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文房四宝优为突出。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体的精美艺术品,成为文人墨客争相收藏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砚痴”米芾。在《钱氏私志》里讲了这样一件趣事,宋徽宗赵佶听说米芾书法不错,便将他召进宫内,摆好玛瑙砚、李廷墨及玉镇纸笔等文房用具,让他书写。只见米芾卷起袍袖,落笔如云,转眼之间,“奇绝陛下”四个字已跃然纸上。皇上非常高兴,就将文房四宝一并赐给了他。

又一日宋徽宗与蔡京论书法,宋徽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米芾接过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珠玑,获得满堂喝彩。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向宋徽宗请求道:皇上,这砚您已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了吧……”

宋徽宗听后,哈哈大笑,随后便将这方珍贵的端砚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米芾捧着端砚,高兴万分,手舞足蹈,“余墨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宋徽宗见状,对蔡京说:“癫名不虚传也。”米芾的“癫态”显示出他对端砚的无比钟爱之情。

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

名砚比一般的砚要材质来得好,价格总是比一般的砚来得高。另外,砚台的雕刻工艺,也是决定砚台收藏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此外,砚台的造型品相、雕工,也是一个价值的重要参考点,一般来说,方型、圆型的砚台要比品相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

砚台上往往雕刻龙、蝙蝠、葫芦等,在清代,有五爪龙,皇帝专用。有四爪龙,王爵专用,不过当时把四爪龙叫蟒。民间在整个清代都可以用有龙纹的东西,但一般没有爪,或者只有1,2个爪。雕刻蝙蝠和葫芦,取谐音“福”、“禄”之意,有的雕刻有寿星,取“寿”之意。

下面这方井阑砚就是有“铭”砚,这方砚有着与纪晓岚题铭的《井阑砚铭》“惟井及泉,挹焉弗竭。惟勤以浚之,弥甘以洌。”同题叙述相同,砚石名字“井阑”也相同,但龙为四爪。铭文中井阑:即是井边栏干。文献记载:“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都是在泉眼边凿井。挹:舀取井水。勤以浚之:浚:疏浚,指挖井下淤泥。弥甘以洌:文献记载:“水清曰洌井。”此铭文大意是,即使取之不竭的源泉,也需要不断清理、保护,方可持续利用之。这方砚很奇,奇就奇在与《井阑砚》题铭皆在嘉庆年间。前者是嘉庆癸亥年,即1803年;后者是嘉庆甲子年,即1804年。二者只差一年。后者著有端溪紫玉字样,可见这方砚台的珍贵程度,且雕工极尽精美,是一方值得珍视的砚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两方砚题铭一模一样,只有题铭日期和题铭人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