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关键,是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基础。“镇域强则区域兴,镇域富则全民富”。特别是在目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步伐,提升镇域经济总体实力尤为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和全省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实现追赶超越,高质量转型发展。上半年,按照市政府有关镇域经济发展工作安排,市统计局联合11个市级部门对全市镇域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半年监测,现就监测情况和进一步提高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汇报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全市镇(街道)基本情况  全市乡镇(街道)共38个,村民委员会359个,社区72个。  二、全市镇域经济现状及特点、问题  (一)农业镇域比重大  全市按区域以农业为主的镇(街道)占到五成以上,主要产业为粮食种植、苹果、养殖等,在传统经营方式上有所提升,但普遍存在精细化程度不高,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产业链不长,附加值偏少,多以出售原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产业链创新不足,财税贡献微乎其微,再就业再增收偏弱,抵御风险能力差。  (二)工业镇域比重小  全市按区域以工业为主的镇(街道)占到不足两成,主要产业为煤炭、水泥、石料、电、陶瓷、制药、铝冶炼等,传统工业依然占比很大,无论是财税贡献还是经济总量贡献一枝独大,科技含量低,科技投入少,产业链的开发延申短,特别是缺乏高大上的工业企业,全市还没有一家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和园区。目前全市正在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三)三产镇域比重弱  全市按区域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镇(街道)占到三成,主要是商贸零售、住宿餐饮、其他居民服务等,普遍为传统模式,规模小,生命周期短,消费流出严重,缺乏高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和辐射带动。目前全市正在围绕“五大区域中心”建设破解这一难题,用“六大行动”保障和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四)属地财税收入两极分化  上半年,全市属地税收收入16.91亿元,其中王益区4.98亿元,印台区2.02亿元,耀州区4.61亿元,新区4.52亿元,宜君县0.77亿元。从乡镇(街道)情况看,属地税收收入最高是王益区红旗街街道(2.49亿元),最低是宜君县尧生镇(20万元),相差1243倍;税收上亿的有4个街道,依次是王益区红旗街、新区咸丰路、新区正阳路街道和王益区黄堡镇,合计数占全市属地税收收入的49.7%;税收不足千万的有17个乡镇(街道),占乡镇数的44.7%。属地税收收入增速最高是坡头街道,最低是哭泉镇,相差317.08个百分点;上半年属地税收收入正增长的有10个乡镇(街道),负增长的有27个乡镇(街道)。(该数据不包含市二分局税收,即不含车购税。)  (五)工业经济增速增少降多  上半年全市有1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乡镇(街道)情况看,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最高是云梦乡,最低是照金镇,相差347.3个百分点;正增长的乡镇(街道)16个,负增长的有19个乡镇(街道),其中增速高于20%的有3个,依次是宜君云梦乡、宜君宜阳街道,耀州区董家河镇。总产值增速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企业净拉动,对增速贡献大,云梦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峡光新能源发电,占全乡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4.4%;宜阳街道新增天兴新能源,占总产值的52.8%;董家河镇新增鑫丰泰洗煤、文达汽车配件、党家河砖厂三家企业。董家河镇的美鑫产业投资公司本年大规模投产,产值增长70.5%,且产值体量大,占全镇62.3%。增速低于20%的有11个,下降60%以上的有4个,分别是照金镇、王益街道、青年路街道、红土镇。  (六)镇域经济发展活力较强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159.25亿元,其中王益区35.06亿元,印台区13.38亿元,耀州区47.58亿元,新区43.21亿元,宜君县20.03亿元。从乡镇(街道)情况看,投资10亿元以上的乡镇(街道)有4个,依次是正阳路街道、孙原镇、董家河镇、黄堡镇;投资少于1亿元的有12个,其中最少的是广阳镇。投资额大的主要原因是辖区内有大项目、产业园区,正阳路街道有中梁、绿地等大型房企,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商业航天测控网铜川中心站、新区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投资额较大;孙原镇有冀东、尧柏两条万吨水泥生产线及附属项目;董家河镇有达美轻量化铝轮毂、良鼎瑞新型特种铝线材项目;黄堡镇有孟姜塬文化旅游及美丽乡村东塬示范片区建设、陶瓷产业新城标准化厂房、巨能光伏发电站等项目。  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在投资地实际投入资金总额68.94亿元,其中王益区27亿元,印台区24.63亿元,耀州区13.77亿元,新区0.1亿元,宜君县3.44亿元。从乡镇(街道)情况看,招商引资项目在投资地实际投入资金5亿元以上的有4个乡镇(街道),依次是王家河街道、黄堡镇、董家河镇、印台街道;投入资金少于1亿元的有21个,其中最少的是锦阳路街道。  新注册企业方面:上半年,全市新注册企业3507个(不含工商个体户),其中王益区741个,印台区800个,耀州区938个,新区662个,宜君县366个。从乡镇(街道)情况看,增加200个以上的有5个街道,依次是正阳路、红旗街、天宝路、王家河、永安路街道;增加少于50个的有14个,其中最少的是王益街道。  (七)商贸行业市场缓慢恢复  全市截止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有165家、55家。从乡镇(街道)情况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最高的是彭镇,增速最低的是太安镇;正、负增速分别有11个和15个乡镇(街道),增长20%以上的有4个乡镇(街道),依次是彭镇、陈炉镇、锦阳路街道、三里洞街道;主要原因是新增企业拉动销售额增长较快增长。彭镇新增限上企业铭山石油,销售额增长较快;陈炉镇福兴捷远建筑装潢,锦阳路街道高塬农业,三里洞街道鑫远医药、诺瑞诺德销售较好;下降40%以上的有4个,分别是太安镇、印台街道、红土镇、黄堡镇,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相关商贸市场、企业运行不及以往。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速最高也是唯一正增长的是王石凹街道,其余12个乡镇(街道)均为负增长,下降40%以上的有4个,其中增速最低的是咸丰路街道。疫情对住餐行业产生直接影响,虽近期逐步改善,但部分住餐企业歇业关闭时间长,营业额同比下降。  营业面积300平米以上的商店或超市,全市现有46个,其中王益区11个,印台区2个,耀州区13个,新区16个,宜君县4个。该指标是非农街道的监测指标,全市五个非农街道中,红旗街、七一路、桃园街道分别有7家、3家、1家,三里洞、青年路街道没有。  (八)产业化扶贫普及度有待提高  从社区工厂建设监测情况看,目前全市38个乡镇(街道)中共建设社区工厂39户,涉及乡镇(街道)27个,覆盖率71.1%,社区工厂的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占比较高的耀州区、印台区和宜君县,新、老城区数量较少,仅有12户,占比30.8%;二是从区县内部看,社区工厂主要集中在相对偏远、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的乡镇,王益区中黄堡镇有5户,印台区印台街办3户,王石凹街办有2户,耀州区小丘镇、照金镇各有2户,宜君县棋盘镇3户;三是从各乡镇拥有的社区工厂个数看,社区工厂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最多的是王益区黄堡镇5户,27个有社区工厂的乡镇(街道)中有18个仅有1个社区工厂。  三、从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看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乡镇(街道办)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推进镇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特色不明显、经济实力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突出。受区位环境、人文历史等一些因素影响,我市镇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上半年,全市实现税收收入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1244倍;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3447.5倍。具体到乡镇内部,产业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房地产开发投资集中在9个区域中心街道,其中市政府所在的正阳路街道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0.9%,中梁、绿地、碧桂园、御景名邸、龙记檀府等大型房企全部集中在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96家,其中印台区城关街道、宜君县五里镇、哭泉镇无规上工业企业。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有165家、55家,其中有12个乡镇(街道)无限上批零企业、25个乡镇(街道)无限上住餐企业,10个乡镇(街道)二者都没有。产业“短腿”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镇域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有些乡镇对镇域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学习不够,“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没有将产业发展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产业发展的定位、布局没有详尽的构想与设计,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引领,使得产业发展比例不合理,缺少主导带动产业,镇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  三是镇域规模小,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从税收、投资、招商这几个总量指标数据看,各区县政府驻地及附近街道、工业园区所属乡镇,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受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相对较大。而对其他较偏远乡镇来说,由于区位交通、资源配置、市场活力的限制,加之招商引资中对于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布局安排和明确的引导,造成了有些乡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资源的集聚能力较小,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导致镇域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四是镇域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较多。目前我市不少乡镇发育程度不高,功能不健全,镇域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镇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滞后,乡镇建设政策环境不太好,障碍较多。  四、对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镇域经济是突破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充分挖掘镇域经济发展潜能,是县域和全市经济的持久动能。  (一)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  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镇域经济的经济实力和档次、转变镇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如红旗街道办的服务业、天宝街道办的数字经济、正阳路街道办的大樱桃、陈炉镇的陶瓷招牌、庙湾镇的香菇、照金镇的红色旅游等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经验,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尽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二)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的发展要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思路,也就是走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切忌广撒芝麻盐,零零散散,单兵作战。工业发展的集约化、区域化符合工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能够加快产业聚集,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服务,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如董家河镇的铝冶炼和制造产业、彭镇的医药产业、黄堡镇的水泥产业等特色产业聚集区,如果能够利用好,必将打造出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平台。  (三)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  发展镇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依托,而在资金的来源上,招商引资无疑是不二的选择。但是招商引资要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创新思路、积极拓宽渠道。特别是要用足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向政策要资金,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支持。同时,招商引资,软硬环境是关键,硬环境就是要抓好小城镇建设,软环境就是要提高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项目推进机制,改善外商投资服务方式,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处理,以优质服务来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镇域特色经济主力军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其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所在。大力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就等于搭建好了新一轮发展的平台,增强了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杀鸡取卵,要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培植、抓提高的方针,倍加呵护,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主力军。  (五)以高起点规划为蓝图,树立精品意识和超前意识  要坚持“富规划、穷开发”的原则,在规划上高水平、高标准,舍得投入,在开发上厉行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求精不求大”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加强建设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要突出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要加强城镇管理,全面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努力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但是综观我市镇域小城镇建设,大多重建轻管,比较粗放,需要改进。  (六)以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增强镇域经济活力  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条件:城镇建设靠产业发展来驱动,产业发展靠城镇环境来支撑。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基地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中心镇和地处城郊的乡镇,如正阳街道办、红旗街道办等,要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人气、聚集财气,让城镇更加繁荣。  (七)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加快旧村改造步伐  旧村改造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好旧村改造,是体现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密切党群关系的需要。  五、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的建议措施  (一)坚持规划的科学引导,为镇域经济绘制合理完善的发展蓝图  一是要科学指导。镇域经济的发展要与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区县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让乡镇(街道)积极融入全市“六大产业集群”、“五大区域中心”“六大行动计划”建设之中,结合各自实际找位置、做规划、定目标。建议市级层面确定一个部门主管全市镇域经济发展,成立镇域经济发展工作指导办公室,加强对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统筹协调全市镇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研究分析镇域经济发展工作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出台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研究全市重大项目在各乡镇(街道)的布局,加强对全市镇域经济发展监督、评价和考核。  二是要强化服务。在市级层面建立一个镇域经济发展工作咨询平台,对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要素保障、政策、土地、招商、项目、规划、人才等问题进行答复和指导,要指导各区县、乡镇(街道)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将镇域经济发展作为重要部分进行谋划,有布局,定目标,定时间,定效果,在全市形成镇域经济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培养人才。镇域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全市镇域经济要进入经济发展飞跃期和创造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各乡镇(街道)都严重缺少懂经济、会经营的经济建设型人才,专业化不足,大多数基层干部对经济工作、经济概念、经济指标一知半解,大多时间忙于社会事务,不知道怎么招商,招什么商,没有资金不知道怎么解决,路径空白,习惯性发展靠各级财政支持,结合自己镇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不足,链条延长和创新产业链严重滞后,镇域经济发展缺乏系统思维,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高,同质化严重。因此各级组织和人事部门要多为各乡镇(街道)选配会搞农业经营、懂全面销售方法、懂生产运营人才。建议全市联合相关重点高校定期举办专题研修班,分年度对全市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镇域经济发展的专题研修培训,提升发展镇域经济的领导能力和业务才干。同时建议组织乡镇(街道)到先进省份的经济强镇对口学习,或通过组织人事部门派员到对方挂职学习,由此壮大全市镇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  (二)突出责任担当意识,为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力的要素支撑  一是要突出镇级责任。“镇域强则县域兴,镇域富则全民富”,发展镇域经济,主体责任在各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要把抓好镇域经济发展当作第一要务,要充分发挥优势,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要素集聚起来,没有资金就要积极引进资金,没有项目就要想方设法招进项目,没有条件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用创新的精神培育发展的新优势,彻底根除“等、靠、要”等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创新招商理念、建强载体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推动镇域经济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