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岁的邓贵宾,在江上开了20多年渡船,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但这一次他差点没能顺利靠岸。

8月11日凌晨,四川雅安市雨城区普降大暴雨,邓贵宾上船检查船舱,上游洪峰突然而至,固定船只的钢索被冲断,8吨重的铁船像脱缰的野马,在滚滚洪水中漂流,而下游有桥墩,还有水电站……

险情发生后,当地区、镇、村、组的四级救援力量到位,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由此开始,救援人员和村民在岸边挥舞着电筒光,成为黑夜中的一座“灯塔”,为江上的“孤舟”指路。

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是邓贵宾驾船顺利避开了桥墩,凭借着一束束电筒光,找到靠岸的地方,成功脱险……

简坝码头

靠岸的铁船,目前水位已退

1、求援

上船检查被困

“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邓贵宾是草坝镇九龙村的村民,他也是简坝码头渡船的船工。

8月12日下午,灰暗的天空依旧下着小雨,49岁的邓贵宾和妻子正在清淤,屋里的淤泥淹没过脚背,“你看嘛,房子都淹了一米多深。”

九龙村与草坝镇仅隔着一条青衣江。当地的村民说,如果开车去镇区要绕行10多公里,还要多花几倍的时间,因此,坐渡船成了这里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在邓贵宾的记忆中,渡船码头已经存在几十年,它不仅作为一种交通方式存在,更是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的载体。大约20多年前,他成了一名船工,每天都在码头渡村民过河。

“我们周边有六个村,这些村的人也经常来这里坐船。”邓贵宾说,每逢草坝镇的赶场天,是码头最闹的时候,每天一两百人坐渡船过江。

邓贵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前,村民坐一趟船过江只要1元钱,去年才涨到了2元钱,过江一趟只要六七分钟,“如果人少的时候,开一趟船还不够油钱。”

每年5月到10月,是青衣江的汛期。8月10日下午,邓贵宾收了船后,和往常一样将船停靠在码头,并用钢索固定,“晚上就开始下暴雨了,到了凌晨洪水就淹到屋子里面来了。”

当天凌晨4点过,邓贵宾接到村上的洪水预警,因担心船只固定的安全性,带着手机打着电筒来到码头,“那个时候,水位刚刚超警戒线,我就上船去检查船舱,没想到洪水涨得太快了。”

“我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眼前是一片汪洋,邓贵宾根本无法下船,于是拨通了村组干部的电话,请求帮助。

村组干部立即通过防汛值班电话进行汇报,请求救援。草坝镇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向雨城区防汛指挥部进行汇报。不到20分钟,来自区、镇、村、组的四级救援力量全部到位。

九龙村的村干部范勇平回忆,村里接到老邓的求助后,他们找来了一个橡皮艇,由于距离太远,加上洪水太急,多次想把他救上岸,但是都没能成功。“我们村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村里的老人说,上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洪水,还是在六十多年前。”

邓贵宾讲述当天的情况

2、遇险

洪峰冲走渡船

“我看到岸边一排手电筒的光,真的很感动”

然而,上游洪峰突至,固定船只的钢索被冲断,邓贵宾和船只一起被冲到渡口下方的江心中。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当时我觉得我完了。”眼看着8吨重的铁船像脱缰的野马,在滚滚洪水中漂流,邓贵宾心里有些害怕,“当时有些心慌,心感觉都要跳出来了一样。”

邓贵宾回忆,江上的洪水很急,铁船摇晃的厉害,从不晕船的他,感觉到头晕目眩,有时站立都困难,他穿了两件救生衣,心想万一翻船了,还有一丝生存的机会。

“到了现场后,我们发现救援难度特别大。”雨城区草坝镇政法委员王广宇说。

救援负责人拨通了邓贵宾的电话:“老邓,别慌,我们在,一定救你。”这让邓贵宾的情绪逐步稳定。

“我没有受伤,船只可以正常启动。”邓贵宾听着汹涌的波涛声,天空一声接一声的炸雷,看着漆黑雨夜中,岸边隐隐约约的手电筒光亮,心慢慢的静了下来。

“老邓,我们无法靠近你,只有靠你将船开到水流平缓的地方靠岸,你那边可以吗?”电话这头,救援人员初步拟定了一套救援方案,需要邓贵宾配合。

“没问题,我可以。你们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邓贵宾手握操纵杆回答。

这时,河流沿岸村民听说江心困了人,村民纷纷拿出家中的手电筒,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来到了下游的河岸,与救援人员一起打开手电筒,用一束束光为江心的“孤舟”指路。

“我看到岸边一排手电筒的光,真的很感动。”邓贵宾说,正是有了岸边的光亮,凭着对水域的熟悉以及多年的驾驶技术,他能大致判断船只的位置和离岸边的距离。

邓贵宾讲述当天的情况

邓贵宾和妻子

3、获救

驾船避开桥墩

3个小时惊心救援,他终于平安靠岸了

邓贵宾查看当天的通话记录

不过,最令邓贵宾担心的是,下游有在建的几个桥墩或电站,一旦撞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船上有两台发动机,平时开一台就够用,那天我把两台都开燃了。”邓贵宾回忆,他想把船只靠岸,但第一次尝试就失败了。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水流湍急加上岸边停靠条件差,邓贵宾一直没能找到机会停靠,他的心态有些崩溃。

“我们在电话这头听到邓贵宾说话语速变慢,语气有些颤抖,我们猜测,邓贵宾心态接近崩溃了。”草坝镇镇长廖袁兵说。

“老邓,你听听我们的声音,你看看岸边那些手电筒光,我们没有放弃你,你也不许放弃你自己。”廖袁兵声音有些嘶哑地对着电话那头吼道。

“是啊,不能放弃。”邓贵宾振作精神,小心驾驶着船只,成功避开了桥墩。这时,他发现天开始亮了,岸边情况看得更清楚了。

这时,邓贵宾的船只已经被水流冲到草坝镇徐山村,距离草坝码头大约有1.5公里远。“我找到停船地方了。”邓贵宾激动地对着电话这头喊,这里水流相对平缓。

“加油!”电话那头,救援人员鼓励着邓贵宾。电话这头,邓贵宾锤了一下胸口,为自己打气。

江上的船只,慢慢调整着方向,借着水流,向着河岸靠近。300米、100米、50米、5米……8月11日7:10,他驾船终于平安靠岸了!

江岸上等待的人们发出一阵欢呼,邓贵宾的眼泪瞬间涌出。“谢谢你们!”邓贵宾向一直陪伴着他,等待着他的人们深深鞠了一躬。

这场经历了近3小时惊心动魄的救援顺利结束。天亮了,邓贵宾终于安全回了家,他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妻子和母亲,“主要是怕她们担心。”

渡船被冲走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我还是听别人说的,一问他才告诉我,现在想起都后怕,人平安就好。”妻子姜洪兰说。

站在码头上眺望,下游不远处的一座大桥正在修建。“我们村都盼了几十年了。”村干部范勇平说,这是一座连接草坝镇和和龙片区的大桥,明年有望通车,那时渡船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邓贵宾对红星新闻记者说,只要码头和渡船还存在,会继续坚持做船工,“哪怕是有一个人坐船,我也要将船开下去,主要还是方便老百姓,不是为了挣多少钱。”

12日下午,青衣江洪水依然很大

胡月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蒋麟 摄影报道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