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嘉译 刘广辉

一位80岁母亲给4个儿子的遗书曾令不少人扼腕叹息,老人的遗书中写道:“谢谢你们照顾我,如果有来生,再也不见了……”不知何时,养老成了一个美丽而沉重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pexels

日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

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比例近3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4-2-1”家庭遭遇养老困境

急需医养结合服务

“在国内诸多城市,父母的养老问题成为独生子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科技部重点专项(医养结合)首席专家郑鹏远在“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暨乡镇医养结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及医养结合高峰论坛”上讲道。

“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不仅有“养不起孩子”的担忧,还要直面“养不起父母”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鹏远院长

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自古以来,我国以家庭式养老模式为主,这意味着赡养老人更多依靠的是儿女,而不是像国外那样依靠社会力量。

随着社会发展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成为中国式养老的主要困境。

尤其是“4-2-1”家庭结构(4个老人、夫妻2人、1个孩子)的大量出现,两个年轻人要肩负起四位老人的养老大任,使家庭养老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养老模式在国内崭露头角,如代际式陪伴、结伴养老、同居式养老、再就业养老、自主创业、时间银行等。

但由于我国老年人基数巨大、未富先老、未老先病等特点,急需构建智慧化、规范化、普适性强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受政府高度重视

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机构养老要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救援服务能力,鼓励老年养护机构中内设医疗机构,并提出重点推进医护型养老社会建设。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开展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包含医疗卫生在内的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全体的服务需求,开展老年人保健服务。

尽管此时医养结合这一概念尚未被明确提出,但在政策中已经开始对满足老年人康复护理的需求予以重视。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作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政策是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制定的指导性政策,也是医养结合政策的原点。

相关政策频繁、密集地发布,体现了国家对医养结合模式的高度重视,各种社会资源被逐渐激活。

围绕我国2.5亿老年人吃、穿、住、用、医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医养结合渐入佳境。

三甲医院保障+强大康复专业支撑

助力医养结合发展

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网络门诊合作二级机构紧急呼叫:82岁的张奶奶进行性胸痛越来越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当地医院不能解决。

呼叫后,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诊,CT检查显示其食管第二个狭窄处有异物,一旦危及主动脉,将导致大出血,有生命危险。

郑大五附院利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做后盾:血管外科与消化内镜中心快速植入胸主动脉全覆膜金属支架,在消化内镜下取出异物。 张奶奶这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张奶奶的经历表明,办养老院,潜在的医疗风险是存在或不可预测的,三甲医院强大的医疗资源是医养结合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具有百年历史的郑大五附院建院于1915年,是河南省首批进入全国三甲医疗机构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是郑州大学附属医院中建院最早、历史最长的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谈及为什么要布局医养结合,郑鹏远院长在全国各地的讲座上给出了答案:部分三甲医疗机构(如康复专业实力较强的医院)抽出部分精力在医养结合方面引领行业、制定标准、培养人才,发挥三甲医疗机构应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鹏远院长

精准的顶层设计与定位给医养结合实践指明了方向,郑大五附院充分利用三甲医疗、强大的康复及互联网等综合资源优势助力医养结合发展。

郑大五附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97年6月,经过23年的高速发展,2015年医院成立了康复医学部,由单一的神经康复发展为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儿童康复、儿童自闭症中心、老年康复、心肺康复、肌肉骨骼疼痛康复、康复工程等9个亚专业,位居河南省及国内综合医院前列。

同年11月,由原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员会批准增挂“郑州大学康复医院”牌子。

2016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成立郑州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独立承担郑州大学康复治疗学(四年制理学学士)招生、教学,是郑州大学附属医院中首家独立承担本科教育的医院。

2017年,河南省首个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在郑大五附院成立。

2018年6月,郑州大学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第五临床学院)设立康复医学系,康复医学系与学院管理机构并行运行,配置教师编制8个~10个。

2019年12月31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下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心血管等14个专业省级医学中心的通知》(豫卫医〔2019〕38号),郑州大学五附院获批河南省康复医学中心。

2015年~2019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中,郑大五附院康复医学科连续5年荣获华中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五位,居河南首位。

以“互联网+”为抓手

构建“医-养-社-家”高效闭环

“目前医养结合仍存在‘堵点’与难点,如‘医—养—社—家’链条衔接不畅;医养服务参与主体融合不足,市场活力缺乏,叫好不叫座;医养服务不能有效融入家庭、社区;中医药主动促进健康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设备支撑转化能力薄弱等。”郑鹏远说道。

传统的养老模式中,老年人“自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需要有人、财、物支持,这也使得老年人总是处在等待他人、“被动”照护的处境。

事实上,老年人也有主动照顾自己的需求。

对于老年人来说,平时在社区、看病去医院、养老院照护是最基本的养老模式。

而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养老可能要面对的是在社区、医院、养老院之间“辗转”,同时还要适应现代化发展,有着诸多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鹏远院长

基于此,郑大五附院借助智慧化、信息化手段,以“互联网+”技术为抓手,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健康养老模式。

即打通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养老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居家之间等医养结合的各个环节。

针对健康状态稳定、家庭不能照料的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改变老年人“过度就医依赖”,引导老年人社会角色、机能等回归社区。

针对健康状态稳定、家庭能够照料的老年人提供“主动居家式养老”服务,引导老年人社会角色、机能等回归家庭。

2015年11月,郑大五附院与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创建了“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医生服务、医疗合作、患者服务

医生服务包括医生培训、健康讲堂、基层医生认证、组建医生社区、组建专家服务团队、进行CA认证;

医疗合作包括品牌授权、双向合作、科研数据授信、转诊、会诊、AI智能医助、处方授信流转、区块链电子病历;

患者服务包括在线问诊、电子处方、慢病管理、基层医疗扶贫、“绿色就诊”通道等。

郑鹏远表示,动态监测技术与三甲医院高水平医疗干预是“主动式居家养老”的保障。

截至目前,郑大五附院“互联网医院”网络门诊互通39个县域200家基层医疗机构、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远程动态心电图系统对接74家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动态心电图4275例,其中心梗等高危患者98例、中危患者67例。

线上“下单”

打造“1+12+N”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李大姐,您能看到我吗?”郑大五附院附属社区郑州市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智慧互联网医养信息服务平台向一位80多岁的社区老年人问候。

“能,你们好。”李大姐在屏幕另一端向工作人员和记者挥手。

工作人员解释,“一般我们会把系统安装在电视机上,老年人通过固定装置就可以打开远程医疗系统控制窗口,跟我们见面。 如 果老年人有医疗和照护的需求,就可以及时联系到我们。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上问诊

郑大五附院利用智慧化、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资源精准服务患者,提高医院与医院协作效率。

除此之外,还以直属社区为依托,构建了“1+12+N”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即以医院本部综合资源与互联网技术为核心“1”,利用“12”个直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向N个地区(社区、学校、家属院、卫生院等)辐射,开展互联网线上服务,与签约、巡诊、上门、居家照料等医康养一体化的线下服务,以及延伸横向联合、多元合作、业务托管等下沉服务。

这意味着老年人在家中线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够联系到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面对面解决自己的医疗需求。

目前,郑大五附院已经为50个老年家庭安装智慧互联网医养信息服务系统。

老年群体是分级诊疗形式下重要的病源渠道,接下来,与福华街社区相呼应的福华北街社区,拟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以互联网医院为抓手,推广应用到福华北街万人社区,逐步把医养结合推进到全社区管理领域。

制定行业标准

发挥三甲医疗机构行业引领作用

作为河南省康复学科的龙头单位,郑大五附院发挥三甲医疗机构学术引领作用,提出“医养结合,服务是基础、医疗是保障、康复是支撑,主动健康,居家养老的理念,通过专业科学的“唤醒医康养照护”,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机体康复能力、情感满足心理等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养老需求。

2018年:

郑大五附院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分会副主委单位。

医院承担了三项医养结合省级课题:河南省卫健委的《医康养结合研究》《医养康护融合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省科协的《新形势下河南推进医养结合问题研究》。

医院参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基地评审标准制定。

2019年:

郑大五附院担任国家标准委发布中国老年医学会《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T/CGSS006—2019)《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设施设置基本要求》(T/CGSS005—2019)两个规范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医养结合康复指南》系列丛书出版发行,郑鹏远担任副主编,指南内容一共16章,郑大五附院独立承担编写3章、合作编写2章。

医院承担了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养基地评价标准”的制定。

医院承担河南省卫健委医养结合相关课题:《医养结合与失能老年人评估指导》。

医院承担郑州大学与翔宇科技创新协同项目资金2000万元,研究医养结合及相关智能化适老化康复设备。

医院成为河南省医院协会医养结合管理分会主委单位、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暨乡镇医养结合分会主委单位。

2020年:


郑鹏远作为唯一一家医疗机构专家代表受邀参加河南省民政厅“民政部养老行业标准”《养老机构洗涤服务规范》研讨会,就标准制定现状、存在问题、制定依据及医疗机构作用进行了诠释。

经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郑鹏远担任“河南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负责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的体系建设、标准制订、行业标准审定等河南省技术归口管理系列工作。

由郑鹏远牵头,汇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大学、九如城养老集团、爱馨养老集团、翔宇医疗集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3家、养老领军集团2家、知名康养设备研发生产企业1家等10家单位,成功申报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规范的应用示范》(申报编号:SQ2019YFC200189)课题,获批资金71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190万元……

后疫情时代,郑大五附院“医养结合,服务是基础,医疗是保障,康复是支撑”的原创理念,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变“有亲情无保障”的传统居家养老为“有亲情有保障”的“主动式居家养老”,给老年人一个家,而不只是一张床。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王嘉译

编辑丨吴文可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