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生于1994年的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李晟曼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力挺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尽管新闻出来至今已有多日,争议仍未停息。

众说纷纭中,有一个问题令人难以理解,又不得不求解。莫说26岁的博士获聘副教授,就是获聘教授也并非没有。大概是在2012年吧,中南大学就聘任了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在校生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为什么李晟曼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遭遇这样那样的质疑?梳理舆论场上的各种观点,不难发现,“90后”“美女”等字眼被反复提及,而至于李晟曼的学术水平、履职能力,却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相互矛盾的现象。面对一些职称职务评聘中存在过度重视年龄、学历、资历、论文等倾向时,人们呼唤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束缚,不拘一格降人才。然而,当一些条条框框真的被突破、唯才是举真的摆在面前时,有人又踟蹰起来,心中犯起了嘀咕,甚至这也质疑,那也怀疑,仿佛里面有多大的“内幕”,藏着多少“猫腻”。这背后,固然反映出人们对公平公正的关心关注,同时也折射出一种思维的惯性、认识的固化,而标签化正是其突出表现。

标签能够辅助认知,但标签化思维却无多大裨益。所谓的标签化思维,就是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个群体、某类事物的刻板印象,评判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在对事实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就草草做出评判,这说到底是一种简单思维。拿李晟曼获聘副教授一事来说,有人之所以紧紧抓住“90后”“美女”来说事,而对她的学术能力是否匹配这样的岗位则兴趣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讨论前者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至于后者则需要深入调查、了解,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眼光,非有一定的道行不可。殊不知,当人们抓住一个个标签大加讨论、争得面红耳赤之时,可能早已偏离了问题的焦点,脱离了问题的要害。

揆诸现实,标签化思维不仅表现在26岁女博士获聘副教授一事的争论中,在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的讨论中同样有所体现。比如,有人一提到经济学、金融学等“热门专业”,便认为有“钱途”;有人一说到考古学、历史学等“冷门专业”,就觉得是只跟故纸堆打交道。实际的情况是,学经济学金融学绝不等于捧上了“金饭碗”;而研究考古学历史学,也绝不意味着只钻古书,很多时候还要接触、运用高科技。如果考生只对照标签来填志愿,恐怕是会受到误导的。

认识问题尤其是讨论问题,可贵的是抓关键,最忌的是想当然、浅表化。让讨论变得更有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就得摈除标签化思维。如果习惯于“贴标签”,陷入标签化思维,在问题讨论、观点争鸣中即便是磨破了嘴皮子,也难以争出个子丑寅卯,结果可能只会留下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