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怀着对亲人的不舍,官老伯的家属作出自愿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将官老伯的肾脏、肝脏和角膜捐出。这是今年7月15日,红十字会、卫健委、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深化联动协作后,我市首例道路交通事故遇难者人体器官捐赠。

他走了,留下的“厚礼”至少能医治3名以上患者,让生命延续

8月2日傍晚19时20分,68岁的官老伯途经延平区王台镇时,突然遭遇车祸,通过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被紧急送往南平市第一医院救治。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官老伯终因伤势过重,病情无法逆转,始终处于脑死亡状态。在确定官老伯的病情无法逆转之后,经过讨论,家属同意捐献器官。

据悉,官老伯捐献的肾脏、肝脏和角膜器官,至少能医治3名以上患者,延续他们的生命。

建立健全“绿色通道”,优先救治危急重症伤者,及时、妥善处置伤者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

今年5月,我市对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含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作作出部署,提升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急救水平,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努力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率、致残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突发的特点,建立健全定点医院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机制,制定应急抢救预案。根据交通事故危重伤员的不同类型,明确抢救程序和各主要工作环节的责任人,确保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医院各部门对危急重症伤者优先救治,及时、妥善处置伤者,提高救治效率。

确定救援专业医院,建立医疗专家库,提供紧急医学救援

除了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交通疏导和现场防护,保障医疗救治“生命通道”畅通外,我市还指定南平市第一医院、南平市人民医院和南平市第二医院三所辖区综合性或专业性医院,作为道路交通事故颅脑、心肺、脾脏损伤救援专业医院。各县(市、区)至少1家承担辖区内道路事故危重症伤员救治工作的医院。

此外,我市还建立市、县(市、区)二级道路交通事故重伤救治医疗专家库,涉及专业包括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急诊外科、肝胆外科、ICU等,26名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专家,对救治对象提供紧急医学救援咨询、建议或现场支持。

“先救治、后结算”,对生命体征确不可逆的,交警变身器官捐献宣传员

今年7月,我市深化红十字会、卫健委、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联动协作后,对交通事故中的伤员,明确各救援专业医院应按照“先救治、后结算”的救治原则,畅通紧急救治渠道,保障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一直都有开通绿色通道,救治交通事故伤员。”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肖凤敏介绍,伤员被送至该院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伤势严重的,又通知不到家属,可以缓交治疗费,待住院时再由住院收费处划转给门诊。

对虽然经过救治,但生命体征已经确不可逆的道路交通事故伤者,交警部门办理交管业务时,配合做好人体器官捐献宣传,联动红十字会、卫生健康部门,适时依法向道路交通事故遇难者家属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在其亲属作出自愿无偿捐献遇难者器官决定后,依法依规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