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扶贫基地产业兴 脱贫致富劲头足

平远县多方合力推动扶贫基地产业落地开花,深化脱贫攻坚成果

“我从2014年开始种植葛根,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亩。”走进平远县八尺镇南塘村村民张英其的葛根地,张英其便迫不及待介绍起葛根的种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柘镇黄沙村的村民正在检查芥菜的晾晒情况。

在张英其看来,种植葛根是他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公司保价收购,我的收入也稳定,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得益于葛根的种植,张英其家庭年收入实现了从8000元到5万元的转变。

脱贫致富,产业是根本。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远县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励龙头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依托脐橙、南药、油茶、优质稻等龙头企业,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9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万元,比2015年末的0.35万元增长4.6倍。2020年上半年,全县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做好扶贫产业的壮大与发展,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平远县扶贫工作局局长张教东说。

强化龙头带动

联结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524户

早上7点,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的蔬菜地里迎来了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刻,工人们正在采收地里的新鲜蔬菜。经过装箱、称重、运送等程序后,蔬菜被运到县城,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盘活了村内的闲置土地,承包集体流转集约的300多亩土地,带动119户农户发展蔬菜瓜果连片种植和农电商产业,这是梅州可其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可其山”)在广州南沙派驻平远工作队帮助下建立的产业扶贫模式。

“我们的扶贫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种植,另一种是参与管理。”可其山总经理林豪江介绍,贫困户可以使用可其山提供的蔬菜种子,在自家土地上种植,蔬菜成熟后由可其山进行保价收购,也可以申请管理可其山的蔬菜基地,按蔬菜地的面积、产量来提成。

作为平远县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可其山利用其产品量大、需求量高的特点,为大柘镇黄沙村的贫困户提供了脱贫的重要渠道。

“约有10名贫困户参与到公司蔬菜种植,月平均收入约2000元,平时还可以做点散工,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林豪江介绍。

龙头企业是脱贫攻坚中的一股强大力量,如何用好这股力量带动众多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实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与收入稳定双向平衡,实现双赢是关键,也是难点。

平远县从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机制好、产品竞争力强、为农户提供系列服务、与农户利益关系稳定密切、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制定出台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励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一系列政策,扶植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平远县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产业园实施主体与农民之间的稳定高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产业发展摸式共35个,联结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362户(次)。

“像黄沙村村民姚美凤,她管理着公司约10亩土地,同时自己也种了一些蔬菜。按照每亩地100元的管理费,加上蔬菜的销售提成,她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林豪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柘镇黄沙村的村民正在检查芥菜的晾晒情况。

据统计,平远县共培育县级以上农、林(含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45个,其中县级9个、市级25个、省级10个、国家级1个。在此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惠及全县23家经营主体。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省定贫困村与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梅片树种植基地的项目落地,增强贫困村的‘自我造血’能力,丰富和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张教东表示,接下来,平远县将继续加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做好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发挥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贫减贫作用。

◎搭建产销平台◎

三年来实现消费扶贫达1570.3万元

两山夹峙,翠色入画。汽车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行驶,窗外是泗水镇文贵村的所在地。

深居大山,自然条件优越的文贵村,一直都有种植花生、三华李等农产品。然而,在过去,地处大山深处,却是文贵村发展的一道坎。

“村子地处大山中,交通不发达,村民们种植的农特产品即便质量再好,都难以走出去,卖个好价钱,群众越种越没有信心。”文贵村党支部书记龙仲达坦言,由于交通成本高,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村里贫困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

产销两头对接不顺畅,种多少心里没数,卖给谁心里没底,一度使得“扶贫产业”变成贫困户的脱贫“揪心事”。

得知文贵村的发展困境后,广州南沙区驻平远县扶贫工作队着力搭建消费扶贫平台,把文贵村的优质农产品和广州的市场联接起来。“单位有需要购买的,可以直接下单,快递到家,让他们也尝尝文贵村的农特产品。”文贵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永忠笑着说,搭好线铺好路,乡村农特产品不愁销路,目前文贵村已经积累不少回头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驻畲溪村第一书记何文锋正在询问贫困户罗远平产业帮扶情况。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文贵村成立了文贵村种养合作社,对贫困户种植的花生、三华李等农产品统一收购,经过简单的包装,发往广州。“除了贫困户,普通村民如果遇到农产品销售难题,也可以交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龙仲达说,合作社所产生的效益,将会拿出一部分用到扶贫之中,如为一般贫困户购买生产资料、为无劳动力贫困户购买慰问品等,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

文贵村的蝶变之路,是平远县搭建产销平台、实施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

平远县积极为贫困村搭建产销平台,先后出台了《平远县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消费扶贫工作的通知》,以消费扶贫促销扶贫产品,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们已与银行达成初步意见,在农行金融App内开一个窗口,上架平远的扶贫产品。”张教东说,平远县正与中国农业银行对接,为扶贫产品搭建销售平台。

在扶贫的过程中,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扶持对象,平远县同步拉动非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以购买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方式,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深入推动扶贫产品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五进”活动,把消费扶贫打造成产业扶贫的升级版,促进贫困村和其他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三年来平远建成了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90个村级电商驿站,实现消费扶贫达1570.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华清园、威大地、金宝树等企业在平远县委、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走进广东脱贫攻坚展、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开业暨广东东西部协作产品交易+展览会中,入驻广东扶贫梅州馆参展,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消费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激活内生动力◎

就业奖补共1659人次

烈日当空,空气中充满热气。东石镇汶水村的林学绪却干劲十足,戴着草帽在村口的牧草地里忙活。“现在光是种植牧草,我每年的收入就超过1万元。”林学绪说,这是他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今年67岁的林学绪,几年前因意外被火星溅到,导致一只眼睛失明。“眼睛没失明的时候,还能外出打工挣钱。现在看啥都不利索,加上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也不方便。”林学绪无奈地说。

闲聊中,林学绪给记者算了他的日常开支。“光是看我的眼睛,就花了4万多元,妻子一个月也要花费300元购买中药,支出大于收入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贫困户是扶贫联结带动的主角,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在建设好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平远县同步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加入龙头企业赚“薪金”,从事非农产业的贫困户土地流转赚“租金”,充分激活其内生动力。

在东石镇政府的帮助下,林学绪开始种植牧草。“我将土地租赁给梅州彧园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由他们提供种子,我对土地进行管理。”林学绪站在田地高处,看着自己的牧草地说。

牧草种植,是平远县特色农业之一,具有存活率高、管理方便、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金钱,收益稳定的特点。“平时我只需要按时给牧草地除草、浇水、施肥,公司按每日100元的工资标准给我结算工钱。牧草销售之后,公司按比例给我分红。这样一来,干活当然有动力。”林学绪说,自从参与牧草种植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妻子,生活也越来越自在。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对富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平远县出台《平远县新时期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操作细则》,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充分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产业发展项目,避免出现扶贫干部忙得“满头大汗”,贫困群众却在“一边看”的现象。

与此同时,平远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延伸扶贫产业链。“引进扶贫龙头企业或与扶贫龙头企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组织贫困户和广大农户大力发展扶贫产品种养和加工,全面推广扶贫产品种养和加工等实用技术,完善全产业链条。”张教东表示,全县先后引进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35个,联结带动524户有劳动力贫困群众增收。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县产业奖补共4656个项目,涉及金额770.4万元;就业奖补共1659人次,涉及金额374.29万元;实施光伏扶贫项目26个,帮扶558户贫困户实现资产收益。

记者观察

抓在点子上 扶出真效果

脱贫攻坚战其实也是一场持久战,越是到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在关键时刻守住脱贫成效,深化脱贫攻坚成果,需要的不仅是一鼓作气,还有三思而后定。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平远县紧扣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点,把龙头企业列入脱贫攻坚队伍中,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上来,找准发力点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车头带动,平远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等政策,既是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是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充实。

龙头企业带动,消费扶贫都把问题集中在贫困户如何脱贫,如何保证脱贫不返贫,切实抓住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形成合力扶出真效果。

火车跑得快,既要车头动力足,更要车身平稳。贫困户脱贫有动力,脱贫列车也就自然跑得快。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平远县充分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产业发展项目,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

平远县脱贫攻坚成绩单

●全县共培育县级以上农、林(含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5个,有26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其中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20家,实现镇镇都有主导产业、村村都有产业项目。

●2020年上半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8238.06元,其中有劳动力户人均收入8845.79元,无劳动力户人均收入6118.92元。

●2016年以来,全县产业奖补4656个项目,涉及金额770.4万元;就业奖补共1659人次,涉及金额374.29万元。

●2019年以来,平远县打造以脐橙、油茶、南药、灵芝、花生等为代表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共打造“一镇一业”2个,“一村一品”项目17个。

●全县先后引进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35个,联结带动524户(次)有劳动力贫困群众增收。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朱双玲 朱维佳 谢永亮

【摄影】朱维佳

【作者】 梁时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