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经常听人讲起“学生思维”,但一直没有细想过。

直到和同事一起吃饭,聊起过去的好友,同事立刻变得忿忿不平起来,吐槽道:“他在校时候成绩明明不如我,凭什么现在却过得不如他。”

这让我突然感觉到,学生思维在职场当中确确实实地存在。

其实,不仅是职场新人,就连不少在社会滚爬多年的“职场老鸟”都仍未完全从“学生思维”中转变过来,在周而复始的抱怨情绪当中错失掉升职、加薪、跳槽的机会。

但学校和社会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当我们从学生变成职场人,却仍然延用从前一贯的方式来对人、处事的话,很容易让我们的职场之路举步维艰、事倍功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哪些典型的不适用于职场“学生思维”?

在职场上,学生思维的表现很多,典型而论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绝对公平型”思维

校园作为一个单一维度的竞争环境,讲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是一种「一元思维」:“因为A所以B”,只要我做了什么就一定会收获什么。

而职场则是多维度的,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岗位不同,其次大家进入公司的时间不一样,职业规划也不尽相同。因而职场的竞争套路繁多,实现脱颖而出除了要际遇,还要看综合能力的高与低,而不是单纯的某个点。

因此,类似于 “凭什么我做的比他多,工资没他高?”“我比他能力强,为什么不是我升职?”“我在这次项目中明明出力最多,为什么奖金比他少?”等思考方式,都是典型的学生思维。

小孩子才分对错的辩题,成年人只看利益权重的事实题。总是要追求绝对的“公平”,成长就会放慢脚步。

2. “考试型”思维

罗振宇曾在节目中说:很多中国学生进入职场时,依然有很强烈的考试思维,把上司给的每一个工作任务都当作一个考核,要交出成绩单。

我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这样一种心理:对于领导所作出的工作安排,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小小的数据统计,要一遍遍重新核对;开展的市场调查,可以整理成一篇论文。

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工作堆积,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

同时,在百般纠结的状态下,一度拒绝掉领导给下的活动策划的机会,原因是认为自己还未掌握好“企划”这门技能,担心给出的答卷不合格,最后白白将锻炼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但其实,工作不是考试,许多时候,在反复打磨中不断磨炼自己的能力,通过同事与上下级的沟通,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这一过程比结果本身更重要。

3. “闭门造车”思维

学生时代,所有的学业准备、考试复习,都是通过一个人的努力去完成,但职场却不行。特别是大公司,各部门权利分散,职责分明。这个时候,学会借力与合作,往往比闭门造车,单打独斗更有效率。

事实上,在职场当中见过太多因怯于与领导沟通,与同事交流,一个人闷头忙得焦头烂额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最后却发现,只需要开口询问就能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大量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习惯性“闭门造车”,也是众多职场新人的最大短板。

要知道,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分配,共同完成团队目标。不会借力,不善沟通,最后只能是自讨苦吃。

4. “等安排”思维

工作当中,没少听到职场新人抱怨没人教自己,或是领导安排工作不及时,总是搞得匆匆忙忙。

这样说大多数新人常会有的一种致命性的学生思维,即“等安排”。

事实上,在学校,上什么课,做什么作业都会有人负责安排,你只需完成就行。但进入职场后,外在约束减少,上司不会每时每刻关注你在做什么,同事也不会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好一份工作。

如果总是等待着上级或者组织的任务安排,自己负责的工作,领导不过问就不主动推进,同事不教便不去讨教,固守被动接受的思维,只会拖累自己和团队,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如何破除职场“学生思维”?

1、停止抱怨,积极适应职场环境

《原则》中说:进化最大的障碍就是 ego(自我)。

越是注重自我的人,对可能打破自我的事情就越加敏感。但公司作为一个团队,所追求的是一个共同的工作成果。

比如说,为什么老板不选工作能力更强的自己领导团队,这背后的原因可以是相当多重,而绝非工作能力这一项作为硬性指标,还要考虑外在情境以及自身与平台的兼容程度。

因此,要想实现职场突破,首先要放下过多的个人情绪,积极适应环境,多从团队的视角进行大局上的考量,不因单次的受挫,而直接否定掉自己。

2、明确目标,以结果为导向

一份工作努力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劳动量的积累

处理工作前,首先要学会设定工作目标,并按照任务的紧急、重要程度,做好优先排序。弄清楚哪些工作只需完成便可,优先将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负责的事务性工作越多,个人努力的作用越有限,要学会协调沟通各种资源,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谋求未来的进一步提升。

3、逆向管理,练就全局意识

工作想要卓有成效,团队的充分配合是关键。

因此,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你与领导是组织分工与贯彻实施的关系,与同事的则更多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没人有任何义务去督促你,指导你。

公司与团队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主动且高效完成工作的员工。因而,主动管理自己的事业,化被动为主动是关键。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问题反馈,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同时,尽可能地多接触团队里的其他的成员,去了解你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观察整个团队的运作过程。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全局意识,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

十年寒窗,长时间的校园经历,教会了我们许多的知识,也教给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平心而论,“学生思维”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无法匹配多维且复杂的职场环境,助力我们实现迅速成长。只有真正接受身份的转变,才是一个职场人成长的第一步。

最后,希望你我都能尽快的摆脱这些学生思维,用一个职场人应有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工作,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知微见著,形成良好的职场思维,实现职场迁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