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培德在展示《抗疫图鉴》。 本报记者 邵群峰 摄

“瞎一只眼也是值得的!”8月10日,70岁的陈培德抚摸着耗时109天完成的烙画长卷《抗疫图鉴》动情地说,“不敢说艺术造诣到底有多高,我起码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生于1950年的陈培德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多家文化艺术机构成员,文化部艺术中心艺术人才库人才,睢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宣纸烙画”传承人。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陈培德幼承庭训,酷爱书法绘画艺术,并继承了家族的烙画手艺。经多年探索、耕耘,陈培德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在不断自我超越中一步步实现艺术生命的“涅槃”,成功突破了在宣纸上烙画的技术瓶颈。他以铁笔做画笔,以烙痕代墨痕,巧妙运用传统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等技法,使画作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展赛中获奖,并在一些国家制成邮品发行。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就想,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艺人,我能为这段百年不遇的重大历史事件做点啥?”陈培德说,他思来想去,决定要用烙画的艺术形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抗疫瞬间,全景式展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战疫过程,以此向所有参战医护人员和抗疫勇士致敬,向祖国和人民献礼。

从构思到下笔,陈培德参考、筛选了大量图片资料。从动笔那天起,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坐在客厅里的简易书桌前,挥动烙铁,一笔笔勾描,一笔笔绘制,常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

“每天结束都是腰酸背痛,右手的手指都僵硬的伸不开,拿筷子都费劲。”陈培德说,“当时左眼就有点问题,有时候看东西模糊,但是没时间去医院,我想着等创作完成后再说吧。”

整整用了109天,陈培德呕心沥血精心创作的宣纸烙画长卷《抗疫图鉴》终于完成。画卷宽0.5米,长17米,由21幅作品组成,刻画人物94个,书写大小文字1000多个。画作从毛泽东诗作《送瘟神》开篇,以取得疫情防控重要阶段性胜利为卷尾,通篇笔法精到,气韵生动,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魅力。

《抗疫图鉴》完成后,陈培德的左眼突然失明,省人民医院眼科专家称已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老人正在口服中药做最后的努力。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陈培德说:“我想在适当的时候把这幅抗疫长卷捐献给国家,让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感染更多人。”

记者 邵群峰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