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完没了的雨中,小域成功总结出了一套生存经验:

无论出门时有没有太阳,也别管天气预报怎么报,雨伞、雨衣、雨鞋这雨天三件套,都得随身携带至少两样,不然很可能被淋在半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淋雨,小域不得不感慨一下。

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避雨这事,好像变化不大。至少雨伞、雨衣雨鞋这三大神器,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广泛应用了。

伞的起源和诞生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伞的形制,应该是秦始皇陵铜车马上那柄圆形铜伞。不过这把伞最主要的作用不是挡雨,而是遮阳、防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

大概在魏晋时期,伞成为帝王和贵族出巡时一种必不可少的仪仗, 称为“华盖”“伞盖”。

这种仪仗用伞,伞面都用绫罗绸缎制成,统称罗伞。根据使用者的级别,大小、色彩各不相同,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出警图》中出现的华盖

一直到这里,伞都还没成为正儿八经的挡雨用具。

转折发生在隋唐时期。

造纸术虽然早已诞生,但造纸业却是在隋唐时期才真正兴盛起来的,尤其唐朝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了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此,纸的产量上去了,成本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十二时辰》中就有造竹纸的剧情

工匠们在纸上涂上桐油,使之防水防潮、经久耐用,用这种造价更低的原料取代绫罗绸缎,制成了经典款雨伞——油纸伞。

此后伞在民间才真正广泛使用起来。

宋代制伞业极其发达,不仅有随身携带的雨伞,还有摆摊时用到的大型遮阳伞,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一共出现了42把伞,可见当时伞的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虽然伞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这并不代表着大家能够随心所欲的用伞。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伞也是身份尊卑的一种象征,从用料、色彩、到尺寸都有着严格的使用规则。例如清代就明确规定,平民百姓不得使用丝绸制成的罗伞,只能用油纸伞。

而绝大多数油纸伞,远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么唯美精致,都是是朴素而宽大的实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胤禛耕织图》 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老照片

雨伞虽好,但用起来费手,对于需要在雨天里进行劳动的人来说就有点不实用。

不过没关系,我们聪明的老祖宗早就发明了可以解放双手的雨衣。

1、雨衣1.0版本

中国出现最早、使用范围最广的雨衣,叫“袯襫”(bó shì),也就是蓑衣,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

蓑衣一般都是两件套,上面是一件短斗篷,下面一件类似裙子,为了方便劳动,手部没有特别遮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蓑衣的材料多种多样,如莎草、蓑草、棕丝棕皮、蒲葵叶、油葵叶等等,只要是表皮光滑,防水性能强的植物,都会被当地人采来制作成蓑衣。

不过蓑衣这种东西没有帽子,所以一般都要和另一种雨具——斗笠配套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代十国 佚名 《雪渔图》

斗笠的历史和蓑衣一样久远,也是用竹子、棕丝棕皮、蒲葵等各种植物编织而成,和蓑衣属于天生一对。

稍微有点不同的是,斗笠是晴雨两用帽,既能遮避风雨,也能防烈日酷暑。

看看这使用场景,什么人无论风雨酷暑都需要外出呢?当然是下层劳动人民,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明确记载着:“笠,乃贱者御雨之具”。

而蓑衣+斗笠,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标配,尤其是农夫、渔夫、船夫,其形象基本可以和蓑衣、斗笠画上等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戴进 《风雨归舟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 梁楷《归渔图》

2、雨衣2.0版本

蓑衣虽然不耽误干活,但又难看又笨重,有钱人肯定是不屑穿的,那有钱人穿什么呢?

在柔软轻薄的丝绸上涂上一层桐油,就是防雨效果超群的“油布”,用这样的油布做成的“油衣”,既能防雨,又没有蓑衣的笨重,是贵族们雨天出行的不二之选。

东汉月令类农书《四民月令》中有“以竿挂油衣”的记载,可见油衣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北宋皇家甚至设有专门的“油衣作”。

清代时,制作雨衣的材料更为多样化,除了油布、油绸外,还出现了进口材料——羽纱。不过羽纱属于制作雨衣的高级材料,一般人都用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水波纹羽纱单雨衣 故宫博物院藏

蓑衣配斗笠,这些同样没有帽子的高级雨衣也有配套设备——雨冠,根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雨冠同样由油绸、羽纱制作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钦定大清会典》中的雨冠样式

清代的防雨服装非常丰富,除了上面提到的雨衣、雨冠,还有一种“雨裳”。

在汉语体系中,衣是上衣,裳是下衣,所以雨裳=专门保护下半身的雨衣,从皇帝到百姓都能穿,以颜色区别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钦定大清会典》中的雨裳样式

在没有柏油马路,到处都是潮湿泥泞土路的古代,雨鞋的作用比今天更重要。

从历史记载来看,古代的雨鞋五花八门,不过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木屐

中国人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穿木屐,不过不同于日本的是,我们的木屐在宋代以后基本都被用作雨鞋,叫做“泥屐”。

这种充当雨鞋的木屐,鞋底有前后两个齿,鞋面只有半个,一般都做的比较宽大,方便在不脱鞋的情况下套穿,功能相当于鞋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朝博物馆展出的“分体木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曾鲸(款) 《苏文忠公笠屐图》

2、油靴

有油纸伞、油衣,肯定也少不了油靴。

油靴靴面通常用细绢制作,外面涂上桐油或蜡用来防水,鞋底有时还会钉上铁钉来达到防滑的目的。

油靴分有筒和无筒两种款式,有筒称为“油靴”,无筒称“油鞋”。

3、钉鞋

钉鞋也叫铁屐,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的一种雨鞋,一般套在常鞋之外,不单独穿着。

从名字不难看出,铁屐属于木屐的2.0版本,鞋面刷桐油,鞋底在原来的木齿上钉铁钉以增加摩擦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钉鞋

严格来讲,草鞋其实不算雨鞋,脚该湿还得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草鞋成本低又透气,湿了也不心疼、不捂脚,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凉拖,穿上之后难免产生一种无所畏惧的错觉,哪里有水踩哪里。

穿着雨衣、草鞋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曾经放话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豪气和心境,穿橡胶雨靴的人怕是体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