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立红 孙靓 实习生 贾立源 济南报道

《以疫情防控为契机补齐乡村卫生短板》《村庄规划,好事要办好》《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研究》……从今年2月至今,周其森在《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了34篇科研成果、学术文章,“高产”的背后离不开山东出台的放宽高级专家延退限制政策,这让周其森能专心于学术研究。

周其森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多年,其研究报告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负责人的批示。今年5月,60岁的周其森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的发起人之一和方案的起草者,他还有诸多工作尚未完成。于是,周其森主动申请延迟退休。

此前,山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放宽了延退条件。“这项政策很好,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不必纠结退与不退的问题。”周其森说,自5月份完成延退手续至今,他和团队完成了十余项精品成果,他提出的实施思想强农工程的对策建议被列为全省重点工作,主持起草的《山东省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被全国30个省500个试点县市区借鉴使用。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山东走在了全国前列,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急需总结提炼。今年初,山东省设立了《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社会基础治理研究》和《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拓展研究》两个重大研究课题,均委托周其森团队完成。“我今年下半年的任务是,在对全省29个试点县市完成调研后,汇总山东两年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制作报告,完成系列述评。”周其森说,在做好总结、研究,提出问题和对策的基础上,他还将汇编一部学术著作,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理论空白。

烟台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杜振宁,属于“十强”产业领域医养健康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的复合型高级专家。自今年2月份办理延退手续以来,他在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国际合作、疫情防控和人大代表履职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高层次人才应有的作用,例如成功研发了非激素类植物生长促进剂,这对防治土壤污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完成“十四五”全国高等院校医药类规范化教材《生物化学》十二万字的撰写出版工作;联系洽谈与国际顶级肿瘤药研发机构展开教师进修、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提升烟台大学药学领域的科研水平。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放宽高级专家延退限制,在抓人才增量的同时,挖掘人才存量,发挥人才作用,作为新政策的关联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为这一做法点赞。”杜振宁说,他将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搭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继续贡献力量。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教授长期从事海洋监测技术与仪器装备的研究工作,延退期间,他带领团队先后突破浮标用传感器研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国家海洋浮标网建设与业务化运行;山东中医药大学田景振教授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将主编的《抗病毒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抗病毒中成药的研究与应用》两本专著电子版文稿在公众平台免费推出,为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技术支撑,他与瑞阳制药合作,对葛根汤颗粒进行二次开发研究,为中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年以来,山东已为107位高级专家办理了延退手续,他们集中在新旧动能转换 、“十强”产业、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领域,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服务八大发展战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要符合政策要求,身体状况允许,我愿意一直工作到65岁。”周其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