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拜读了三联生活周刊的《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一文,非常好的文章, 我反反复复读了3遍,意犹未尽。该篇文章采访了很多重磅级人物,他们的观点真实、深刻,一语点醒梦中人,对家庭环境下的语文启蒙,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聊下这篇文章,一直也没想好角度,既然我认为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点是专家们的观点,那么本文索性就分享并摘抄下前辈们的观点吧,具体如下:

一、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杂志《收获》编辑部主任叶开的观点:

  1. 关于语文课的培养方向

    语文课培养的是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各种重要能力。作为学习水平综合呈现的作文,不能简单拆解成套路。无论考试作文,还是一篇好文章,标准并无差别,“真情实感,准确自然”,叶开说。

  2. 关于语文的定位:

    叶开说:“语文教育应该根植于母语传统,融通文史哲,广泛学习中外各时期的经典作品。这些用来丰富文化的养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已持续的学习能力来丰厚生命,面向未来,迎接整个世界的新挑战。”

  3. 关于读书的方法论:

    叶开也总结了一套读书方法,或者说信息检索的方法教给学生:一本书,一个作家,一个时代。他说,首先要找一本特别喜欢的书,好好地读。如果特别喜欢,要多读几遍。把跟这本书相关的资料都找来读,充分掌握周边信息。然后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把这个作者写过的其他作品尽量找来读,越多越好。有感而发,可以写读后感。第三步,熟悉这个作家所处的时代。比如《红楼梦》特别像明末的景象,小说里很多细节对研究那个时代的生活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北京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的观点

  1. 母语学习包容度大,“语文核心素养”听起来很全面,但给人感觉没有抓手。其实,千头万绪最后抽象成两个思维动作:检索和加工。王大绩说检索和加工能解决一切语文问题,包括高考。

  2. 检索能力的培养,要靠大量阅读。阅读有太多高尚的意义。文化历经千年的战火动荡仍能绵绵不绝,依靠的是典籍承载和文化读书人的薪火相传。

  3. 母语学习的另外一个思维动作,是加工,常见的形式的写作。写作本来是很好的思维、表达训练,及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的工具。王大绩反对套路作文、功利化写作。写作,是思维和情感的操练,不应该功利化、模式化、套路化。

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的观点

  1. 语文是母语,母语学习一般不会出现语法差错,可能很多语法越弄越让人不会说话了。语文要求随文学习,把语感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 2017年,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对语文定位变得集中和具体化,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包括语言结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部分。大家都从个人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设定核心素养,这是世界性潮流。

  3. 提高语文素养没有速成办法,它需要长期的熏染、积累、习得,必须大量读书。从《千字文》《增广贤文》《大学》《中庸》《左传》等,一路读下来,似懂非懂,慢慢就读得熟了,从不懂到懂,文字过关了,写作也过关了。这种方法是浸润式的学习,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文化的感觉有了,语言的感觉也有了。

  4. 教育的两级分化,简单讲就是从小玩手机游戏和从小养成读书习惯,是这两类人的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文章也讨论了下什么才是好的语文老师?

北师大附中高三老师连中国提到:

大家了解学外语有语言环境学得好,语文也需要。语文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人文修养、老师的语文品质,我说它要雅俗共赏、要讲究、要营造出语言环境。

语文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天天浸润在里面,学生才会有敏锐度。

语文课应该是一个辽阔的课堂,语文老师还应该为学生埋下读书的种子。

总之,语文不仅仅是一个文科科目,它给人未来的发展,提供养分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