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中俄东线等重大油气管道工程已大规模采用国产X80螺旋焊管,其服役长度超过5000公里,规模为世界之最,服役时间超过10年,至今未发生因钢管质量引起的灾难性事故,这与钢管质量控制息息相关。

X80螺旋焊管有严格的生产程序、质量控制和第三方监督检验,基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笔者介绍一起罕见的国产X80钢管螺旋焊缝裂纹缺陷,并通过缺陷成因分析,提出钢管质量控制建议,供业内参考。

1 缺陷概况

某在役输气管线内检测时发现了多处异常,开挖后经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确定,该管线某处螺旋焊缝存在内部裂纹型缺陷。为确保安全,业主对该处进行了断管换管作业。切割后通过管道内表面观察发现,该处确实存在长度约55mm的裂纹,如图1所示。含缺陷钢管为X80螺旋焊缝钢管,规格为Φ1219×18.4 mm,出厂前记录显示其各项指标合格,但存在2处补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X80螺旋焊管缺陷处内表面

2 承载能力试验

为检验含缺陷钢管承载能力,参考SY/T5992―2012《输送钢管静水压爆破试验方法》,对切取的管段进行水压爆破试验。水压试验管段(试样)全长9.99m,带有部分防腐层,裂纹距离管端3.15m,如图2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水压试验管段

2.1 试样检验

试验前对试样进行外观、壁厚、周长抽检,均满足要求。以缺陷为中心,在缺陷附近400×400mm范围内进行5×5点壁厚测试,结果也满足标准要求。对含缺陷处分别进行射线检测、相控阵检测、常规超声波检测等无损检测,相控阵和射线检测确定的外表面缺陷长度约为60mm,超声波检测确定其长度约为120mm,如图3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外表面长度

2.2 水压试验

试样在3.6MPa、7.2MPa、12.0MPa(设计压力)、13.2MPa(管道现场水压试验压力值)和16.0MPa(钢管出厂时的水压压力)标准静水压条件下分别保压900s、900s、1800s、900s和900s,未发生泄漏;继续加压至23.5MPa时,焊缝裂纹处泄漏,爆口内表面长度约为55mm、外表面长度约为16mm,泄漏缺陷处内外形貌如图4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泄漏缺陷处形貌图

3 断口分析

3.1 宏观分析

裂纹位于焊缝中心,其中内表面长度为55mm,外表面长度为16mm,缺陷最长为64mm。去掉本次水压试验造成的泄漏区,裂纹缺陷由内往外深度为15mm,只剩4mm壁厚,用于承受运行压力。如图5所示,裂纹缺陷细分为两部分,靠近内表面部分为焊接缺陷区,为螺旋焊缝焊接时形成,长度为55mm,最深约为7mm(图6红色实线部分);中间扇形部分为扩展区,长度为42mm,自身高度约为11mm(图5黑色虚线部分),可能由钢管生产时工厂水压试验或管道建设时现场水压试验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裂纹缺陷细分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断口内表面局部放大图示
(红色部分为钢管内减阻涂层)

如图6所示,断口的另一个明显特征是环氧树脂减阻剂已经进入了缺陷内部,证明该缺陷在钢管出厂前已经存在。

3.2 断口电镜分析

焊接缺陷区深度约为6.4mm,存在自由表面、最深为2mm,如图7所示,考虑为熔合不良。焊接缺陷区上部有断裂痕迹,且断面不平整,考虑为焊接热裂纹,即由于低熔点夹杂存在,导致夹杂凝固时被焊接拉应力拉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位于2mm深度处的自由表面图示

3.3 金相分析

如图8所示,在裂纹缺陷区域切取一个金相截面进行观察,与正常的螺旋焊缝金相低倍照片相比可知:裂纹处进行了补焊;根据补焊焊道情况,确认补焊为外补焊,但补焊深度没有达到内表面。结合断面上发现的内表面原始缺陷,说明补焊没有消除内表面焊接原始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金相分析对比

4 裂纹成因

根据工厂记录,该缺陷进行了补焊,补焊后射线检测合格。之后进行16MPa工厂水压试验合格,水压试验后超声检测、射线检测合格。

根据断口金相低倍形貌,证实该处确实进行了补焊,但补焊并没有消除螺旋焊缝内焊道缺陷。内表面焊接原始缺陷凹凸不平,符合焊接热裂纹特征,应为焊接时熔合不良导致,扇形区断口平整,无疲劳台阶,并存在明显收敛痕迹,考虑为工厂试压或者现场试压时一次扩展导致,且由于工厂水压压力值远大于现场水压压力值,故工厂水压扩展的可能性更高。由分析可知,水压试验后工厂的缺陷检测技术或质量控制程序的落实存在缺陷[7-9]。

5 结论及建议

(1)缺陷属于螺旋焊缝裂纹型缺陷,缺陷长为64mm,其中内表面长度为55mm,扩展深度达15mm。

(2)缺陷区域存在外补焊,但外补焊未能消除内表面原始焊接缺陷。

(3)原始焊接缺陷判断为熔合不良或焊接热裂纹引起,形成于工厂制管阶段。

(4)建议完善焊缝补焊标记方法、程序和控制措施;严格执行钢管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来源于管道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