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侗寨脱贫致富的语言助推器

——记黔东南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

特约记者 阳书新

只听说用资金、财物、项目扶贫的,从未听过用民族语言也能扶贫。然而,在黔东南就有一个团队,专门把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法律法规、政府的惠民政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用苗族侗族的民族语言译制成生产力,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群体,他们就是黔东南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总人口450多万,聚居着苗、侗、水、布衣、仡佬、汉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1%,其中苗族18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1%,占全国苗族人口的31%,侗族142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1%,占全国侗族人口的48%,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总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数民族人口多,讲本民族语言的人就多。为了让少数民族看懂电影、看好电影,看懂科学教育影片,学技术懂技术,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成立了黔东南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35年来,中心译制了700多部优秀民族语电影,共放映10万余场,观众一千多万人次。译制的民族语电影深受少数民族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东南是一山有四寨,十里不同音,同一民族的语言千差万别,甚至有的不能相互对话。电影译制不是简单的把普通话翻译成苗语侗话。要在译制中加上声音演技,喜怒哀乐恐悲泣都得有,才能成为上等的民语电影。译制师们虽然已经是苗语侗话的专家了,但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听到更接近自己的语言,译制师们深入苗村侗寨,向村民学习民族方言,积极钻研民族语,学习苗、侗文字文化和表演艺术,千方百计与原片靠拢,还原本来声音色彩和风格,“以声传情、以声夺人”,将方言和标准民族语言融会贯通,使观众看了译制电影更亲切。身临其境,享受文化艺术及科教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随着企业的改制,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所有职工全员下岗,每人每月只能领取200元的生活补贴。在设备老化、房屋陈旧、没有工资,没有经费的艰难时期,译制中心的人员仍然初心不改,凭着对电影译制事业的热爱,只要有口饭吃,每天都到破烂的办公室,守着陈旧的设备,用旧机子干新鲜事,将译制工作坚持下来。译制中心译制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专题讲座课件23部,利用苗语、侗语、彝语、布依语、水语等六种语言译制宣讲提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水语、布衣语、苗语、彝语为贵州省和广东省的12个县涂磁录音故事片、科教片38部,译制中心配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协译制“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科教片24部,为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地译制课件200多部,时长672分。此外,还为黔东南州人民广播电台“苗语新闻”制作苗语新闻300多期,播出3万多条次。译制中心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省州市等新闻媒体报道80多次。多年来,黔东南州民族语影片译制中心译制的影视作品获得各种荣誉:译制的苗语、侗语故事片、科教片《武当》《取长补短》《一个都不能少》《男妇女主任》《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水果套装栽培》《建国大业》等18部影片,分别荣获国家民委、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协会、中国声音委员会颁发的“骏马奖”、“腾龙奖”“苗语译制奖”、“少数民族语优秀译制奖”、“综合技术奖”、“最佳综合技术奖”、“优秀技术奖”等26次。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