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称呼叫老兵,他们在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在战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洒热血,铸就了一曲曲青春赞歌。致敬英雄老兵!趟过七十多年的岁月长河,他们的曾孙子也将戴着鲜艳的大红花,踏上梦想的征程,传递这生生不息的参军爱国情。
人物档案
曾祖父黄锡富,1909年出生,1943年入伍,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三营八连,战士。1946年8月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外曾祖父,包思礼,1906年出生,1938年入伍,东南警卫团特务连机枪排,排长。参加如东、启东曹家镇,崇明陈家镇,久灵镇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腿部及肋骨受伤,二等乙级伤残;曾孙子倪敬尧,1998年10月出生于启东市汇龙镇,2020年6月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科毕业,2020年9月应征入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祖父黄锡富:裹着棉被冲向碉堡的英雄
倪敬尧听说曾祖父黄锡富的故事是通过奶奶黄亚萍,曾祖父黄锡富,任职于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三营八连,1946年8月,解放战争,在海安与国民党部队交战,伤亡惨重之时,太爷爷作为排级干部身先士卒裹着棉被冲向了碉堡,壮烈牺牲,埋葬于志良公社庙店村大队公墓。儿时的倪敬尧听到这个故事时,太爷爷的气势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是何等的壮阔,是何等的勇气,是何等的决心!从那时起参军入伍就牢牢占据倪敬尧的心头,成为军人成为了他的梦想,为祖国为家人挥洒热血成为了他的信仰。
外曾祖父包思礼:身经数战的铁血英雄
倪敬尧很小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幼年的倪敬尧看着满墙烈士名字,听着老师诉说先辈们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望着陪伴先烈们共同战斗的武器与用品,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又一幕画面,似乎回到了外公口中太爷爷经历的那些残酷战场,顿感热血沸腾。
倪敬尧的外曾祖父包思礼出生于南阳村四大队二十队,1906年出生,1938年入伍,东南警卫团特务连机枪排,排长。参加如东、启东曹家镇,崇明陈家镇,久灵镇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腿部及肋骨受伤,二等乙级伤残后退伍。虽然只能从外公口中了解太爷爷的风采,但丝毫不影响倪敬尧对太爷爷的崇拜。
在那样的年代,外曾祖父包思礼以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强大炮火和密集弹雨,为保家卫国,赴汤蹈火、无所畏惧。先辈的英勇,足以让后辈永志不忘。
倪敬尧:大学毕业去当兵,踏上太爷爷们的从军足迹
从幼年听闻太爷爷的事迹起,参军最光荣的朴素情怀在倪敬尧的心中扎下了根。
时光荏苒,2020年,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的倪敬尧已找到一家上市集团的储备干部的工作,离家不远,工资不低,工作不累,前途可期,但他内心仍然坚定着当兵的志向,一到征兵季就报了名。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对我而言,就这样在职场中浮浮沉沉,即使有所成就,也是不快乐的。我想朝着自己的军人梦想前进,即使再苦再累,也是快乐的。或许太爷爷在天堂也会支持我的吧。直至今天,四年的本科经历让自己觉得有了足够的准备去面对梦想,去实现梦想,更好的为祖国为家人做出贡献。”倪敬尧说。
2020年9月倪敬尧即将光荣入伍,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希望他可以坚定理想,阔步前行。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它磨练了青年的意志,让好男儿施展才华,砥砺前行,成就事业。
如今,中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有责任、敢担当的大学生青年。中国军队也为高素质人才在军营实现青春梦想,提供了良好契机。
如今很多像倪敬尧一样意志坚定,志存高远的适龄青年,投身军旅,绽放青春。他们传承着不朽的老兵精神,用汗水见证成长,用青春见证奉献!(文/顾晴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