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讯(记者 霍营) “感谢哈市一院‘爱心驿站’的志愿者们,让我在生完宝宝后第一时间吃上了热乎乎的月子餐。”不久前,怀孕的小丽(化名)突然胎膜早破急诊入院,因为匆忙,走的时候吃的用的都没带。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志愿者们在她分娩后第一时间送来热乎乎的“月子餐”,让她直呼感动。

记者了解到,自疫情以来医院住院病区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哈市一院组建的志愿服务队“爱心驿站”,从2月26日至今,每天为患者和陪护家属运送餐食和日用品,平均每天达1.2吨以上,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产孕妇吃上了热乎乎的“月子餐”

在距离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时,小丽突然胎膜早破,她和爱人第一时间赶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由于情况紧急,只能先尽快办理住院准备生产,大人和孩子的衣物用品几乎都来不及带。当小丽的家属拎着大包小包赶到医院时,早已经过了送餐的规定时间,在门口急得团团转。

就在这时,已经完成了当天送餐任务的哈市一院医工部的志愿者,在得知小丽的这一情况后二话没说,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将小丽的住院物品和餐食全部送到病房。“当我生完宝宝回到病房后,第一时间吃上了热乎乎的月子餐,那一刻心里真的特别温暖。”小丽说,住院期间,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把物品和餐食送到病房门口,“听护士说之前天冷的时候,志愿者们怕等的时间长了饭菜会凉,他们宁愿自己多跑几趟,只为把热乎乎的饭菜交到孕产妇手上,听完我的心里真是满满的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为住院患者和陪护运送物品

志愿服务工作 从2月份持续至今

小丽的住院经历只是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自疫情以来住院病区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禁止探视、快递、外卖人员进入。为解除患者后顾之忧,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哈市一院组建了由机关行政后勤等职能科室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爱心驿站”,为在医院治疗的患者和陪护家属运送餐食和日用品。

从2月26日至7月底的150多天里,哈市一院应急组织爱心防疫志愿者,抽调院职能科室430名职工参加,每日12名志愿者,累计1854人次,每天早七晚五往返于内一、二病区,外科楼病区和特诊病房病区四个楼群,每日服务时长5.5小时以上。每日运送餐食、物品平均达1.2吨以上;服务住院患者累计6000余人次,累计送餐食、物品、急救药品共36万余件。

哈市一院医工部负责人王影告诉记者,志愿者服务队中,有人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但仍然坚持服务。夏天天气很热,送上几车东西衣服就湿透了,脱下来的手套都能倒出水来,那一幕看得人都想流泪。进入7月中旬,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志愿者们终于得以喘口气,由每天三次改为每天中午运送一次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们将送来的餐食进行分拣

患者出院前 向志愿者亲自道谢

分拣、钉标签、运送、消毒……志愿服务工作复杂而又琐碎,不但要细心耐心,体力消耗也非常大,有的志愿者都累出了腱鞘炎,仍咬牙坚持。手上带着护腕但仍在忙着分拣运送物品的医工部安祈告诉记者,医院不让送酒,但也有家属把白酒、啤酒藏入袋内企图蒙混过关。遇到这种情况,医工部的志愿者们费劲口舌,婉言劝阻。家属送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有送麻辣烫、骨头汤、冰淇淋的,还有送豆油的……只要不是违禁品,志愿者都是尽最大努力满足。

让安祈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患者因为突发急病住院,单位有一个报表着急提交,资料都在他的电脑里。后来,家人把电脑主机和显示屏都送到医院,志愿者们做好消毒工作将电脑送到病房,患者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刚住院时,有些患者和家属对志愿服务工作不理解,但出院时不少人特意来到爱心驿站向志愿者们道谢,“之前不知道你们工作这么辛苦,这段时间感谢有你们的陪伴”,一位患者说。

来源:龙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