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健识局 纪佳文

编 | 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合作伙伴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8月1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对龙岗区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复核,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继三文鱼、冻虾之后,冷冻鸡翅也成了可疑的“新冠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已对相关接触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对相关产品进行封存、溯源。

为什么是巴西?

几天前,关于“新冠病毒冷冻鸡翅流入”的消息开始流传,广西、广东多地官方发布通报,称对巴西流入的疑似阳性冷冻鸡翅进行了排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健识局了解到,这些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巴西冷冻鸡翅,与深圳市检测呈阳性的鸡翅,都来自巴西,但并非同一批。

从新冠疫情开始起,巴西累计发现超过316万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10万病例死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近期,巴西疫情形势愈发严峻,有相关人士认为,巴西与印度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疫情蔓延的新中心。

有人感慨,对于疫情如此严重的国家,是不是应该禁止冷冻产品的进口了?

实际上,美国与巴西是中国最重要的肉类产品进口来源国,且中国是巴西猪肉、牛肉和鸡肉的最大买家。由于美国和巴西疫情严峻,7月份我国已经暂停了美国巴西等国家共23家企业的肉类进口。

多地疫情“祸起海鲜”

7月初,大连和厦门进口冻虾样本先后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8月11日,烟台自大连口岸进口的三份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8月12日,安徽芜湖一餐饮店在进口厄尔瓜多冻虾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从武汉到北京,再到最近多地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多起疫情均与海鲜产品相关。“海鲜”、“低温”、“冷链”成了当下国内疫情的关键词。

如果病毒真的起源于海鲜产品,那么它能在低温环境下存活多久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之前的访谈中提到过, 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像冷冻一类的食品,如果污染的话,病毒可以在这些表面存活2~3个月的时间。

为了做好肉类产品进口把关工作,7月23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肉类加工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明确肉类加工企业应当把好禽畜肉类来源的“追溯关”“自查关”“检测关”“贮存关”,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机制,严禁加工不符合动物检疫规定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畜禽肉。除了索票索证和进货查验记录外,进口畜禽肉类食品应当具备《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方可入厂生产。

那么,海鲜到底还能不能吃?在之前的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称,应该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在加工的时候所用的工具以及使用的水应该是干净的。不要在水龙头下冲洗生肉,同时注意食品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