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多久没去过电影院了?近期电影院终于开门了,如果你让我安利一部一定要去院线看的电影,那我毫不犹豫推荐《1917》!

豆瓣8.5分,《美丽人生》导演的新作,去年92届奥斯卡九项提名,最佳影片惜败《寄生虫》,去年77届金球奖爆冷最佳剧情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颁奖季,《1917》是最大的黑马,之前几乎零宣传,等到颁奖季进行的时候才发现有这么一部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一镜到底,所有的讨论都围绕着这四个字展开,某瓣上关于一镜到底的技术分析贴写了好几万字,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在这里我们就不进行这么干巴巴的技术讨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请注意,这片子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中间是有剪辑的。

《1917》成也一镜到底败也一镜到底,回想一下以长镜头闻名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批评,形式大于内容

比如毕赣的《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尤其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被人喷不知所云,炫技,滥用技术,无聊等等,加上“跟你爱的人看最后的夜晚”的奇葩宣传,堪称那年跨年夜情侣之间的最大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一镜到底的电影很难有丰富的剧情,也很难有丰富的人物,他没法做到像《寄生虫》一样,每一幕有明显的高潮和整个叙事推动,给每个人一个完整的人物弧光,技术局限表现在这儿。

大多数一镜到底的电影经常被质疑的一点就是,至于吗?有必要吗?这个故事不用这么炫技也能拍吧?导演能不能兼顾一下我们观众,一镜到底除了给观众造成晕车般的呕吐感到底还带来了什么?

如果你是抱有这样的疑虑,那么我可以告诉你,《1917》全!都!没!有!

你看完只会感觉,最适合《1917》的拍摄方式就是(伪)一镜到底,原来战争片和一镜到底的组合方式这么般配。

整个镜头推动下来,沉浸感高到可怕,甚至带来了一种“游戏感”,仿佛身临其境在玩一场vr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有些人倒霉,一颗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子弹碎片就能要了他的命。

你在昏暗的战壕里碰到迎面走来的人,在对方没有开枪之前根本不知道是敌是友。

你救了一个德国士兵,出于人道主义你给他打水,甚至安抚他没事的,结果下一刻他就能捅你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幸运,就像是《血战钢锯岭》的主角,来回背着人跑来跑去愣是毫发无伤,观众看电影的过程中都觉得这片子太假了,结果片尾字幕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傻眼了,原来这就是真实故事,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在战场上就是有这么一个人来回穿梭背队友啥事儿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镜到底是最适合战争呈现的,观众看的时候有很强的第一视角沉浸,在炮弹来临之前,观众已经先于主角担惊受怕,但不知是敌是友的人走过来的时候,观众比主角还揪心。

任何细节都不会被放过,对于我来说,我第一次感觉到真实的战壕到底是多长,里面什么情况,真实体验到了死亡的长度,原来一个人从生到死就那么短暂。

一镜到底对于《1917》不是炫技,而是强强联合,达到了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以后会出现VR电影,那么《1917》经过一些技术考虑完全可以投入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回叙事,《1917》的故事内核很像是一个雅典故事《马拉松》,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人为了让故乡知道已经胜利的消息,派了菲迪皮茨跑回家通知胜利。菲迪皮茨一路奔跑,从不停歇,最后为了纪念他,有一项专门的长跑运动就是马拉松运动。

《1917》也是如此,两个主角临时接受命令要把停战的消息送到德文郡步兵团,时间是在第二天黎明到来之前的八个小时,如果他们失败了将会有1600人陷入德军的陷阱。难度是要穿越德国敌占区,经过德国人设置的重重陷阱在战争打响之前把消息送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角跋山涉水,前期走得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最开始有很明晰的指导,长官会告诉他们具体的方向,在爬到什么地方的时候会看到一具尸体,顺着尸体附近的铁丝网钻进去马上找到掩体,这时候你们会看到德国人的战壕。

到后面他们就失去了任何领路人,全部都要靠自己摸索,相关信息越来越少,前路逐渐迷茫,尤其是战友突然去世的时候,所有用来烘托背景的配乐全部消失,只剩下一片寂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镜到底任何琐碎的事情都会拍摄,他没有切换镜头没有大特写可以让观众松一口气,连死亡都拍摄了全程,你完全能够看到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无法快进也无法倒退。

刚中刀时还会挣扎,后面脸色逐渐变得惨白,大脑开始放空,人开始说胡话,中刀之后甚至忘记自己为什么中刀,记忆出现了紊乱。

甚至都需要同伴来提示自己,我要死了吗?战友说:是的。

那一刻明白自己必死的命运,连悲伤都来不及,马上安排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前后两段差距特别大,前面是很写实的风格,中间在塔楼里昏迷,电影陷入了一段时间的黑屏,再次醒来之后电影画风变了很多。

法国小镇就像是一个梦境,用了大量浓郁的色调,拍的像是油画一样瑰丽,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战争片拍的那么美,是纯粹的美感,哪怕这个世界在轰炸,主角深陷其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去,依然是很直白的美,美而残酷也算是这部电影美学上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法国小镇的光线,到主角被冲进水里,他躺在水里抱着浮木看到河面上飘散着白色樱花,再到后面听到的圣洁的如同教堂里的歌声,都不太像真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种猜测,主角其实在塔楼里就已经死了,后面看到的都是梦境也说得过去,就看你们相信哪种结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一些题外话,我很爱看战争片,尤其是一战题材的电影。和二战比起来,一战可能是人类最后一次带着古典痕迹的大规模作战。在一战的电影里,还能经常看到马匹和牛车作为交通工具出现,还能看到步枪之外的近身搏斗甚至冷兵器交锋,会出现像《1917》中的,几个士兵为了送一个军令长途跋涉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就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坦克战术,航空母舰,还有核弹。比如去年的电影《珍珠港》,全部都是宏观视角,出现以个体士兵为主角的战争电影越来越少了。二战类的电影况且如此,假如日后如果还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就是几个国家用各种高科技武器投来投去,那应该是科幻片的拍法了。

这两年战争片越来越少了,一战二战这两大战役挖掘的都被人挖掘完了,上次出现的被人大规模讨论的,拍出新意的战争片还是诺兰的《敦刻尔克》。

战争片拍到后面陷入了一种瓶颈期,在这种情况下能看到《1917》只能说太惊喜了!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德国人真的出了名的严谨认真,他们的战壕修的比英国军整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