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一词有两种含义:1.向他人借用钱物;2.将钱物借给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贷是一种商业行为)

“借贷”的由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借贷”的由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周朝以前就有“借贷”,不过是一种救济行为,并没有放贷取利的史料记载;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借贷取息,但商业发展水平低,借贷取息的对象最初是谷物,若无法如期归还谷物,还可以服劳役抵债;直到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以货币为对象的借贷,即现在我们所说的高利贷,利息也逐渐升高。

《国语·晋语(八)》记载: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

这是记述晋国卿大夫栾书的儿子桓子把“放债取利”作为自己增殖财富的一种方法。

据《管子》记载,齐国西部谷物借贷的半年利率要翻上一倍。《周礼》有记载“听称责以傅别”,大意就是官员在审理借贷纠纷时要有凭据、证据,这个记载从侧面说明当时民间借贷已经初现。到战国时期,放贷取息这种民间借贷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贷是一种合作关系)

皇帝与“借贷”也有扯不清的关系

皇帝与“借贷”也有扯不清的关系

最早和“借贷”扯上关系的是大禹

当时人们的生产力低下,加之常年灾害,百姓备受饥荒之苦,许多百姓想活下去只能靠卖儿卖女来换粮食。于是,大禹就用钱币(骨币、玉币)来帮助这些受难的子民赎回儿女。尽管大禹并不需要百姓还钱,但这意味着在某种条件下使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成为可能,这种行为就叫“借”。

最早以“借”取利的国君,是齐桓公姜小白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关键还有管仲这样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辅佐,齐国推出了“农贷”这样的经济政策,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贷给贫困农民衣食钱财,用以维持他们的生活,使其能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夏收、秋收之后,农民再还本付息,国家取息增加收入,同时也解决了贫困农民的困难。这种农贷虽对农民有所盘剥,但其积极作用应给予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霸主齐桓公以“借”取利)

《管子·国蓄》记载:

"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春天赋与贫困农民钱粮,在夏天可以收回农民所织的缯帛;夏天贷给农民钱物,秋天又会收回粮食。这样农民能维持其正常的生产,国家也没有损失。

《管子·山国轨》记载:

桓公曰:"何谓四务?"管子对曰:"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夏,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秋,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冬,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无赀之家皆假之械器胜籝屑公衣。功已而归公衣,折券,故力出於民而用出於上。"

这是说,齐国统治者要把春、夏、秋、冬四时劳动者所用的东西都储存在国家的仓库中,待劳动者需要时假贷给劳动者。这些东西中包括械器、衣服等等。到用完后,再还给官府。国家机构所从事的这种借贷行为,有利于劳动者进行正常的生产,对国家也有利,因此是应当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学家管仲,靠借贷为国取利)

周赧王首开借高利贷的先河并被高利贷坑惨

周朝立国以后,实行分封制,将自己的兄弟、亲人和有功勋者全部分封为诸侯,以拱卫国都,确保政权的稳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越来越多,但他们与周天子的血脉关系却越来越远,周天子对他们的控制也越来越弱,渐渐失去了国家领导的实际权力。

周赧王是周朝的末代皇帝。当时,秦国通过变法成为西部霸主,而与秦国接壤的楚国感受到了秦国的威胁,便想联合其他国家把秦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楚王担心自己不能服众,于是来找周赧王,想让他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他对周赧王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中兴周室的好机会,并承诺给他许多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心勃勃的周赧王)

周赧王信以为真,同时也想体现一下自己周天子的威仪,于是同意了这次联盟。但是打仗需要钱,国库里没钱,怎么办?周赧王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国内的一些富商召集起来,说明情况向众人借钱,约定胜利后用战利品返还本息。周天子虽然已名存实亡,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这么多诸侯国联合在一起,许多商人都认为这一次秦国必败,于是纷纷押宝周天子。很快,一支有模有样的军队建立起来,粮草充足,兵强马壮。

周赧王雄心勃勃,只等着联军到来就即刻出发,丰饶的大秦唾手可得。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出发的消息,倒是等来了他的债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秦国在接到情报后,立即派人到几个诸侯国进行游说,几个诸侯国君经过一番权衡,都自私地认为发兵对自己没有好处,即便是胜利了,自己的人、财、物都要受到损耗,反倒便宜了他国坐收渔翁之利,于是纷纷退出,联盟不攻自破。这一下可把周赧王闪得不轻,没有得到楚王承诺的好处不说,借贷来的钱粮装备拿什么还?债主们天天到宫殿门口讨债,周赧王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躲到一处建在高台上的宫殿里不见人。时间久了,人们便把这高台称为债台,“债台高筑”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债台高筑的周赧王干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周赧王首开先河向他的臣民借钱,把高高在上的王变成了负有还钱义务的债务人,这在封建王朝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汉景帝刘启如数还上高利贷并让借贷者一夜暴富

公元前154年,西汉发生吴楚之乱,七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意在反对汉景帝推行的削藩政策。汉景帝决定平定叛乱,需要大量金钱补充军费,但是国库空虚,汉景帝于是向商人们借高利贷,但是商人们担心叛乱不能平息,所以都不肯借钱给他。只有一个叫无盐氏的人看准了汉景帝将有所作为,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赚钱机会,于是坐地起价。他和汉景帝说:别人都不借,这说明陛下获胜的几率很小,我出于忠君爱国,可以借给陛下,但是我担着倾家荡产甚至全家都搭上性命的危险,所以我要求十倍的利息。当时战局危急,汉景帝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结果,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出征平叛,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终于使吴楚之乱得到了平定。汉景帝很高兴,兑现了诺言,无盐氏如期收回本金和利息,一举成为长安巨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景帝文治武功,让“吃螃蟹的人“先富起来)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借不到钱而导致亡国

明末政府内忧外患,女真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张献忠养精蓄锐,加之旱灾、蝗灾和瘟疫,国库空虚。农民税赋严重,苦不堪言,真正有钱的地主阶级和官员相互勾结,自己不纳税,还贪污征缴上来的税款。崇祯无奈,只能放下脸面去和这些榨干国库的臣子们“借钱”。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臣都心照不宣,宁肯亡国也不肯借钱!这让崇祯很是羞愧自己做人做得太失败。于是动员自己的岳父带个头先捐十万,谁知老先生哭喊着说打死也没有这么多,崇祯只好降到两万,但岳父只肯捐一万。皇后私底下给了她爹五千两一并捐上,谁知老先生又私吞了两千,到崇祯手里时只有一万三千两。大臣们纷纷效仿,有的捐几十两,多的捐几百两。崇祯四处筹不到钱,战事每况愈下,最终在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帝内忧外患,因借不着钱极度怀疑人生)

清宣统帝溥仪为封建皇帝“借贷”画了一个句号

清末政府也是内外交困,八国联军、甲午海战、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一桩桩需要花钱的事件掏空了国库,已无法给日本赔款,进而甚至无法摆脱被革命推翻的结局。于是,光绪帝1894年以”息借商款“的名义向国内借款,1898年又第二次以“昭信股票”的名义向国内借款,随后上任的宣统帝于1911年第三次向国内借款,名为“爱国公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宣统帝剧照)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皇帝向臣民借钱的例子,只是这皇帝借钱借的更冠冕堂皇,更理所当然,最简单直白的例子就是“捐官”,又称“捐纳”,是从秦汉一直流行到满清灭亡的一种皇帝借款方式。

《史记》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

对于皇帝来说,荣誉、身份和官爵都是可以被无限创造出来的,没有成本,要多少有多少,即插即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是只借不还,不用担心有人上门催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捐官的文件)

道不尽的传统历史,言不尽的风物人情。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小鱼,解读历史但不歪曲历史,欢迎大家批评斧正。希望我们共同学习,在历史中徜徉,因历史而成长。欢迎交流,望高抬贵手,不吝点赞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