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把发展的速度拉上来。

融资减费,为企业“供血补养”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不少中小微企业发展都遇到了资金难题。我市通过为企业打通融资渠道、减免房租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发展“供血补养”。

位于包河经开区的安徽科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属于轻资产企业,“以传统抵押方式贷不了款,所以在产品升级上遇到资金难题时,一时间一筹莫展。”该公司总会计师王良玉介绍说,前不久,公司在包河区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30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通过优化信贷融资环境解决融资难题,我市还积极落实房租减免等政策,全力减轻企业负担。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和研发无线智能视频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疫情期间,企业仅用9天时间,就研发生产出了新型AI测温防控产品。目前这款智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商银行北京支行营业厅、中国声谷等多处场景。“能在疫情期间快速研制出新产品,得益于园区的支持和帮助。”公司总经理尼秀明颇有感触。

据了解,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鼓励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若干发展意见》,明确规定“房租两免两减半”的优惠政策。据此,清新互联将能节约近30万元的房租,“30万元对我们来说可以做很多事,企业将把这30万元投入到创新研发中,努力完成全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年度目标。”尼秀明说。

全面发力,“硬核”措施助企纾困

除了给予企业融资、租金减免等政策外,我市还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等方面问题,对科技、文化、农业等企业及小微企业等贷款给予贴息,对企业购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给予奖补,对企业引进紧缺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给予生活补贴、房租补贴等。

除了市级层面的一系列“硬核”举措,我市相关县(市)区也积极行动,助企纾困迎来“八仙过海”局面。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创业园区,合肥高新创业园通过举办“迎新半日谈”沙龙,介绍“青创资金”等特色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请创业导师提供“面对面”辅导,问诊企业品牌建设;召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项目交流圆桌会议”,促进园区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等领域优秀企业实现资源对接等多项活动,对园区中小微企业予以金融、人才、资源对接等多方面精准支持,从而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生态,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日前,包河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融资需求对接会成功举办。该区经信局遴选了44家存在融资需求的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民营小微企业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8家代表性金融机构及区属国企合肥滨湖源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进行对接,推动政银企三方紧密携手、同向同行,在合作共赢中实现发展。 (记者 赵俊松)

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