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49 年到上世纪 70 年代,香港帮派逐渐形成了黑帮四大家族。分别是:“新义安”、“14K”、“和胜和”、“义群”。其中“新义安”跟“义群”叫潮汕帮,“14K” 跟“和胜和”为广府帮(广府帮指的是珠三角一带)。

“义群”的老大就是鼎鼎有名的潮汕人吴锡豪,人称“跛豪”

“新义安”是国民党军统系统里的少将向前创建。

“14K”则是是国民党军统系统里的中将葛肇煌创立,前身是忠义堂。

14K的由来

14K的由来

关于「14K」的「K」的来源跟葛肇煌紧密相关,同时这个 K 也有多重意思:第一是指国民党(KuoMinTang)的首字母;第二指「K」是指九龙(Kowloon);第三指「K」是代表「K 金」(Karat),K 金比一般的黄金更为坚硬,寓意组织的强大。

而「14」,第一是指 14K 的发源地,即广州市西关宝华路 14 号,是由葛肇煌在广州创立的根据地,这亦成为 14K 之间的暗号;第二章 14 位原来国民党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肇煌的来历很不简单,1934年在国民革命军第93师任连长,1942年加入军统。1943年任军统西江独立行动大队长。而他原来所属的国民党 93 师在远征军中是非常能打的。盘踞在金三角,屡次打败缅军的国民党残军就是重组过 N 次的 93 师。

国共内战,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为了活命,大量的国民党士兵逃进了香港。按照惯例,上缴武器后,集中在难民营。当时港英当局在摩星岭设置了收容所,从设置难民营起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收容了 8200 多名残军。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残军跟本地居民陆续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港英政府预估后期逃过来的士兵人数会大增,于是撤销了摩星岭难民营,设立了调景岭难民营。到了 1951 年 8 月,新的难民营人数突破 2.5 万人,这些人当中有 2500 多人是黄埔军校或者黄埔军校分校出来的,这些逃兵打不过解放军,但是打本地人则是轻轻松松,战斗力颇为强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追龙】 描绘的就是当时混乱的社团拼杀

这两个新改组成立的帮派很快在香港打下了地盘。道理很简单,人数众多,而且基本都受过军事训练,单打独斗或者开团都占优势,实在打不过的话回去调景岭难民营喊一声:走啊,去打架啊。便是一呼百应,因为那里的闲人实在太多了,而打架一般还有钱可以拿,何乐而不为。

由于有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后面撑腰。14K 发展最为迅速,最早是从开赌档收保护费起家,接着就是当鸡头,组织卖淫,到了后来开始贩毒。

当毒贩,14K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时贩毒最主要的途径是去缅北收毒品,然后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护送毒品到泰国,之后到西贡,然后再到香港,香港本地消耗一部分,然后再由香港中转到欧美。

而此时的难民营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王国,在调景岭没有警察局,完全就是自己管自己。陌生人要进调景岭会通过帮派分子的层层审查,港英政府想要到调景岭抓人压根没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7月26日,葛肇煌在香港逝世,终年59岁。儿子葛志雄继位。

到了 1956 年 10 月 10 日,港英当局觉得调景岭的环境实在脏乱差,而且在那里贴满了国民党党旗和标语还有不少蒋介石的画像,当政府工作人员在清除纸旗垃圾时,与14K成员发生了纠纷。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底下的人很快把这消息汇报给 14K 老大葛志雄,他骂了一句:「干他娘的鬼佬」,然后派出 500 多帮派成员去闹事。撕掉海报的办公室职员在 14K 成员的围攻下,被迫同意重新帮他们张贴那些标语。

14K 得寸进尺,于是提出了三条无理要求。

第一,买 10 万头鞭炮;

第二,在政府大厦外悬挂蒋介石画像和国民党党旗;

第三,登报道歉,撕标语的人要下跪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英政府一看情况要失控了,于是派警察来增援。到了下午港英政府出动了 400 多防爆警察,并发射催泪弹等把第一波人驱散开。这是香港历史第一次宣布戒严,并出动军队镇压的暴乱。

当天下午开始下午 6 点,14K 重新调集人马,派人到港九现场鼓动,指挥挂起注目臂章,公开制造动乱,致使全港到处出现一帮帮红了眼的三合会分子,四处袭击政府机构,左派工商机构等,烧杀掳掠,奸抢殴斗,连瑞士领事夫人也未幸免。

暴乱第二天,港英警方向伦敦求救,英政府颁布了紧急戒严令,并派出陆军进港镇压,才平息了暴乱。

“双十节”暴动导致死伤400多人,300多家工厂、商店、学校被捣毁,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美元,且港英政府紧急成立了“反黑调查科”。

这场暴动虽然让 14K 龙头葛志雄一举扬名天下,但是经过港英政府的打击,帮会已经开始分裂,他已经沦为名义上的老大,下面的 36 个分支各自为政,不过对外都称「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