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作为河北沿海开放开发新引擎的曹妃甸区项目建设高潮迭起:映美科技新兴产业项目签约两个月就实现了正式开工,鑫华源智能停车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了70天,中冶瑞木新材料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508天…….

这一个个从北京通过产业转移落户曹妃甸的项目在刷新着这个河北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历史记录,同时也诠释着曹妃甸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它的示范带动效益正在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显现。

“京津冀联手打造曹妃甸示范区,给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创立、社会事业完善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收获。自2014年以来,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已签约北京项目371个、协议总投资4802.46亿元;累计实施北京项目185个、总投资2653.65亿元;共完工北京项目82个,总投资726.4亿元,在建项目87个,总投资1100.82亿元,为曹妃甸持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区委书记孙贵石这样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妃甸特大型油气码头。

基础设施共建快步先行

“以前,从北京到曹妃甸是坐大巴车或者从北京坐火车到唐山然后转乘汽车。自从2019年8月21日,北京-唐山-曹妃甸的客运直通动车组开通之后,坐车时间可以缩短一倍,方便多了。”在采访中,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规划设计部部长史锡强告诉记者:这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给我们带来的福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只有基础设施的先行协同,其它项目发展才会事半功倍。”就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和唐山两地的决策者首先在基础设施的起步先行中做出了共同的努力。

曹妃甸区区长张贵宝表示:“曹妃甸区在开发建设之初,各路专家就要求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能够吸引京津企业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油、气、水物资供应基地的打造上。现在看起来,当初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基础强,才能产业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妃甸LNG气化项目外景。

比如首钢整体搬迁曹妃甸,真正的起步地点不是钢铁厂,而是在曹妃甸矿石码头。2005年l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在曹妃甸隆重举行。而在此后不到两月的12月17日,年设计吞吐能力3000万吨的25万吨矿石码头就宣布通航,这是曹妃甸港通航的第一个码头,这个投资32.7亿元的项目,首钢总公司就是几个投资主体之一,它的投产,实现了25万吨矿石巨轮可自由出入,不用卸载,外矿可通过传送带直接炼铁,而生产出来的钢铁,可以依托港口实现海运,这一进一出,每吨钢的成本可下降100多元。

在2016年冬季供暖期,由于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北京市用气量大幅上升。2013年投产运行的唐山LNG接收站功能完备,可大规模地接卸来自世界各国的液化天然气,到曹妃甸通过气化后将其注入陕京管网输送到北京东南部的通州门站和采育门站,大大缓解了北京冬季用气量暴增的压力,为保障首都冬季供暖、平稳用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才更加有效保障了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市冬季天然气供应需求。

曹妃甸建设了中石化曹妃甸(码头)原油商业储备基地,该工程建成投用后,为天津石化、燕山石化、沧州炼厂和石家庄炼厂4家炼化企业提供管输原油,为保障华北地区石油资源的存储和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更是实现了从“冀”到“京”,从产业到民生的密切联系。如今,首钢京唐海水淡化一期项目一天能生产淡化水5万吨,能够满足首钢京唐生产用水;二期项目每日淡化水生产能力达8.5万立方米。通过这些与京冀密切相连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方便了两地生产生活,也为曹妃甸示范区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妃甸海水淡化装置。

产业园区共建扎扎实实

盛夏时节,曹妃甸区域进入最为炎热的季节,落户这里的中冶瑞木,一期规划投资23.5亿元的全国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以及全球最大的高纯氧化钪生产项目正在满负荷生产。据曹妃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无论是产量还是技术均在全球领先的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30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45天,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1年,其亩均投资451万元、投产之后,亩均营业收入645万元、亩均税收10万元(地方亩均税收3.5万元),属于曹妃甸引进在京央企投入产出比最为突出的企业。中冶瑞木的成功,正是京冀两地践行“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结果。

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为了打破区域限制,2014年7月京冀两地政府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以“一区六基地”为抓手,精准发力,率先突破,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该试验区总规划100平方公里,为满足近期协同发展需要,在就具备开发条件的区域规划5.5平方公里的产业先行区、3.5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先行区以及若干重大项目用地“N”,形成“100+5.5+3.5+N"近远期结合、产城融合、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京唐两地建设了共管、共建、互联三项机制,一是由北京派出挂职干部常住示范区,与曹妃甸区干部拧成“一股绳”、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共同发力示范区建设和北京招商工作;二是由首钢基金发起设立的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进行示范区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10亿元已投资3个项目;三是充分发挥北京挂职干部的资源优势,当好对接北京的联络员,联通京冀两地。与曹妃甸区各产业园区建立了顺畅的沟通对接机制,每名挂职干部联系一个园区,定期主动走访对接,对涉及北京项目事宜,积极协助推进,广开信息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冶瑞木生产线。

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华森是首发集团副总经理任上到唐山任职的干部,刚刚从北京首旅集团洽谈项目回来的他对记者表示:“近日唐山市委组织“四个一百进唐山”活动,北京任职干部要冲锋在前,发挥自身优势,把更多的京企央企、技术人才、科研院所引进来”。他介绍说,就在最近几年中,北京已经派出四批干部来曹妃甸挂职,大家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密集往返于北京、唐山和曹妃甸三地,协同曹妃甸区,先后在中关村、西城、海淀、朝阳、通州、怀柔等地开展示范区专场招商推介活动达80余场次;走访对接北京市政集团、北京京能集团、中展集团、中交集团、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首钢集团、北汽集团等京企央企120余家,共接待来曹考察企业350余家。通过精准对接,周到服务,自2014年以来,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已签约北京项目371个、协议总投资4802.46亿元;累计实施北京项目185个、总投资2653.65亿元;共完工北京项目82个,总投资726.4亿元,在建项目87个,总投资1100.82 亿元,形成了示范区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

北京鑫华源智能停车项目是从京能集团引进示范区的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5.5亿元。记者到来到这里时,该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该项目总经理靳金龙告诉记者,由于有了京唐两地政府部门的共同发力,企业在落户曹妃甸中享受到了北京派驻干部和曹妃甸区分包干部的全程一站式服务,项目建设是一路绿灯 2018年2月27日签约,5月8日开工建设,从签订协议到开工只用了70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1年零1个月。今年集团给项目安排的生产目标时3亿元,但由于市场需求很旺盛,我们预计可完成3.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钢京唐公司生产线。

社会事业共兴亮点频闪

在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成绩的同时,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在社会协同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吸引北京医疗、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聚集,共建创客新城,加快与北京同城化进程等社会事业都在全面推进。

曹妃甸新城是曹妃甸区实施产城融合发展的一座新城,在该城的中心区,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矗立于其中,显得格外的耀眼。记者来此时,正是学校放假期间,然而学校依然人来人往,并不冷清。陪同记者采访的曹妃甸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北京市与曹妃甸区共同建设的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现在虽然是放假期间,但由于该校名气很大,唐山各地都有学校员工和择校学生及家长到此参观。

该校执行校长王智告诉记者:“北京景山学校于2015年10月在位于曹妃甸创建分校。北京市知名教育专家范禄燕亲自带队到这里进行管理和执教,该学校完全按照本校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与本校实现课堂同步,共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由于教学质量上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开办4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师资人数由23人增加到200人,学生人数由200人增加到2000人。一举成为唐山区域教学质量最好学校之一。”

景山学校开了好头,其它学校紧跟,在北京挂职人员的协调下,北京市政府出资3000万元,共同推动了京唐少年足球基地、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曹妃甸实训基地等一批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使得曹妃甸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到整个地区的前列。

教育合作快速推进,医疗合作不甘落后。北京市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即可以提高地方医疗水平,也可以减少北京人口集聚的压力。于是,曹妃甸区各级医疗机构与北京住曹妃甸区的挂职干部纷纷行动起来,与北京医疗机构开展横向联合。其中北京安贞、妇产、友谊医院与曹妃甸合作医院挂牌开诊,不断深入开展医疗合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在曹妃甸区医院采访中,该副院长孙善卫告诉记者说:“与北京大医院的合作使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我们医院与北京安贞医于2016年7月挂牌达成了共同建立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的协议,该院心血管科主任李忠亲自带队到曹妃甸坐诊,截止目前,出诊专家近过百批次,开展心血管方面手术800多例,不仅为当地病患解除了痛苦,也为我们医院的医疗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社会反映非常好。”

除此之外,京唐两地还在科学技术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这当中,通过双方协同机制,北京物资学院在曹妃甸设立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金隅冀东装备研发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科研主体的建设,积极承接北京创新资源,形成“北京研发,河北转化,河北制造”的模式。这当中,通过协同发展机制曹妃甸区还与北京市旅游委签订了《北京曹妃甸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使曹妃甸成为首个与北京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县区。圆满承办唐山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曹妃甸国际河豚美食节等重大活动,多玛乐园、河豚小镇等投入使用,全年接待旅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年增长200%,使得曹妃甸的文旅融合发展在唐山市排名上升到了首位。

就是通过双方这样一种协同努力,曹妃甸区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0.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9.3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速上升了1.1%、3.1%;实现财政收入115.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2亿元,比上一年增速上升了3.6%。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该区经济建设依然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15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5%、13.4%、3.7%、58.8%,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列。(经济日报记者宋美倩 通讯员 姚大伟 董思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