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玉梅

闻玉梅:中国文化是让我们可以为中国奉献一切的精神基础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认为,中国抗疫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阶段性胜利,党和国家的举国体制、医护卫生防疫人员的忘我投入、中国科技和企业力量的大力支撑、全国各行各业人民的无私奉献,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但是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发挥的作用同样是不能忽略的。
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迎难而上、为民解忧的基因,这种基因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等神话传说中就已经深埋。中国人从小在这些神话传说和传统典籍的浸润下,当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往往就会激发迎难而上的文化基因,98年抗洪、汶川地震、03年非典,都是这种文化基因的集中体现。
中国文化对危机的理解是危中有机,具有辩证的思维。在闻玉梅看来,正是机遇这种理解,我们在应对这次新冠疫情危机的同时,能够变危为机,比如健康科普得到了广泛开展,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更加充分,非接触型企业大大发展,医药卫生教育科研极大促进,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被重新建立。
另外,同舟共济的精神再一次发挥了作用。不仅仅是举国上下对武汉的支援,武汉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还包括中国抗疫经验、中国研究成果的全球分享等。
尽管中国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不过闻玉梅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居安思危思想,要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外疫情的动态,要注意毒种的变异和临床症状的多样性,疫苗的可及性与实用性,同时还要防范其他急性传染病。
闻玉梅指出,今后,中国需要着眼于堡垒式研究机构与新型体系的建立,同时加强科技的研究和转化。“我们中国的文化不仅仅是战胜疫情的武器,而且是建设中华的神器,它始终都在我们心中,是让我们可以为中国奉献一切的精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凡

吴凡:我们是如何消除外方专家的疑虑的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2月16号-24日,作为中方的专家参与了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组,在一开始,她明显能感觉到外国专家对中国抗疫策略和成效的种种疑虑和质疑。
“他们就会问,疫情真的这么快就初步控制住了?武汉这种千万级人口的城市真的能‘封城’吗,管用吗?其他省份感染人数那么少,是不是有弄虚作假?他们都不信,很疑惑。”
专家组先是在北京辗转各个医院,随后兵分两路,吴凡所在的一路前往的是四川。在四川,不仅是各级各类医院,专家组还看物资储备库,看社区。在社区门口,这些外国专家详细与居民和自愿者进行对话。回到车上,外国专家觉得四川的社区防控如此严格,是不可思议的,一定是样板小区。
吴凡和其他中方专家异口同声地对他们说,只要你们想看,我们可以在回去的路上随便看,你们说停在哪个小区就停在哪个小区。这样外方专家才相信了。
之后专家组前往广州和深圳考察复工复产的情况,当时正值春运返程,在这样巨大人口流动的情况下,不但实现了复工复产,而且疫情还得到了控制,这让外方专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然而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布鲁斯·阿尔沃德还是不死心,一定要去武汉看。
从武汉回来后,这一批外国专家在和他们讲话时,有个别专家讲到武汉人民,眼里已经是充满泪水。2月24日晚,专家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艾尔沃德发言一下冲上了热搜。
吴凡至今还记得艾尔沃德的两句话,一句是世界亏欠武汉人民,一句是如果他感染了,希望到中国治疗。
“没人让他讲,没人强迫他说,也没人提示他说。为什么他会说?他是发自肺腑的。他在这个行程当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必胜的信心,他还看到了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生命守护人民生命的医务人员,他看到了同心协力的普通百姓,他也感受到了武汉人民悲壮而伟大的牺牲。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考察组的外方专家赴武汉考察的时候,所有的医护人员,道口执守人员,居委会的干部、志愿者们,乃至患者本身都给他们以深深的感动,给了他们难以忘怀的深切感受和记忆,彻底消除了他们来时原有的那些偏见和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文宏

张文宏:我的专业要求我与大众不断沟通
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中国文化固然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前提是两大催化剂的存在。
“中国文化、中国人民很伟大,但是别的国家的文化和人民就不伟大吗?最后我们看到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原因在哪里?所有文化的力量,都需要有其他的催化剂作为支撑。”
在张文宏看来,首先是我们有坚强的核心。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无论是03年非典,还是这次新冠肺炎,每一次上一线他都感到非常恐惧,不仅是他,每一位医生也都恐惧,“但这个时候必须有人要上,谁先上?”
“在那一刹那,我没有力量随意指派谁去武汉,并不是说医务工作者就必须得去,我没有理由这么做。尽管在中国,医务人员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集体精神,但面临如此巨大的危险,我仍然很难使用集体主义去命令他们。但是党员不一样。”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他才说出了那段红遍网络的话。同样,到达武汉后,很多医疗支援队,各不统属,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党支部。这在张文宏看来,在谈中国文化的底色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第二个催化剂就是科技的力量。在2003年SARS肆虐期间,中国大陆还不具备鉴定这个病毒的能力,最后是中国香港团队鉴定出来,弄清了它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但是这次新冠肺炎我们只用了十天就完成了分离和测序,目前还没有比我们更快的,这是十七年来中国科技力量发展的展现。”
张文宏接地气的语言在普通民众中大受欢迎,比如他曾经呼吁大家待在家里,“闷”死病毒,这是因为四周期间,如果病毒找不到下一个传播者,就会死掉,“所以这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科学道理。”张文宏认为,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这些科学道理传播给大众,正是公共卫生的专业范畴。
“我在医院里,特别低调,平时都是靠着墙根走路。”但是张文宏觉得,自己从事传染病这个专业,是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如果失去了和大众的对话、沟通,这就不是公共卫生了。”他希望,他可以不再对大家发言的那天能够尽快到来,因为那意味着疫情彻底地过去。“但是只要大家还都带着口罩,我就会一直说下去。”
在三位专家的主题演讲之后,援鄂一线医生查琼芳和刘凯,分享了他们在武汉抗疫期间的所言所感,让现场的听众大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