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面对暴雨、洪灾、台风等自然灾害,迅速行动起来的不仅有防洪、防汛、气象等职能部门,解放军战士,还有媒体记者。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灾害报道中的“90后”记者,已经在悄然间扛起了一线采访的大旗,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的他们被认为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汗水的浸泡,但他们在先后步入职业阶段后,纷纷用行动诠释着职业赋予的责任担当,不仅证明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更诠释了专注与专业。“90后”记者逆风而行,冲向第一线。他们顶着雨水或烈日,脚踩烂泥、食宿匆匆,传递的是洪灾现场最鲜活的故事、最动人的人物素描。他们也用自己的坚守、勇气与专业能力,收获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同行前辈的赞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这是同事评价赤脚采访的贵州广播电视台“90后”女记者的话,这位绰号“拼命姚”的年轻女记者也成了此次南方洪灾报道中媒体人的鲜明符号。连续强降雨后,“90后”记者的足迹出现在了大堤、水文站、稻田、封堵现场、冲锋舟等处,他们记录预分洪区内渔民们的撤离与生产自救,与守堤人一起彻夜巡逻,直播滑坡灾害现场实情,乘测量船在洪水肆虐处记录水文数据……他们夜以继日,逐洪流而动,常顾不上休息和吃饭,更顾不上裤上的泥水和脚底的伤口,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视频飞速发回编辑部。

“90后”记者们战斗在抗洪抗台一线,时间或长或短,却各有各的见闻和感受。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无法一一说到。但记者的职业特性与青年人的热血融合,结出一篇篇真实鲜活报道的果实。他们用笔写下或温情或危险的故事,用镜头记录下或震撼或感动的画面;他们在暴雨肆虐、洪水凶猛的现场凝聚力量、传递希望;他们在采访中战胜困难,在磨砺中收获成长,并合格地承载了一名记者的光荣职业使命。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引用这句话,前者说的是记者强烈的责任意识,后者说的是记者的新闻业务能力。今天,这群“90后”记者的采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成长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陈沫

接到抗台任务,是在我25岁生日当天的下午。手机里、电视上不时传来“今年第四号台风‘黑格比’在短时间内生成并预计会向浙江正面袭来”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去做台风的现场报道,心里忐忑却又兴奋。来不及犹豫,匆匆整理好行李,我便和摄像老师一道,经过了近5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初步判定的台风登陆点之一——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3日傍晚,我们走在玉环的路上,看见沿岸村庄里,不少当地的“红马甲”领着携带大包小包的居民向安置点“搬家”,现场秩序井然,却又带着一丝紧张。我们一刻不停地跟着,生怕错过每一个值得报道的瞬间。

海上救援队前来支援,几个大高个儿开着不大的、全开放式的渔政船来到现场,简单了解了施救方向后,他们载上大伙儿就向海里冲。我蹲在船上,一只手捏紧话筒,一只手绕着其他工作人员的臂膀,全程用手机记录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开船出去不到10秒,海风就把我们这些没有坐船经验的人吹得东倒西歪,雨逐渐大到模糊了双眼,也打湿了手机。可就是这样的时刻,救援队长就像站在船头的瞭望者,打着手电,开着喇叭向一望无际的海面呼喊:“我们是海上救援队的,请不要担心,我们即刻赶到。”他还不忘回过头看看我们:“你们要蹲好,别怕,马上就到了。”

晚上11:40左右,渔政船开到了渔民的身边。队长拉好绳索,一个转身跳向停靠着的渔船,并接过我的手机,直接绑在他的手臂上进行拍摄。整个救援工作大约持续半小时。回看后期画面时,我看到了当时救援队员营救的全过程,几次眼眶湿润:由于降雨密而大,好几次队长边喊,嘴里边进了雨水,呛到难以发声,他也未停下手头救人的任务;甲板上到处是水,脚下随便一踩都会溅起一个大水花,他们却没有丝毫放慢脚步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岸边,已是夜里12点多,上岸前,我采访了队长现场营救的细节,并询问他当时是否害怕,他脱口而出:“不害怕,我是救援队的,保证大家的安全是我的职责。”我已经分不清眼前模糊的是泪水还是雨水,来不及记下队长的名字,我们就匆匆告别,但他的回答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却。

这一条救援新闻,在第二天的《浙江新闻联播》中播出。在我看来,这一条短短两分钟的报道,背后凝聚着救援队员不畏艰险的两个小时。而对于仅有两年工龄的我来说,这两个小时里,我在海上颠簸时,有过害怕,有过焦虑,但正是救援队员们无畏向前冲的精神,带给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作为一名“95后”,我工作时间不长,社会经验也不如“前浪”们,但我们有去冒险的勇气,时常保持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今年以来,我参与过抗疫报道,在上海浦东机场蹲点24小时,记录浙江医疗队在前线的工作;梅雨期间,新安江水库九孔泄洪,我在下游桐庐富春江水库边蹲点3天,报道当地群众、消防队员等在抗洪救灾中的暖心故事。记得好几次采访中,问起“90后”采访对象,不少人都说:“以前大家总说我们是‘90后’,我们还小,需要被保护。但如今,我们‘90后’长大了,我们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尽自己绵薄的力量去保护这个世界。”这也是我的心声。

在不少人眼中,记者们笔头硬、经历多,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记者时常晨昏颠倒、奔波忙碌、风餐露宿。其实不光是“90后”,在新闻媒体从业的每一个人,都是传递爱与正能量的使者。无论背后付出的汗水有多少,在形成报道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记者 姚婷

进入6月,贵州各地暴雨连连,每天我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黔东南气象志愿者微联盟”微信群,关心当地天气情况。6月23日至24日,黔东南州突然出现4场大暴雨、20场暴雨,多处路段出现滑坡、塌方等次生危害。

看到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到现场,赶紧把最新情况反馈给受众。于是我立刻给制片人打电话,简单沟通后,制片人说:“做直播!黔东南州有16个县市,大家一定很关心即时消息,直播就是最快传递信息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来的想法是做图文推送,没想到制片人要我直播。听到这个要求,我懵了,因为在灾害现场直播,除了需要有人摄像、对接信号、对接编辑之外,还需要有人防雨、引路,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等,我单枪匹马一个人,能行吗?

稍作思索,我接下了这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确定要做直播后,我第一个想到了交警部门。幸运的是,交警向尧要去塌方现场,并且他熟悉业务,能与我配合。于是我们商量,我负责现场解说,向尧讲解情况和应对措施,同时负责交警支队宣传工作的张老师帮忙搜集全州实时路况信息,通过微信发给向尧,这样在直播中就能向观众传达最新消息。

方案确定后,我和向尧赶往了第一个现场——凯里瓮义新菜场至红岩村方向。这时,第一个难题出现了,道路被大量淤泥阻断,不仅车辆无法通行,行人想要通过也特别困难。因为穿的是运动鞋,如果踩进淤泥里就会陷进去,脚拔不出来。怎么办?脱!我把运动鞋往旁边一扔,光着脚在淤泥里来回穿梭。

由于人手不够,我只能一边举着设备一边直播,每到一个点,讲解完后就要马上赶往下一个点,常常鞋都来不及拿。刚开始,久不沾地的脚板还有几丝泥土带来的暖意,可走了几段路后,暖意渐渐消失,痛感不时袭来,因为路上都是碎石,脚板被刮破了好几个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小时后,直播总算顺利结束。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住地写新闻,当晚还在节目中做了现场连线,报道了最新情况。

一天的工作结束,我终于能躺在床上休息了。打开朋友圈后,看到同事截了我直播现场的光脚板图,并配文说:“这就是我们的记者,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我慢慢地读着下面的评论,突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脚板上的伤口也似乎好多了。

那一夜,我睡得很好。第二天起来采访时,我又像往常一样对着镜子说:“你行!继续采访去!”

闻汛而动,乘风破浪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陈华亭

今年的这场梅雨,格外漫长。

从6月份参加抗洪抢险报道开始,我在防汛一线已经连续作战两个月,与无数向险而行的逆行者擦肩而过,也和闻汛而动的守护人并肩前行。在长江,在巢湖,在淮河,在三线作战中留下一篇篇报道的同时,也见证了许许多多感人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阳江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宣城市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在水阳江畔,有一个新河庄水文站,站长陈涛和他的父亲陈协栋,还有祖父陈克杰,在这里一守就是几十年。7月18日早上,我第一次见到陈涛时,他正和父亲驾驶着测绘船横在江心,来回测量断面流量,当时的水阳江洪水汹涌,惊涛拍岸,正是汛情最严峻的时候,已经连续超保证水位10多天。冒着生命危险测量水文数据,却已经是父子二人在汛期的日常。在与陈涛的交流中得知,新河庄水文站担负着水阳江5个断面流量的测量任务,为上下游防汛调度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关乎7600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那段时间,他们每天来来回回完成10次以上的测流作业,总计路程超过80公里,经常天不亮就出门,回来时已是深夜。

采访当天,我也登上了测绘船,和陈涛父子一同前往20公里外测流。江面上的风浪非常大,测绘船在江心摇摆不定,浪花拍打在船身上,发出阵阵响声,仿佛随时都会将船拆散。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丝怯意,而陈涛却十分镇静。后来得知,这样的经历对水文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在夜间测流时,由于水情不明,更是险象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6日,受强降雨影响,水阳江水位猛涨。晚上9点左右,陈涛接到命令,要求测量25公里外的北山河马山埠闸断面水文数据。天黑雨大,水流汹涌,水面上不时有树桩、草垛等杂物顺流而下,这给测流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陈涛说,那天他就和父亲两人手持探照灯,冒着风雨驾船逆流而上,及时测得数据,回来时已是子夜。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他又和父亲驾船奔向江心,测得新河庄水文站断面流量达到2190立方米每秒,刷新了历史最高流量,留下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作为一名跑“应急”线口的“90后”记者,实地报道是践行“四力”的过程,也是一次向自己的采访对象学习的机会。在与陈涛父子的交流中,他们坚守岗位、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让人由衷钦佩。今后我也要把水文人的这种精神带到自己的职业中,让工作更踏实、报道更朴实,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手中有话筒,心中有热爱

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李航

4月11日,当我和摄像抵达上饶市余干县的时候,鄱阳湖康山站的水位已经突破了1998年的历史极值22.43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是第七年参与抗洪抢险宣传报道的老兵了,但这种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我还真是第一次亲身经历。站在康山大堤上,举目望去,水天相接,平日里婉约得像个姑娘一样的鄱阳湖,早已无边无际;低头顾盼,却又是水没堤顶,仿佛一阵风浪过来,湖水都要倾泻而出、奔腾而去;这种感觉着实震撼、却又让我深深忧虑。因为持续的高水位看似平静,却会让流水在无声无息中不断侵蚀堤坝,引发险情。果然,短短一个上午,余干县就接到了数十起脱坡、管涌、泡泉等险情的报告。

我们迅速赶往其中最危急的一处,一个直径超过两米的特大泡泉。这个泡泉不但口径巨大,而且,它出水的位置和堤坝外的水位有十米的落差,巨大的压力之下,出水量也非常大,如果不及时处置,堤坝和堤坝内的家园危在旦夕。所幸,我们赶到现场时,武警江西总队训练基地的战士们和当地干部群众,已经在紧急处置。

但是要堵上这么大一个泡泉,显然不容易,更不要说它还出现在堤坝内的一个水塘里。水里有没有血吸虫、砂石怎么运、围堰怎么起等等,这一个个难题都在考验着大家。于是,我看见了,数百名战士和当地干部群众,排成了一条从大堤顶端一直延伸到水塘岸边的长龙,一袋袋砂石就这样经过一双双手的传递,接续运抵。而战士们中的10多名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还组成了党员突击队,他们的年纪比我还小,却义无反顾地一起跃入齐胸高的水中。在水中,他们又分成两组,一组用身体充当人肉马达,推着木船将岸边的砂石运往泡泉的所在地,另一组则用身体构筑临时围堰,并接过战友们运来的砂石全力填堵泡泉。

见到此情其景,我仿佛又回到了跟随我省援鄂医疗队一起前往湖北随州支援战“疫”的那段日子,因为这些抗洪的部队官兵、干部群众和战“疫”时的白衣战士、援鄂干部何其相似,他们都是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奋勇拼搏的英雄,他们的负重前行也一直在激励着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和摄像也没有多想,立刻就拿着话筒、扛着机器下到水中,来到战士们身边进行采访报道。虽然快到胸口的水位让我们浑身都湿透了,水里可能还有感染血吸虫的危险,但是我们一泡就是一个小时,一直干到我们认为拿到的画面和采访能够展现出泡泉险情的危急和战士们的艰辛。拍摄结束后,我们又顾不上洗澡换衣服,浑身湿漉漉地就又迅速投入到写稿回传等后期制作中,与时间赛跑,最终,节目不但赶上了当天的江西新闻联播,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选用。

其实,这些小小的成就都不足为道。在经历了之前的疫情和这场洪涝灾害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亲眼见证了党和国家是如何践行人民利益至上,身边的英雄如何负重前行。所以,前路漫漫,我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绝不应该是一句空话,既然我们手中有话筒、心中有热爱,就应该为党和国家的宣传工作而奋斗不息!

3天休息不到7个小时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吴 彤

从抗击疫情到抗击汛情,人们总说2020年太难了。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不能退缩,这些记录中的经历,也让我们迅速成长。

7月11日,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连续超保证水位的第四天,随时可能破堤分洪。当天,在周边地区采访其他选题的我,接到紧急通知,第一时间赶往荆州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天时间里,我们一共拍摄了11条电视新闻,进行了13次直播连线。这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休息时间非常少。在前3天,我们每天都是拍摄到午夜,接着写稿到天亮。如此循环往复,连续3天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不到7个小时。

熬夜,对于踏入新闻行业已4年的我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但这样连续高强度的熬夜还是第一次。让我诧异的是,这一次却没有感觉到累。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奔跑着追新闻的状态,让人不知疲倦。同时,心里挂着的长湖,也让我睡不着。

此次防汛报道,是我为数不多的几次现场灾害报道经历之一,让我在发现新闻选题、判断新闻价值上得到了较大的历练和提高。

7月13日,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媒体平台和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栏目,两次独家发布《引江济汉工程即将为长湖撇洪》的新闻。当晚,我们又继续跟踪这一选题,再次独家实时记录了撇洪全过程。

之所以能比较精准地完成这次独家新闻策划,是因为从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一份长达13页的资料中,发现了一句话:“长湖:做好撇洪准备 利用引江济汉工程控制水位。”其实,这份资料是公开信息,但在前线采访多天的我们知道,位于荆州、荆门和潜江三市交界处的长湖,已经超保证水位多天,这个悬在空中的“水盆”牵动着周边三市百姓的心。初步判断重要性后,一直在武汉后方全方位指挥、调度防汛报道的负责人果断决定加大报道力量,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默契配合,一边跟水利部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咨询撇洪条件和影响,一边联系引江济汉工程局询问正在做什么准备。新媒体编辑同步制作长图《4年之后 引江济汉再撇洪》,图文并茂地解释了什么是撇洪以及如何撇洪。7月14日上午8点22分,长湖成功实现撇洪,1分钟之后,我们在长江云平台上推出了视频新闻和长图,再次抢到全网首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湖安全后,我和多位同事急忙转战恩施,在武陵深山一待又是一周。因为强降雨,当地发生了有监测以来最大的山体滑坡。在这里,我们又独家发掘并报道了恩施沙子坝滑坡预警第一人的故事——《滑坡前36个小时 他发出这张照片救了全乡人》。我们在滑坡体上跟拍工作人员进行地质监测时,无意中听他们讲道,这次虽然是恩施有监测以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滑坡,但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这与村民陈光明首先发现裂缝并及时拍照上报有关,因为他拍的一张裂缝照片,为全村315户1339名群众安全撤离赢得了36小时的宝贵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立刻决定调整报道方向,聚焦这位“预警第一人”,并第一时间进行新媒体报道。十几分钟不到,在前后方紧密配合下,制作出一条内容翔实的新媒体产品,不仅有前方记者提供的具体文字介绍和视频,后方新媒体编辑还设计制作了海报、长图、抖音视频,全网阅读量达到1342万,报道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两次发现独家新闻,与我们在防汛期间真正做到践行“四力”有着直接关系。没有用脚力走过长湖大堤,我们的心不会跟长湖水位紧紧拴在一起;没有发现淹没在近万字材料中的那短短一句话的眼力,我们不会拍出撇洪的独家新闻;没有勤于思考的脑力,我们不会中途调整采访选题,转向报道“预警第一人”;最后,我们还要用常写常新的笔力,将这些独家故事讲得更动听,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