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年以后,不知基金行业还能否回忆起2020年7月份的发行盛况。

资管风铃统计Wind数据发现,7月份的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高达2928.47亿元。

这一举超过了2015年5月,成为公募行业历史上权益类产品募集规模最大、募集速度最快的一个单月。

就在这个月,多达14只基金的募资额超过50亿元,多达20只产品募集计划仅用时不到一天就被哄抢一空,其中包括五只百亿级产品。

然而就在各家公募机构抢发产品的热潮还未冷却之时,权益基金的申报数据却出现了罕见的大幅下滑。

统计显示,截至8月11日,8月份以来的权益基金申报数量只有30只,这个数字不到7月份同期的三分之一;面对市场估值和交投的双双调整,公募机构对于抢发产品的执念,或将迎来一次悄然的降温。

1·新基躁动

7月以来,A股市场在火热的情绪中被一路推高。

Wind数据显示,7月1日以来沪深两市的31个交易日中,多28个交易日的合计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同样是这个月,创业板的平均滚动市盈率最高摸到了75倍,而沪指也一度突破3400点。

时间仿佛回到五年前,“牛市预期满满”的气氛正在整个市场中迅速传递。

投资者以他们对市场的巨大热情,造就了权益类公募产品,乃至整个公募市场新基募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单月。

7月6日凌晨零点整,汇添富发布的一份公告宣布,当天刚刚启动认购的汇添富中盘价值将于次日提前结束募集;当日中午,汇添富二度发布公告,进一步将结束结束募集时间提早到当天的下午1:00。

这意味着,汇添富中盘前后总共的募集时间只有13个小时。

由于汇添富中盘价值并未设定募集上限,因此管理人草草的提前喊停一度让市场费解。

后来证明,汇添富喊停的原因主要在于认购热情过于高涨——胡昕炜管理的这只产品,仅在7月6日当天上午就获得了接近700亿元的认购。

虽然募集时间不到一天,汇添富仍然无奈的以43%的配售比例,仅留住了其中的不到300亿元。

“由于发行前期(汇添富)已从相关认购渠道已经做了较多准备,因此在发行之初就获得了海量认购,但后来认购规模太大了,不得不设置上限。”一位接近汇添富的公募人士透露,“规模大对管理人确实是好事,但超预期的募集不易于基金经理的操作和策略实现,同时还容易引来监管的关注。”

然而,汇添富中盘价值的狂热发行,只是7月份公募基金发行盛况的一个预告。

两天后,王宗合挂帅的鹏华匠心精选发行首日募资296.91亿元;7月13日,饶晓鹏管理的华安聚优精选发行首日募资290.67亿元。

很快,大规模的新发基金在7月份变得不再稀缺。

Wind数据统计显示,7月份内共有14家公募机构的17只产品募资规模超过50亿元,其中8只产品规模达到百亿以上。

当月新发基金的另一画像是募集速度快。

在上述17只50亿元以上新发基金中,有11只产品在认购起始日当天就完成并结束了募集,而在7月份发行的全部83只权益产品中,多达20只产品由于“日内售罄”而采取了比例配售。

2·抢发热潮

狂热的发行浪潮里,一种“过期不候”的焦虑心态在公募行业普遍蔓延。

“很多公司都认为要趁这个时候多发产品,否则年底的基金规模座次就会发生位移。”北京一家公募机构销售人士坦言,“今年权益基金太火了,尤其是7月份以来的这轮行情,抓住这次机会,将有概率弯道超车,如果抓不住,头部的公司座次就有可能掉下来。”

在其看来,7月份的基金发行市场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之前如果已经攒下来产品批文的公司,比较受益于这一轮行情,因为等到行情来的时候现去申报,很可能产品批下来时机也错过了。”上述销售人士称,

资管风铃获悉,部分公募机构为了抢发产品,甚至提前了原定的发行计划。

“现在很多产品都是提前造势,提前筹备发行,而且还要和对手公司对标,领导也给了比较大的压力。”上海一家公募机构人士坦言,“过去好几年都没有这么忙的时候。”

公募抢发产品热情的象征不止于此。

资管风铃发现,多家公募机构在7月份内同时上演了“一发多”的盛况,即月内发行由同一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主动权益产品。

例如,南方基金的罗安安管理的“南方核心成长A”和“南方创新精选一年定期A”分别在7月13日和7月15日启动发行,时间相隔仅有2天;

无独有偶,汇添富基金的马翔所管理的“汇添富策略增长两年”和“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开”,分别在7月15日和7月24日启动发行;

7月23日、24日,富国两天内前后脚的发行了同为李元博管理的“富国创业板两年定开”和“富国创新趋势”。

事实上,单月内的“一发多”此前并非毫无先例,例如华夏蔡向阳、鹏华王宗合、博时王俊分别在今年3、4、6月份发行了两只主动权益产品,然而多家机构不约而同的在7月份刷出“一发多”现象,在公募发行历史上尚属罕见。

“同一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和产品数量显然是有一定的能力上限,因为一个月发行的两只产品,在投资策略、风格、流动性管理上肯定存在差异性,不然直接集合成一只产品发就好了。”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机构产品人士表示,“如果一名基金经理一个月内可以发行两只甚至两只以上的产品,一方面说明基金经理的能力比较多元,受到市场认可,但另方面也说明管理人短时间内扩充规模的诉求比较强。”

亦有从业人士透露,“一发多”现象的集中上演,与传统权益类产品发行计划与创业板、科创板等定开产品在发行时间上“撞车”有关。

“一方面是创业板即将迎来注册制改革,加上科创板一周年,两个交易所都在尽可能的吸引长期资金,这些定开产品发行的背后其实是交易所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市场行情非常好,公募也更愿意赶在这时候发产品,结果时间都碰在7月份了。”一位公募机构渠道人士坦言。

从月度数据来看,这一情况确实存在。资管风铃统计发现,7月份发行的定开类产品多达26只,合计募集482.11亿元。

但需注意的是,海量的新发基金规模,的确给一些基金经理的操作带来了难题,据资管风铃与多位基金经理交流后发现,不少基金经理并不认同当下公司及行业的“抢发动作”。

“现在发了这么多产品,募完如何有效配置都是问题,不可能光讲募集,不要业绩。”北京一家公募机构投资总监称,“但公司和股东层面肯定是希望在市场好的时候多发产品,做大规模有利于公司经营。

3·申报寒流

7月份的基金发行盛况在8月份得到了延续。

8月以来,中欧瑞丰、广发稳健优选、景顺长城、银华富利精选等多只产品再度接力上演了一日百亿、按比例配售的爆款盛象。

狂热尽头,往往会有严寒在静候。

在爆款基金层出不穷的同时,新基金的申报数量却正在起着变化。

据证监会的行政审批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当月以来新申报的权益基金数量只有30只。

相比之下,整个7月份被接收申报材料的权益类基金多达294只,与之相比,时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的8月份,至今的权益基金新申报数量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假定按照这一申报速度不变估算,8月份全月的新申报权益基金数量可能会少于100只,这不仅是从7月份的极热转冷,更是今年3月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即便是7月份同期(7月1日至11日),被接收材料的新报基金数量也仍然达到了可怕的119只之多。

这也意味着,8月份新申报的权益基金数量较上月同期下降超过7成,这种幅度的变化,恐怕已经不足以用“断崖式下降”来形容的了。

若进一步纵向对比,新发基金的申报降温是颇为明显的——哪怕是不温不火的5、6月份,当月1日至11日的新申报权益基金数量也分别达到了50只和41只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3月至8月份权益基金申报数据(只)

7月份的狂热当口,新发基金申报的快速转冷似乎无法只用A股市场加剧震荡调整来解释。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指向了侧袋机制新政对于基金合同的影响。

根据8月1日起执行的《侧袋机制指引》,新设立基金需要引入侧袋机制并在基金合同中体现,不少公募机构需要满足新规要求,跟进调整基金合同及申报材料,客观上导致了部分公募机构的新基发行安排出现了后延。

“侧袋机制目前还没有特别细的规定,估计未来协会会出,所以很多产品部门的人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合同和条款,所以行业内也在讨论,客观上影响了新发基金的申报。”北京一位公募产品人士坦言,

但另有接近监管层的公募人士分析,新发基金申报降温或与监管层的逆周期调解倾向不无关联。

“因为公募仍然采用了行政审批注册制,这就让监管部门在新发基金上有了一定的调节空间,实际上每次相关产品过热时,都会有一些调节动作出来,今年3月份的ETF减速就很明显。”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公募人士坦言。

“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权益类基金叫停或者放缓审批,也不会有人承认这种调控存在,但客观上监管者仍然可以通过窗口沟通的方式给申报新产品的公司提出更多要求,客观上仍然能够起到调节新发基金数量的作用。”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比如可以解释为根据现有规定从严审核、接收申报材料,显然也说得过去。”

新发基金申报环节的隐形调控并不令人意外,此前,监管部门已和部分有产品发行计划的公募机构就发行规模、时间安排等进行过沟通,13年前的6000点牛市时,证监会甚至还曾一度通过叫停新发基金来给市场降温。

诚然,基金发行“水闸”的忽急忽缓,也不能完全将责任归结为政策这只“闲不住的手”。

在权益基金申报乍冷还寒的上空,始终盘旋着一个公募市场长达20年无法化解的巨大悖论。

一方面,多数公募机构无法通过自身判断来有效影响基金投资者的行为,相反只能顺应市场冷暖冷热来安排发行节奏。

另一方面,市场转暖、新发基金越来越多入市后,本身会对市场估值和活跃度形成拉动作用,如此现象又会进一步激发公募机构的发行狂潮。

最后,唯一能够打破这种正循环的,要么是市场狂欢尽头的泡沫破灭,要么是一股突如其来的政策逆风。

“面对市场波动,一家公募机构如何权衡股东、管理层和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同时公募机构的市场行为是否应当,或者如何接受管理部门的逆周期调控,都不是太容易下结论的事。”上述投资总监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