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法国巴黎。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个没有打伞的男人来到了即将开幕的蓬皮杜中心的广场上。

他的旁边站着一位撑着雨伞、衣着优雅的法国老妇人。

老妇人注意到了一旁淋着雨的绅士,便好意地邀请他躲到自己的伞下。

“先生,你知道是谁设计的这个建筑吗?”老妇人望着眼前的这座庞然大物。

“夫人,是我。”男人很高兴地回答。

老妇人听完,收起雨伞,狠狠地敲在了男人的脑袋上,随即扬长而去。

这个满心欢喜邀功,却在自己的作品前被一个老奶奶“敲头警告”的倒霉男人,正是后来斩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十年后,罗杰斯在自传《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中回忆起这一幕,仍然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1

理查德·罗杰斯是谁?

上网搜索他的名字,立马出来一堆厉害的标签:高技派代表大师、普利兹克奖、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可以说老爷子几乎一手包揽了所有建筑界的顶尖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萌萌的理查德·罗杰斯爵士

但是网上搜索不到的,是他从小患有阅读障碍,学习困难。

年少心怀建筑梦想,却被教授劝退,断言他不能成为一名建筑师。

代表作蓬皮杜中心建成,差点连开幕式都不被邀请,还被愤怒的巴黎民众敲头。在《建筑的梦想》一书中,罗杰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大师级的人生逆袭故事。

罗杰斯出生于佛罗伦萨,父母都是出身良好的中产阶级。然而二战爆发,一家人不得不放弃优渥的生活,逃难来到了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年的罗杰斯和母亲达达

小罗杰斯被送到了寄宿学校,陌生的环境和语言,加上严苛的校规令他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自己不管如何努力,都记不住每天要背诵的课文内容。

那时候他不知道,这是一种叫做阅读障碍的疾病,患者在听写、阅读和表达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小罗杰斯因此被其他孩子叫做傻子,受尽欺负。他直到十一岁才真正开始学习阅读,尽管吃力,却发现了阅读的乐趣,从此奋起直追,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他所能能读到的一切作品。他经常靠在图书馆的墙上,一读就是好几个小时,就这样才慢慢克服了阅读障碍对他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时期的罗杰斯

患上阅读障碍是痛苦的,但罗杰斯告诉我们,你要学会把你的软肋变成铠甲。

谈及这段经历,他说,阅读障碍虽然直接帮他排除了某些职业,但是却让人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做的事情上。它定义了你在一个领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种职业,让我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工作来取得成果”。

这项他热爱终身的职业,就是建筑。

一段冒险游荡的经历让他对各地的建筑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了建筑联盟学院的考试,可阅读障碍的影响并没有消除。由于绘图和写作能力太差,他一开始的成绩很不理想。

有教授直接劝退,建议他转行家具设计,他并未受挫,并毫不客气地回怼:难道家具设计就不用绘图了吗?

直到毕业那一年,罗杰斯的画图终于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还写出了一篇关于城市未来的论文。或许是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遭遇,他在毕业项目中设计了一所特殊教育儿童学校,被建筑师彼得·史密森称赞“不仅能影响建筑本身,还能关怀居住在里面的人”,而人文关怀,正是他后来和伦佐·皮亚诺合作设计的蓬皮杜中心夺得竞赛大奖的关键。

2

蓬皮杜中心——罗杰斯建筑生涯的转折点

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坐落于塞纳河右岸,常常被誉为“现代巴黎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地方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政府决定在首都建一个文化中心,公开向全世界征求设计方案,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师蜂拥而至,参赛作品有六百八十一份之多。

比赛结果宣布的那一刻,四座哗然,因为从来没有人听说过罗杰斯和皮亚诺的名字。

彼时罗杰斯年近四十,仍旧籍籍无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亚诺和罗杰斯在蓬皮杜中心

他的设计凭什么获得了专业评审团的认可呢?

在蓬皮杜中心竣工近五十年后,罗杰斯在自传中详细阐述了其设计初衷和理念。

当时的法国正是各种思潮盛行之际,人民对政府的保守十分不满,常常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做出改变,兴建蓬皮杜中心的原因也在于此。由此,罗杰斯和皮亚诺设想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它将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地方,不论种族、信仰、贫富”;它也将是一个人类活动的灵活场所,具有开放的内部空间,能实现多样、可重叠的使用功能。

他们获奖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不需要任何标注,不同的部门主管都能从图纸中准确地看到他们想在项目中看到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录于《建筑的梦想》一书中的设计手稿

竞赛获奖后,罗杰斯初到巴黎。他没有人脉、身无分文、也不会说法语。在法国顶尖的颁奖典礼上,他甚至没有像样的礼服,穿着牛仔裤、T恤和运动鞋,毫无畏惧地一脚踏入了巴黎的精英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十年代打扮十分朋克的建筑师们

对于没有名气、没有经验的外国建筑师要在自己的首都建文化中心这件事,法国社会的敌意是显而易见的。

在获奖结果宣布的那一刻起,法国建筑师就成立了施压集团,中断了罗杰斯团队的建设。罗杰斯团队急中生智,写了一篇报告说地下的挖掘已经开始,如果停工,会有坍塌的危险,这才化险为夷,使施工得以重新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杰斯和团队成员在施工现场

蓬皮杜总统是修建中心的最有力支持者,他的去世给了罗杰斯团队一个致命的打击:项目随时可能被取消。

此时的罗杰斯又一次展现了他天才般的应变能力——将原来的“蓬皮杜高地文化中心”更名为“乔治·蓬皮杜中心”,以纪念刚刚逝去的总统。如此一来,任何想要取消这个项目的人,都失去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蓬皮杜中心在万般艰难中终于得以竣工。人们抑制不住好奇,开始排着长队来参观这个形状奇特的“钢铁怪物”。

批评的浪潮也开始反转。那一年前来参观的人数达到了七百万人,甚至比参观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的人数总和还要多。

蓬皮杜中心的成功,毋庸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蓬皮杜中心广场上驻足休息的行人

3

坚持成就战斗建筑师

一路以来的非议、挫折和磨练,使罗杰斯成为了一位充满勇气、远见和智识的战斗建筑师。他学会了为自己的设计辩护,坚持维护自己的建筑理念。

查尔斯王子就曾公开批评以罗杰斯作品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认为它们“像一个备受喜爱的优雅朋友脸上长了一颗巨大的瘤子”。

对此罗杰斯也毫不客气地回怼“王子根本不懂建筑,只会坐在宝座上傲慢地说话,就像现代版的路易十六”

两位的毒舌水平,还真是不相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杰斯和查尔斯的battle,还上了报纸

如今,罗杰斯已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回首过去,他将自己半生的建筑理念和深刻思考都写在了自传《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之中。

这本书同作者一样,既具备深刻的思考,也拥有丰盛的细节和灵感,连装帧都是大师级别的精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封 内封

书中更是独家揭秘蓬皮杜中心、千年穹顶、劳埃德大厦等知名建筑建成背后的辛酸故事。翻开这本书,感受顶级大师的人格魅力和传奇故事,同时来一场纸上的知名建筑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的梦想》

[英]理查德·罗杰 斯 / [英 ]理查德·布朗 著

张寒 译

“建筑界诺贝尔奖”得主、伦敦千年穹顶、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总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毕生心血结晶之作。理查德·罗杰斯回顾自己从一名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成为一位建筑师的心路历程。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社会的书,一本关于公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