒙恬。不久之后,蒙恬也在悲愤中服毒自尽。蒙恬死后,三军将士们痛不欲生,他们将其尸体运到今陕西榆林的绥德,以手为铲,以衣为车,掬土以葬,形成了一个小山丘般大小的巨大墓冢,与扶苏墓遥遥相望。之后,蒙恬含冤而死的真相,直到秦朝灭亡后才大白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感慨蒙恬之死的人有很多,曹操就是一个。

据说,蒙恬临死之前向使者申辩的话,曹操是读一次哭一次。曹操一生杀人无数,很少显露过自己仁慈的一面。他之所以为蒙恬而悲痛,正是因为他和蒙恬有着类似的境遇。曹操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汉臣,吃的是汉室的俸禄。因此,在曹操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就开始教育他忠心汉室。

这份对汉室的敬重,已经牢牢地刻进了曹操的骨子里。曹操虽然将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中,但始终不敢取而代之。如此说来,曹操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蒙恬是何等的相似啊。但是,世人却很少有人能够走进曹操的内心。他们都认为曹操是一个篡夺大汉江山的奸雄,但却忘了他到死也只不过是一个魏王,并没有当皇帝。

可以说,曹操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宁可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也不愿向世人解释。但是,当他看到蒙恬的遗言时,实在忍不住了。蒙恬的内心,与自己是何等的想象啊,同样是手握重权,同样是忠于朝廷。所以,曹操在感慨蒙恬冤死的同时,也是在感慨着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管是蒙恬还是曹操,他们都有各自的无奈,都有各自效忠的政权。但蒙恬与曹操还是不一样的,蒙恬是被残害死的,而曹操虽没有篡权,但却成就了儿子的政权。所以,这一切孰是孰非,都任由世人评论了。

最后,再说一点的就是,若扶苏没有奉诏自尽,而是与蒙恬起兵勤王,胜算几何?

秦朝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蒙恬只有一半虎符,只能做已安排好的边防工作,没有调动部队的权力,调动军队必须要有虎符或皇帝盖了玉玺的指令。秦朝律法严厉,动则就要连坐,士兵要造反就全家死光光。退一万步说扶苏、蒙恬用道理说服士兵起兵,以商鞅的军功授爵制度,这只部队要成了叛军,军队士气顿时下降大半。所以说,就算他们两人起兵造反了,胜算也不是很大。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