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胡同

【玩勿丧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托·H·麦尔博士的专长是中国古汉语,他把《庄子》翻译成了漂亮的英文,还跟着比尔·盖茨和马友一起到过中国新疆,为的是看那儿出土的几具木乃伊。

麦尔博士另一个爱好是研究中国的马,他发现中国中部的平原人比较晚(周、秦时期)才开始骑马,而当时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基本上早就生活在了马背上。

传统印象里,骑马的人都是有着络腮胡子、善于骑射的彪形大汉,所以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段时期,会认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农耕民族的威胁,即便到了唐朝,王昌龄还写下了:不教胡马度阴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局部)

考古学上的发现对这个观点有提供了佐证,比如,很少有证据显示商朝以前中国已经骑马拉车来打仗了,相反,当时拉车的可能是羊。

可那个时期,中国是有马的,只是在传统的农耕观念里,马是“野蛮民族”的象征,所以农耕民族一直不愿意对马产生依赖,甚至用长城将马隔绝在了塞外。

另一个证据是,中国的艺术品或者是出土文物中,马的旁边,大多站着一个外国人面孔的马倌,这个显露出中国不得不开始接受马,因为随着丝绸之路的往来货物的增多,马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便有了经济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朝以后,中国人终于意识到,经济上对外交流的意义,远远大于战争,这也就是中原人开始接受马的原因。

马匹以这种形式进入中国,终于带来了有趣反应,使得马和茶又产生了新的经济关系。

生意做大的中原人,需要一些商品来换取马匹,当时的马大多来自现在的伊朗和新疆地区,他们需要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商品就是茶。

实际上,在唐以及唐朝以前,因为马背民族喜欢喝茶的原因,中国就认为茶是野蛮人的饮料,甚至有不少文章将其和马尿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摹郭忠恕四猎骑图》(局部)

在更早的时期,茶在中国也是一种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有关于茶最早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见,作为中国史上的农业之神,神农对茶的定性是药用。

茶从药用到食用也有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到了唐代,“吃茶”一词才得以传播。而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因为都是食物的佐料,所以总体来看,茶是地位卑贱的东西。

有个证据是西晋、南北朝时,一批文人志士为了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开始用茶待客(那时候茶还被当成祭品),比如东晋陆纳,试图用茶果招待卫将军谢安,但被其侄子改成了丰盛的菜肴,陆纳甚至还打了侄子40大板。

所以古代中国,用一种眼里完全没有经济价值的商品,换来西域的宝马良驹,这是中国古代交口称赞的经商范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壁画》“唐·出使西域

这样的交易在那数百年的发展中,才使得茶借着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有了名气和在生活中的地位,终于,茶作为一种饮料在整个东亚以及中亚地区普及开来。

至此,茶叶方得法相出具,受到周边邻国争相求购。这么一来,交通工具中的马又成了历史的一个大配角。

随着古代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对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意思的是,在商朝就懂得如何阉割生猪的中原地区,数百年来并未有良种宝马的繁殖和饲养记载,所有中原人关于宝马良驹的产地印象,仍然是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于是为了扩大生意,就必须要进口更多的马,所以唐宋时期中原地区越来越多的丝绸和茶叶等商品被换成了马匹,但马并没有把辉煌的唐宋拉出历史的泥潭。相反,农业税一直不低的农耕民族,最终迎来了元朝——马背人民的统治。

唐宋的茶和茶文化,便开始随着那些僧人和典籍,飘扬过海远去东瀛。

而丝绸之路的商业性,在元以后逐渐减弱,被宗教、文化交流赋予了新的使命。

珂罗版 李公麟(北宋)《五马图》(请横屏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