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们是有故事的人作者:藏泷

-1-

大三那年暑假,在学校介绍下,我来到某财富投资公司面试。面试我的人很年轻,头发剃的短短的,身材高大,眼角带着一丝狠意。那时我还是学生,对这样的人天然有种畏惧感,他先是给我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说是国内某著名投资机构的分支,有银监会颁布的证件,合法合规。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强调这点,静静听着。他见我没有疑问,便问我对于投资的看法,我的专业是会计,就把投资学上面的原话复述了一遍,幸好期末考试刚刚结束,都还记得。

他又问了很多,但我慢慢察觉到,他其实没有那么专业,或者说,他对于投资的理解其实仅限于赚钱。他见我没什么疑问,也没有为难我,或许是学校的关系,面试通过后当天我就办理了入职手续。

因为是他面试我,所以我自然归入他的队伍。他姓黎,我们叫他黎队长,他手下有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五个人,算是一支团队。我的组长姓郑,我们叫他郑组长,他已经毕业两年,看上去已经完全适应了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改变,说话十分成熟,懂得开玩笑活跃气氛,也有一定的威严。

我们这个组叫进击的巨人,郑组长亲自取名,队伍除了我和他,都是女生。

这时,我还不知道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总觉得有种危机感。

果然,当天下午,睡完午觉后,郑组长带我们离开公司。我们四个新人穿着西装,在炎热的太阳下面,抱着一堆传单,提着一个个纸质袋子,不知道干什么,呆呆地看着郑组长。他把我们带到某条奢侈品店林立的街道,对我们说,给经过这里的人发传单,并询问他们是否有投资的意向,要是有意向,就把袋子给他们。

袋子里面装着一本本“书”和一些小礼品。我拿出来看了看,都是一些投资项目,其中某个项目回报率是17%,当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过3.5%,我当即觉得会不会有问题,这是不是一家骗子公司?就算有人愿意投资,想要实现这么高的利率,还有人工费,公司利润,放出去就是高利贷啊。

见没人说话,郑组长让我们散开,他亲自给我们示范一番。

他看了看来往的人群,某个穿着便装,手上戴着金灿灿手表的大叔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迅速贴到对方身边,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问道:“先生,我们是XX财富投资公司的,最近推出了一些投资理财项目,您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那个人并没有理会他,径自往前走,郑组长没有放弃,显然觉得这是个优质客户,跟着他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迅速介绍公司产品,直到那人厌恶地推了推手,他才悻悻然离开。紧接着,他又看到一个穿着超短裤、头发染成亚麻色的女人,同样是贴过去介绍,对方拿了张传单就走了,同样没给他机会。

示范了两次以后,郑组长对我们说:不要怕丑,怕丢人,要是他们有意向让他们加你们微信,要是他们投资了就是你们的客户,你们的订单,年轻人就是要敢拼。 随后他让我们散开自己去找客户,三个女生自然结伴,郑组长带我来到另外一条街。

这条街两边都是古董店,经过的人群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我学着组长的样子找人介绍,大部分人根本不理我,小部分人接过传单后顺手扔到了一旁的垃圾桶里,沮丧感爬上心头,看着人群,我渐渐失去了上前询问的动力。

加上天气炎热,我选择了一处阴凉地,坐下玩手机。组长离我不远,一刻不停地向路人推荐着公司的产品,一直到4点半,他才成功搭讪上一位阿姨,对方看上去五十岁左右,胖胖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郑组长一开始和她说时,她用浓重的南京口音说道“不要不要”,郑组长跟在她身后,不紧不慢地介绍起公司的项目,我看着两人走远,便提上袋子跟了上去。尽管那位阿姨一直拒绝,但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实在难能可贵,郑组长似乎把这当作了自己的机会,一直介绍自己。

两人一直走到了地铁站口,那位阿姨才最终同意加了组长微信。我亲眼见证郑组长成功,有些高兴,刚想恭喜一番,他却挥了挥手,对我说,这才迈出第一步,接下来要持续和客户沟通,请她来公司,参加活动,最终才有一丝可能成功。

到了五点,郑组长联系了三个女生,带我们回公司开会。黎队长似乎没有外出,脸很白,他询问了一番业绩,见没有人约到客户,有些生气。

-2-

第二天,我几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起床,公司不打卡,但有早会和晚会,没到的话很容易查出来。当时uber和滴滴竞争市场,每天都会发打车券,我便打车到地铁第一站,坐地铁去公司,不需要等,还有座位。

得益于此,我准点赶到早会,郑组长早已经坐下,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写写画画。我坐在他旁边,等待早会开始。黎队长拿着一叠传单来到会议室,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我看了看,五彩缤纷的传单上写着各种产品数据,还有公司的各种证书,像是在极力证明自己不是骗子。

早会正式开始后,我发现昨天的三个女生只来了两个,黎队长和郑组长似乎已经习惯了,都没有问。

一大早,我们就出发揽客。来到一家书店旁的写字楼,一个老人家正坐在枯死的喷泉旁,呆呆地望着蔚蓝如洗的天空。郑组长走了过去,一开始没说话,慢慢的,和老人家聊了起来。我在不远处听着,老人家说起自己的过去,饥荒,逃难,创业,离婚。

说着说着,组长给了老人家一根烟,也说起自己的过去。

他在小县城出生,技校毕业,专业修车。一个人来到南京打拼、奋斗,即便生活艰难,他目前一无所有,单身,但仍旧满怀信心,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阳光照在身上,我开始流汗,也理解了眼前的郑组长每天如此拼命的原因。终于,讲完自己的故事,他开始说起公司的理财产品,老人家一边听着一边望着天空,没有回答。又过了半个小时,组长见老人家没有反应,问道:您有兴趣吗?

老人家嘿嘿一笑,抽着郑组长给他的第二根烟慢悠悠离开。

“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啊,白白浪费我两个多小时。”

我看到说得口干舌燥的郑组长脸上露出一丝落寞。

一天下来,照样没找到一个客户,即使是那种愿意加微信的D级客户也没有。黎队长会给每个客户评级,A级是直接交易的,几乎没有,B级是愿意来公司参加宣讲会的,C级是经过宣传后愿意主动联系的,D级是愿意加微信的。

下午开会时,黎队长一反昨天的冷漠,脸上挂着笑容,他对我们兴奋的说道,刚刚有组员成交了一笔两百万的单子,这个月的绩效已经达到了一半。我抬头四望,想看看是谁,但那人似乎不在,只能跟着鼓掌。

我瞟到郑组长,见他笑了笑,不知心里作何感想。

虽然其他人都没有客户,但黎队长似乎忘记了昨天的事,还说请我们吃晚饭,我以为他就说说而已,结果开完会,他真的带我们下了馆子。来了十几个人,分成两桌,黎队长和各个组长一桌,我们这些实习生一桌。

郑组长开了一瓶白酒,依次给众人倒上,我想拒绝,但又不好意思,只能和大家一口闷,刚喝下去还没什么感觉,慢慢的,头有点晕了。再喝第二杯时,我趁着众人不注意,偷偷捂嘴吐在了手里。

黎队长似乎是山东人,很能喝,随意举杯。直到晚上十点,曲终人散。

郑组长送黎队长回去,我坐地铁回学校。到学校后,趁着宿舍阿姨不注意溜回宿舍(醉酒不允许回宿舍),躺在床上,我勉强洗了个澡刚准备睡觉时,上午聊天加微信的一个同事发来了消息:

“你知道那两百万的单子是怎么拿下来的吗?”

“怎么拿的?”

“那个人他爸直接投的,他拿了两千块钱的提成直接旅游去了。”

我没再回复,忽然想起了烈日下拼命宣传产品的郑组长,有些人拼命爬到罗马,有些人却出生在罗马。

-3-

为了乘胜追击,黎队长决定搞个宣讲会,把那些有意向的客户全部拉过来听讲座。各个组长自然全力支持,有了宣讲会这个名头,组长招揽客户时更加卖力,即使每次被拒绝也会加上一句:不如您来我们公司宣讲会先了解一下。随后递上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XX财富投资公司经理。

名片的待遇比传单好很多,至少没有当着面扔掉。

我学郑组长请别人来宣讲会,一来二去,一个星期居然真的有几个愿意来。郑组长也很高兴,中午一起吃饭时,夸了我两句。

举办宣讲会那天,公司特意租了南京市中心那家酒店的二楼,同事们穿着西装,整整齐齐的在门口迎接客户。来一个客户,就有一个人跟着,全程负责。郑组长来了好几个客户,黑黝黝的脸上笑开了花,带着几个客户坐在了宣讲会中央,热情地给他们端茶送水。

他仍旧很卖力。

我也来了几个客户,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我对这家公司是不是骗子还心存疑惑,这些老人家估计也就是来拿礼物的,便没想着能交易成功。

宣讲会开始后,先是请来了总经理致辞,介绍公司的发展经历和资质,然后是黎队长讲述产品投资,各个组长也短暂露了下面。郑组长坐在几个客户中间,面带微笑,不时热情地讲述自己的过去,又穿插一些趣事,引得客户阵阵发笑。

后来,郑组长偷偷找到我,让我帮他多拿几个小礼品,送给自己的客户。我本想拒绝,但看着郑组长一副把全部身家压上赌场的样子,又不忍心拒绝,只好答应下来,趁着众人不注意,偷偷拿了几个。

宣讲会结束时,刚好下班,为了避免一起吃饭喝酒,我连忙跑回了学校。吃晚饭时,微信群里有人吵架,问是谁多拿了礼品,导致她的客户没礼品。我忽然有些不安,便在微信上问同事发生了什么。

那个同事回复,本来礼品订了很多,加上很多客户不来,数量是够的,但是每个人都多拿了几个,导致礼品数量不够,就有人没拿到。没拿到礼品的那个女生就在群里闹。

第二天早会时,黎队长有些生气,质问我们是谁多拿了,我们都很有默契地不说话。黎队长没办法,一个个问过去,但就是没人说话,后来问到了郑组长时,黎队长突然猛地拍了桌子,盯着郑组长,质问:你是不是多拿了,昨天看见你客户手里多拿了好几个!

郑组长支支吾吾没有说话,黎队长又吼了一声,郑组长看向了我。其他人的目光也落在我身上,我当即想,要是黎队长要我赔偿,我马上跑路,大不了不干了,反正这行天天有人走。黎队长看了看我,似乎觉得欺负一个还没毕业的实习生不太好,似乎又看在学校的份上,最终还是放过了这件事。

自那以后,我和郑组长生分了许多,他不再叫我跟着他,我自然也没有贴上去,早上开完早会我就直接跑去书店吹空调,一直吹到下午开会,中午也不回公司就在书店休息。

郑组长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每天卖力地推广公司的产品,干劲十足。

一个多月后,我觉得工作实在没意思,无法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便主动辞职,呆在宿舍,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暑假结束时,公司给我发了工资,当时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700多块钱,拿到钱的时候,我觉得那家公司其实还不错,至少没有拖欠工资。

后来,听说P2P爆雷,也不知道那家公司怎么了。前不久和朋友聊天时,回忆起过去,在网上查了查,发现那家公司在今年7月份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失信名单,法律诉讼上满是民间借贷纠纷。

好奇之下,我找到了当初加的几个同事的微信,有个人还没删掉我。

我大胆问了问,他说他早就辞职了。

“那你知道郑组长吗?”

“公司早就出问题了,曾经有一伙人来公司闹事,把玻璃门都砸了,很多人都被打了,郑组长似乎就在其中。”

我有些唏嘘,他又帮我翻了翻组长的朋友圈(我离职的时候就把他删掉了),给我发了一张郑组长修车的照片,我仔细看了看,那家修车铺名叫小郑修车厂。

告别过去,他回到家乡,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似乎已经重新上路出发了。还是那么积极,干劲十足。

毕业前,我前往上海面试,当时面试官问我:出身农村为什么要来上海?我脱口而出: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如今想来,郑组长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吧。

希望他在家乡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毕竟他那么努力。

来源:我们是有故事的人作者:藏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