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遭遇巨大转型压力。

一方面,车市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要在日趋同质化的存量市场中破局而出,改变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快速推进,给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技术变革浪潮。

面对变革与挑战,传统车企的生命力还有多久?转换赛道,未来哪些车企会成功胜出?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等国内新老汽车企业领军人物,就此展开圆桌讨论。

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

十年左右迎来临界点

智能化汽车取代传统汽车,需要多长时间?会否像苹果取代诺基亚一样,突然出现临界点?

魏建军认为,乘用车电动化是必然趋势,但受到智能化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发展速度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快。

在他看来,与“造车新势力”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思维相对固化,普遍还在产品端侧重整体质量、舒适度等方面。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汽车产品或将为用户带来更多新奇体验。“对传统车企挑战最大的是体制、机制、文化的变革,这或将延长从传统汽车全面转向新汽车的过渡期。”

李斌表示,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中,传统车企还是“中流砥柱”,而诸如蔚来汽车这样的创新公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蔚来占据的市场体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李斌表示,尽管在市值上蔚来汽车已追赶上传统车企,但在市场份额及产品销量上还有不小差距。

不过,就产品形态而言,李斌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汽车,会比大家想象的快。“再过十年左右,我们再说汽车,那一定是智能电动汽车。这就如同过去说起电话,指的是座机,而现在指的是手机。”

对此,何小鹏表示赞同。他认为,从企业角度来讲,智能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哪怕特斯拉市值已经超过了丰田,但它的销量只是丰田的4%,即使特斯拉的销量每年翻倍,要取代丰田,仍需要很长时间。”

在他看来,新旧造车势力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质量跟数量的思考逻辑。对于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投资人、趋势者会特别看重这个市场,虽然它的数量并不大,但是影响力很大,这叫做质量。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从“质量”到“数量”的裂变。

不会赢家通吃

中国车企有望突围

面对未来的竞争,哪些汽车企业会是幸存者?

何小鹏认为,趋势上会相对集中,主要龙头集中在5、6家左右。其中,可能出现一些全新的,甚至完全都没有造过汽车的企业品牌。他们重视科技,又有全球视野,很容易胜出。

“汽车市场不断变化,给了蔚来这样的创新公司以创业机会,也让传统汽车企业赢得转型空间。”李斌认为,汽车市场不会像互联网行业一样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事实上,现在很多传统车企,比如大众和丰田,变革的决心非常大,在自动驾驶方面投入也很坚决。“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创新公司,唯有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

在李斌看来,面对变革,中国汽车企业有巨大机会,很重要的原因是创始人都年富力强,非常有进取心。他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只要牢牢把握好国内车市这一个基本盘,中国车企就有望在全球汽车竞争格局中胜出。

王军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不像手机企业。“拿汽车跟手机类比,有一定的类比性,但也没有完全的类比性。因为手机是快消品,但就汽车而言,售价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思考和决策的角度不一样。”

王军说,未来国内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几家独大的状况,因为国内汽车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让更多玩家发挥作用。“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要走向智能化,智能化才会给用户带来最直接的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界,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