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德文沉浸在木工活中。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摄

新华社南宁8月13日电(记者胡佳丽、郭轶凡、吴思思)镜头下,一双粗糙黝黑的手,在一块红梨木上写写画画后,数十条标记线在30×14×6厘米的长方体上纵横交错。不断变化的手势里,是锯、磨、钻、凿等多重工序。

眼看就要被肢解的木头,被这双手一捏一提,就像变形金刚一般“站”了起来。内部被解构仍连为一体的木头变成了“鲁班凳”——合起来是块木板,撑开后是张凳子。

这双手的主人,戴了一顶草帽,穿着一身藏蓝色布衣,踩着一双军绿色解放鞋。他身后是一间竹屋,前面是长春花点缀两岸的小溪。“‘阿木爷爷’就是我。”63岁的王德文说。

王德文的深山“工作室”位于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做木工活的视频被儿子王保成传到网上后,王德文一下子火了。“阿木爷爷”在西瓜视频有270多万粉丝,名为“Grandpa Amu”的YouTube账号浏览量超过2亿次。

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单条视频播放量数千万次的木工作品是架在小溪上的拱桥。王德文不用一滴胶水、一颗钉子就能做出复杂物件的“神技”,让外国网友惊叹“又见识到中国功夫”。

榫卯,是藏在木头里的工匠智慧,一项传承数千年的木工技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正是广泛运用了这种结构方式。

王德文介绍,榫是木头凸出来的部分,卯是木头凹进去的部分,榫卯相互结合能严丝合缝。“最难的就是严缝,刨好的木头要像玻璃一样平,拼接起来才不留一丝缝隙。”

他凭感觉控制力度,握着刨子在木料上一推,每次只刨去纸片般的厚度。“切割木料时最多留下3毫米的加工余量,不能刨过7下,再多一下木料就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德文沉浸在木工活中。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摄

这位“扫地僧”在榫卯上的功夫是常年为生计奔波练就的。王德文是祖籍山东的农民,9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常年多病。为了养家糊口,他13岁开始学木工。

2017年,孙子在广西降生后,王德文和妻子从山东搬来。偶然得到一块花梨木,他做成“鲁班凳”,一个约有2600年历史的物件。“匠二代”王保成从没见过这样的凳子。

技术是王德文16岁时借来成品后自己琢磨出来的。在衣食短缺的年代,这般精巧的手艺没人在意。擅长视频制作的王保成发出视频,不到一天,播放量突破了100多万次。

“敲敲打打将近50年,谁能想到,我老头子火了?”王德文说,有人愿意看,就让儿子多拍点。“50后”父亲当主角,“80后”儿子负责拍摄,成为这户木匠人家的创业模式。

很快,父子俩有了分歧。做“鲁班凳”时,王保成想用电锯开缝。王德文坚持用钢丝锯,虽费时费力,但更为精细,他固守着年轻时的极致要求。

王德文耗时5天打制了42个榫卯棱、4个榫卯柱、1个榫卯基、27道锁,模拟出世博会中国馆。“CAD技术咱不会,绘图是用一把尺子一支笔标着尺寸,一根木条当圆规用。”

小猪佩奇、手摇泡泡机、鲁班锁苹果、木制机器人……重拾木工活儿的王德文,用这门手艺为孙子打造“快乐童年”。

“不是我火了,而是我们老祖宗的文化火了。”在王德文看来,榫卯不是逝去的历史,正在中国乡村保持顽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