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有一群人,他们是“逆行者”,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他们是“守护者”,用生命守护生命;他们是奋战在救治一线的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人民群众生命保驾护航。

其实,每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医疗岗位工作者,在疫情常态下都在默默奉献、救死扶伤,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牺牲换取大家的安康,履行医者的使命和职责,崇高的精神诠释着“医者仁心”四个字。

今年中国医师节在“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的大背景下,我们共同致敬最美医者,走进湖南省肿瘤医院,关注那些坚守一线长达三十年以上的白衣天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乘风破浪的日常点滴,传递给人们催人奋进、感人肺腑的故事。

人民网长沙8月13日电 湖南,长沙,省肿瘤医院

整个夏天的能量,似乎全部汇聚在一起,等待着迸发的那一刻。

湖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便是如此,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近40年的积蓄,使得能量的囤积愈发浑厚,核医学科从边缘科室发展到全院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如同“全能辅助”一般的存在,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散发出巨大能量。

而莫逸,正是这几十年能量积蓄的见证者,陪伴着核医学科的发展壮大,在它的历史印记里,添上了自己的足印。在莫逸看来,这也是属于医者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肿瘤医院莫逸。李芳森 摄

与“核”初见

与莫逸主任的初次见面,便是在他的办公室,刚问起PET-CT中心,自认为“内向”的莫逸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本来是想去免疫室的,但后来被分配到了核医学科。”1983年莫逸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核医学科,在这个岗位坚守了37个年头。

彼时的核医学科,还沿用着同位素科的旧称,只是医院的一个小科室。11个人,2台国产骨扫描机,1台放免测量仪,便是那时科室的全部构成。

“我本科学的是医疗系,虽对核医学也进行了学习,但是我性格比较内向,所以更倾向于做基础医学的研究。”莫逸介绍,他更喜欢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医学。

来肿瘤医院的头几年,莫逸对核医学并不感冒。提起那段时光,莫逸回忆到,“刚开始,这里只是长沙的一个偏僻地方,都是泥巴路,每逢周末还要骑单车过河去看电影呢。”

态度转变的原因,源于一位病人的出现。

1988年,一位湘潭的病人来到医院做检查,由于那时医院并没有超声和CT检查项目,所以病因迟迟无法确诊。

来到核医学科进行检查时,已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对身体进行检查后,肿瘤很快就被确诊——肝脏血管瘤。

从那时候起,莫逸才真正了解到核医学在肿瘤诊断方面,给予临床的辅助作用。“现在我还记得当时那个患者是怎么感谢我的,还说要把他的女儿介绍给我。”莫逸笑了笑。

正是这种予人新生带来的获得感,莫逸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核医学的研究当中,希望能够借助核医学的力量,来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诊断、并辅助临床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肿瘤医院莫逸和他的团队。李芳森

伴“核”学习

回忆起自己30多年的职业生涯,“学到老、考到老、用到老”是莫逸感触颇深的地方。

“大多数人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而这一辈子,就是学习的一辈子。”莫逸说,从最开始的扫描仪、甲状腺吸碘仪等,后逐步引进PET-CT。几十年间,医疗设备更新速度之快,需要医生在设备学习上面花费更多的时间。“虽说不上熟练使用设备,但真要说起,还是能说出个一二来。”

上世纪80年代,医院还需从国外进口医学设备,美国的伽马相机、瑞典的放免测量仪,才解决了核医学科无法做超声检查和CT的尴尬局面。

而如今,核医学中心拥有湖南省内第一台全数字化PET-CT和省内唯一一台PET-MR,设备条件早已是国内领先的水平。

一个PET-CT中心的组成需要显像设备、加速器和化学合成器三大部分,莫逸每谈起这些,如数家珍。交谈之余,还介绍起了加速器是如何将18氧水怎么变为放射性的氟-18。

对于PET-CT来说,它主要是为病人提供一个功能影像,帮助解决很多其他影像无法完成的任务,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

“有时候中心来了新的设备,自己肯定要跟着一起学习的。”莫逸说,不仅如此,尤其是这几年核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如果自己不更新知识的话,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在莫逸看来,只有时刻对新型显像剂进行了解,更新知识,才能精准辨析不同类型肿瘤,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肿瘤医院莫逸和他的团队。李芳森 摄

同“核”发展

荏苒时光,赋予了核医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肿瘤医院核医学发展的40多年,也是莫逸医术渐臻精湛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湖南省肿瘤医院组建同位素科,后于1988年改名为“核医学科”。在经过几任前辈的努力之下,莫逸从他们手中接下了核医学并持续壮大接力棒。

2001年,莫逸任核医学主任,2005年,兼任PET-CT主任。目前主要从事核医学分子影像和放射核素治疗,2008年参与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分子影像对常见恶性肿瘤疗效的早期评估》(国家863计划);2009年主持卫生部科技发展处《PET/CT功能显像评价消融续贯131I-chTNT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的评价》。2012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参编著作4本。

“其实做主任快20年了,但是我更多的还是想的如何将核医学更好的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终归它还是要为临床服务的。”

核医学中心发展至今,是目前湖南省内功能最齐全和完善的科室之一,湖南省首台PET-CT便是入户省肿瘤医院。

而在发展之初,核医学却被认为是“夕阳产业”。PET-CT的出现,加上放射性药物不断被发展更新,使核医学逐渐发展壮大,才成为了今天肿瘤诊断和治疗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0余载,莫逸从最开始的“新手”到如今管理整个PET-CT中心,它见证着省肿瘤医院核医学发展的低谷、潮起乃至蓬勃发展。(李芳森 彭璐 实习生 李 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