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赛迪顾问编制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发布,河南七县市上榜。日前,中国房地产报以《2020全国百强县榜单》为基础编制《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榜》和《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涨幅榜》,其中有38个县新房均价过万元,河南七县市房价表现如何,一起去围观。

1

百强县河南占7席

分别是……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作为基本单元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县域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

7月28日,赛迪顾问编制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发布。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显示:2019年百强县中GDP破千亿县域突破33个。百强县人均GDP达到11.09万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百强县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万元,比当年全国水平分别高出26%、13%、59%。百强县2019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9万元,比2.94万元的当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5%。百强县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百强县对资金和人口的吸引能力显著提升。百强县2019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92万亿元,与山东省相当。百强县排名越靠前的县域人口密度越高,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强。

据《2020中国百强县榜单》显示,从区域分布看,百强县整体上呈现东多西少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占68席,约七成;中部地区占21席,约两成;西部地区稳中有进,占据8个席位;东北地区保持平稳,保持3个席位。与2019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3位,中部地区增加2席,西部地区增加1席位。

百强县榜单中,河南省上榜城市分别为:新郑市(第40位)、巩义市(第51位)、新密市(第62位)、永城市(第65位)、荥阳市(第66位)、济源市(第68位)、汝州市(第96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数量上看,河南占百强县7席,相比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分别占百强县25席、18席和15席且三省百强县总数占据百强县过半席位而言,可谓望尘莫及,但相比湖北7席、福建6席、湖南4席、安徽3席、辽宁3席、河北2席、陕西2席、内蒙古2席、新疆2席、江西1席、贵州1席、广东1席、云南1席的占位,河南的占位还是比较靠前的。

从质量上看,河南省的7个百强县除了新郑入围前50名外,其余均处于后50位,这与福建省除1席位于后50名外,其余全部位于前50名的状态正好相反,与湖北7席全部位于后50名的状态相近,说明河南虽然占百强县7席,但这7个县市的发展水平依然不算高,与其他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尚有巨大发展空间。

至于河南这些县市为何能够入围百强县?其实都是有缘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郑市的上榜其实是在意料之中,从近几年的榜单可以看出,新郑每年都会上榜,而且稳坐全省县域经济第一的位置,名次也在2018年首次进入前50强,今年更是位列第40位。新郑的优势,除了距离郑州近的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外,最重要的还是其分享到了河南的几大战略红利,比如依托郑州航空港区、河南自贸区等,在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上都获得了巨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密、荥阳两地位于郑州主城周边,原本就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而随着郑州大都市区战略的拉开,这两个近郑县市自然首当其冲,可以享受到主城区的各种资源、人才外溢,来拉动片区的发展。除此之外,交通先行、产业向外转移,也都为片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比如荥阳健康园区、新密服装产业园区等,都将为片区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巩义虽然距离郑州主城区不近,但奈何其工业底子好,上世纪50年代起,巩义工业发展就在全国出名。巩义的铝加工、建材等产业对支撑当地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至于永城济源、汝州,它们有许多相似,它们都是河南省省直管县级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思路上,也都经历了从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变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城的发展之路,源于永城市煤矿资源丰富,催生了两个全国五百强企业永煤公司、神火公司。他们对永城贡献非常大,也让永城从一个小县城慢慢变成了富强、文明的小城市。2012年开始,永城市政府意识到煤炭发展之路不是长久之计,努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服务型产业、旅游产业,使永城市摆脱了资源型城市,向旅游服务型城市发展,成绩显著。这其中以芒山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最为突出。2018年永城市经济总量达526亿,GDP增速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源作为一个县级市,人口较少,地域狭小,但是人均GDP较高。济源以前依靠重工业发展,现在转型旅游城市,依靠黄河和太行山南麓开发提升旅游景区建设。有小浪底景区、王屋山风景区地质公园、黄河三峡景区、五龙口自然保护区、济源原始森林、九里沟景区、西滩景区、玉阳山等,凭借众多的景区资源,济源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既强化了经济,又打响了城市知名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汝州素有“百里煤海”之称,同时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随着发展思路的转变,汝州开始从一个依靠资源发展的城市,慢慢转向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汝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不仅是名扬天下的汝瓷之都,还是中国曲剧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气息非常浓郁。汝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景点更是独具特色:“上坡如下坡,下坡如上坡”的汝州怪坡,“既有北方思源的独特风格,又有南方园林特点”的千年古刹风穴寺,“一山两气候,八里不同天”的大红寨地质公园等。

2

河南百强县房价水平如何

一起围观~

在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河南占比7%,说明河南近年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做出了努力与成绩。那么,入围百强想的河南这7个县市,它们的房价水平如何,房地产市场状况又如何呢?

8月5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以《2020全国百强县榜单》为基础,编制了《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榜》和《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涨幅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2020全国百强县榜单》,房价超过2万的县(市、旗)有2个,分别是瑞安和义乌,均位于浙江省,房价在1~2万的县(市、旗)有36个,分别位于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辽宁、山东等地。在38个新房均价过万元的城市中,浙江和江苏两省所辖县、市占了30个,占比达78.9%,河北、福建、安徽各占2个,辽宁和山东各占1个。河南7个入围百强县的县(市、旗)房价均在1万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对比7月份郑州主城区各区域的房价,郑东新区3万余,金水区1.9万余,经开1.5万余,管城1.6万余,惠济、经开均在1.5万余,中原1.4万余,二七、高新均1.3万余,这一房价水平放在百强县的排名中,处于前20的范围。但作为新一线城市,郑州的城市能级应在县级市之上,特别是近年来郑州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发展动力和势能更加饱满,而其房价甚至还不如某些县市,也从侧面表明郑州房价的空间所在。

回到河南的7个百强县,据《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榜》显示,河南7个百强县的房价水平依次为:新郑(第42位)9571元/平米、荥阳(第48位)8827元/平米、新密(第57位)8251元/平米、巩义(第73位)6662元/平米、汝州(第90位)5271元/平米、永城(第92位)4910元/平米、济源(第100位)3546元/平米。

通过排位的观察,我们发现,河南7个百强县市房价排行榜的位次与百强县的排位少有不同。从房价来看,房价相对较高的几个县市,都位于郑州周边,如新郑、荥阳、新密等,这三个县市都享受郑州大都市区发展的红利,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郑州主城区发展政策、资源、人才、资金的外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涨幅榜》。总体来看,《2020年全国百强县房价涨幅榜》中房价同比增长的县、市、旗共有54个。其中,同比涨幅超过10%的县、市、旗有8个县。除此之外,大部分县、市、旗房价同比涨幅保持在10%以下。保持在5%以下的共37个,同比增长不足1%的有11个。2019年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的县及县级市有近20个,今年减少至8个,也说明以这些百强县为例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告别疯狂增长时代。

就河南而言,7个百强县市中有3个依然处同比增长的态势,分别是济源同比增长54.11%,永城同比增长6.65%,荥阳同比增长2.57%,其他4个不同程度下跌。

在几个上涨的城市中,济源同比增长54.11%,领跑百强榜。究其原因,在于济源房价基数较低,而近几年因吸引了不少品牌房企入驻,如中梁地产和建业地产在济源拿地,尤其中梁地产还在2019年竞拍出济源当时的一宗“地王”,使得该地房价随着品质开发商的入驻而水涨船高。新密同比增长-10.43%,垫底河南7个百强县市。

在整体形势不够乐观的情况,百强县的房价是否能坚挺,如何变化?一位房地产业研究人士表示,“很多县或者县级市房地产市场规模较小,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的城市表现相对突出,其他城市潜在风险较大,一个城市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推力决定其潜力”。

在当前双循环新格局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内循环作用,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用巨大。但不得不说,县域经济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县市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自身的优势、充分认知和发挥,就能在当前形式下脱颖而出,如果不能找到发展思路,在当前形式下则更容易被淘汰。河南7个百强县市如此,河南百余县市的发展亦如此。县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