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07,《秦汉史话》连载17,欢迎收看。

自平城之役以来,汉廷与匈奴的关系,表面上以和亲形式维系,却一直处于战和不定的状态中。文帝三年(前177)夏, 匈奴右贤王乘文帝新即位之机,大举入侵河套以南地区。

汉文帝针对匈奴破坏和亲,捕杀汉朝官吏和士兵,掠夺当地居民的财物和土地,发兵抗击匈奴的骚扰。

这是自实行和亲政策以来,汉廷首次以兵戎对付匈奴。汉文帝派丞相灌婴率8.5万车骑,在高奴 (今陕西延安北)迎击右贤王,又发中尉材官防守长安。文帝还亲自到甘泉(今陕西淳化)督战,结果右贤王兵败逃出塞外。

匈奴退回塞外后,冒顿单于即令右贤王西攻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一带),先后征服楼兰(今新疆罗布泊南)、乌孙(都城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阿克西拉克附近)、呼揭(今新疆北部及蒙古国西部一带)等26国。

01、陪嫁的中行说成为匈奴对汉智囊

文帝四年(前176),冒顿单于派人给汉文帝送来一封信,表示愿意跟汉朝恢复和亲。汉廷就战与和的问题进行过讨论,一方面当时匈奴新破月氏,士气方盛,形势对汉朝不利,一方面汉朝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以便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因此决定与匈奴恢复和亲。

文帝六年(前174),汉文帝派人前往匈奴,双方约为兄弟,还送给冒顿许多贵重物品。

过了不久,冒顿单于死了,子稽粥继立,这就是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初立,文帝将一位宗室公主嫁给他,还派宦者中行说为陪嫁大臣。中行说不愿意去匈奴,到了匈奴就投降了。从此中行说得宠于老上单于,经常为单于出谋划策,劝他进攻汉朝,掠夺汉朝的财富,匈奴与汉廷的关系日趋紧张。

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以14万骑攻入朝那、萧关(今宁夏固原东)一带,杀死北地都尉,掳掠大批人民和牲畜,烧毁安定郡的回中宫,甚至前锋到达雍县(今陕西凤翔)和甘泉 (今陕西淳化),威胁着汉朝都城的安全。

汉文帝派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调集10万骑兵,驻防长安以备匈奴。又派卢卿、魏遨、 周灶、张相如、董赤等人,发车骑进击匈奴,将匈奴赶出塞外。

从此,匈奴日益骄横,几乎年年骚扰边地,杀掠大量人民,云中及辽东两郡受害最为严重。

文帝后六年(前158)冬,匈奴各以三万骑兵侵入上郡和云中郡,杀掠大批人民,告警频频传至甘泉和长安,京师为之震动。汉朝派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今河北蔚县南),苏意屯句注(今山西代县西北),张武屯北地(郡治在今甘肃庆阳西北)。

在京城长安附近,也派重兵防守。周亚夫驻守细柳(在长安西北),刘礼驻守霸上(在长安东南),徐厉驻守棘门(在长安北)。

当时形势紧张,驻军戒备森严,随时准备应急。汉文帝到细柳慰劳将士,周亚夫甚至披甲持兵,说“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过了一个多月,汉廷大兵赶至边地,匈奴撤出塞外,汉兵也停止进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募民实边,有效遏制匈奴侵略

汉文帝在位期间,为了谋求安定的和平环境,对匈奴一直采取克制的态度。他继续执行汉初的和亲政策,避免大动干戈。然而23年来,匈奴虽然受益于和亲政策,但是却不信守和亲的盟约,仅大规模的骚扰就有三次,小的零星的侵袭则不计其数,不但边郡人民深受其害,而且汉廷仅辎重转输一项,就耗费很大。

当时太子家令晁错上书汉文帝,分析汉朝与匈奴双方在军事上各自的短长,指出匈奴是个擅长骑射的游牧部族,他们往来转徙无常,窥伺入侵之机灵活,一旦发现备塞之卒少,则随时可以入境掠杀。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边民势必绝望而降附匈奴,而发兵人数少无济于事,人数多则远县救兵刚到,匈奴人却早已逃跑了。

如果在边地驻扎防守,费用开支实在太大,不在边地驻守,匈奴人随时可以打进 来。这样年复一年下去,则国穷而民不得安宁。

于是,晁错提出在 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地人民迁徙边地,每个城邑移徙千户以上的居民,由官府发给农具、衣服、粮食,直到他们能自给为止。凡接受招募迁往边地的老百姓,有罪的可免其罪,无罪的可以拜爵,或者免除徭役。迁往边地的老百姓,能抵抗匈奴人的掠夺,夺回被匈奴人掠夺的财物,则由官府照价赏赐一半。这样,使远方无屯戍之苦,而塞下之民又可相保。

汉文帝采纳晁错的计策,便招募人民移徙塞下,收到了“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的效果。

不久,晁错在上《论贵粟疏》中,又提出使民以粟为赏罚的“贵粟之道”,规定凡入粟朝廷者可以拜爵,可以免罪。而入粟塞下者,也同样可以拜爵和免罪。

汉文帝再次采纳晁错的意见,令民入粟于边,还根据入粟的数量,规定了拜爵的不同等级。这对于抗击匈奴的骚扰、减省转输之苦,都有一定意义。

此外,文帝还在边地建立马苑36所,分布在北部及西部,用官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在民间,同样奖励老百姓养马,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

汉文帝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尤其是“募民实边”的办法,改变了单一轮换屯戍的制度,既有利于对边郡的开发,又大大加强了抗击匈奴的防御力量。这对景帝继续执行休养生息政策,解决内部诸侯王叛乱问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文帝死后,景帝对待匈奴,仍然实行和亲,并开放边地关市,对单于赠送财物一如既往。随着汉朝防御力量日益加强,匈奴对边地的军事骚扰也有所收敛。景帝在位16年间,匈奴入边次数大为减少,见于记载的仅有三次。

规模最大的一次,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六月,匈奴入雁门(郡治在今山西右玉南),攻至武泉(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又入上郡(郡治在今陕西榆林 南),抢掠汉朝的苑马。汉朝官兵奋起抗击,战死者达2000人之多。

除此之外,终景帝之世,匈奴没有更大规模的军事骚扰,只是小规模盗边而已。

总之,文景时期在对待匈奴的军事骚扰方面,并非只停留在单纯的消极退却,而是以积极加强防御力量为主,从而达到避免和减少战争的目的,为休养生息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景帝时期,由于边地紧张关系日趋缓和,汉廷对反抗中央的诸侯王势力,才得以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