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星星

虽然近两年网剧更新迭代,跑出来了一批又一批新导演,但郭靖宇在电视观众心中的地位却一直都很稳固,从刚刚播完的《小娘惹》到现在正在播出的《大侠霍元甲》,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得到电视观众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长年累月的工作,郭靖宇有严重的颈椎病,骨朵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打算贴膏药,单手背过去顺着颈椎往上一贴,迅速而麻利,这样的熟练程度就像肌肉记忆一样,郭靖宇每天都会重复这个动作。

在外界眼中,郭靖宇是一个充满江湖气的人物。从场记到副导演、执行导演再到如今编剧、导演、监制,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20余年,郭靖宇几乎把这个行业能涉及的内容都摸了一遍。从早前的《射雕英雄传》《打狗棍》《铁梨花》《灵魂摆渡》到现在的《小娘惹》《大侠霍元甲》这样风格色彩极强的作品都出自他之手,这位出生于河北承德的汉子,无论是作品还是经历都是这个行业里独一份儿的存在。

今年年初,他以“农村扶贫题材”杀入网络电影领域,打造了《我来自北京》系列,其中的《铁锅炖大鹅》在上海电视节期间成为年度精品网络电影,以及年代剧《小娘惹》、原创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为国剧出海进行加码的《灵魂摆渡·南洋传说》.......从近两年他涉足的领域和作品看,郭靖宇似乎没有边界。

而郭靖宇敢言的行事作风,也让他每次出现都成为大众的焦点,一聊起作品就止不住话匣子,聊到开心时,一些行业的痛点和金句不停地从他的嘴里往外冒。郭靖宇可能是媒体最喜欢的采访对象了。富有戏剧张力的人物事迹,浑厚且真诚的嗓音,搭配他丰富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全程采访下来,不会因为找不到话聊而尴尬,他也没有架子,刚进门就给骨朵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拿来了两个杯子,放上茶泡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给自己的标签:编剧、导演、郭靖宇

江湖气、传奇剧王、异类、敢言,外界给予了郭靖宇很多标签。但在郭靖宇的眼中,“编剧、导演”是他最在乎的。

“我的标签就是编剧、导演,然后加父母赐予的名字郭靖宇,现在必须把编剧放在前面,因为参加的多,导演工作参加的少。”郭靖宇一边回答,一边把编剧、导演这两个词在纸上写下并圈了起来,画了好几圈。

最开始郭靖宇是以导演身份入圈的。1998年在导演黄建中的推荐下,他拍摄了一部只有六集的电视剧《白领农民》,这也是郭靖宇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那时黄健中还特意跟他说,自己培养一个导演不容易,之后能不做编剧,就先别做了,因此郭靖宇很多年都坚持着做导演。但他始终都保留着极强的创作欲,有一次黄健中想让郭靖宇给自己写一个剧本,于是便有了2011年《王海涛今年四十一》,之后了郭靖宇便又多了一个标签——编剧,也是从那以后,郭靖宇担任总编剧的作品渐渐多了起来,《勇敢的心》系列《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除编剧、导演以外的任何称谓、印象,郭靖宇并没有喜欢或不喜欢之分。原来那样的特殊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被定义,大家都有标签,大众怎么说也由不得自己,所以“编剧、导演、郭靖宇是我的标签就好了,传奇剧王是谬赞,江湖气、敢言都挺好的,我也不排斥。”郭靖宇拎得很清。

而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农村题材的《最美的乡村》还是传奇剧《小娘惹》《大侠霍元甲》,郭靖宇像是吃透了电视观众,任何没有成功的题材和故事到了郭靖宇手中,观众都统统买单,对此他笑着说“确实电视观众跟我特别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靖宇很喜欢和大家交流,其创办的长信传媒坐落在居民区附近,一个生活气息非常浓的地方。处处能看到老人推着手推车遛弯的场景,对面是一所小学,偶尔能隐隐约约地听见学生们在下课时的打闹声。而这样的地理位置也让郭靖宇再一次扎根到了“电视观众”内部。

在每天早上八点半之前,办公楼下面的停车场是附近社区老人晨练的地方,人流旺盛,有时候郭靖宇喜欢早早地来到公司,每次看到这些老大爷、老大娘都会聊上几句。在2013年《打狗棍》播出时,郭靖宇刚刚把车开进停车场,这群老人就立刻停止了晨练,他们向郭靖宇簇拥过来,“这部剧在哪拍的,什么时候拍的,你经常在公司待着也没出去,怎么又拍戏了。”大家就像唠家常一样,七嘴八舌地向郭靖宇询问。如今他们已经十分熟悉,甚至习惯了每当有郭靖宇的戏播出时,大家都会站在那块空地上简单聊聊。

无论是在北京还在是承德老家,郭靖宇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和广大观众打成了一片。一次早上七点,郭靖宇出门跑到避暑山庄踢毽子,大家全程都在和他聊各种戏,甚至不知不觉地忘了时间,直到阳光变得越发刺眼,郭靖宇才意识到原来已经中午十一点半了,连早饭都没吃的他要回家吃午饭了。

这些都让郭靖宇感知到,原来不少人都喜欢看他的戏,他开心极了,而且通过这样长期与电视观众近距离地接触,郭靖宇也找到了打动电视观众的秘籍。

其实很简单他们喜欢的就是好故事。“你把故事讲圆了,讲到他们心里去,他们就喜欢看。”郭靖宇反复强调。“故事人”这三个字成为郭靖宇提及最多的词汇,他觉得故事人是编剧的升级版,是原创故事的人,而电视剧里有几条特别死的规定,只要做好了便能够收获关注。

“讲好的故事,把故事讲得弯多一点。”他说。如今虽然短剧集势头凶猛,但郭靖宇始终觉得观众依旧喜欢看长故事,随着剧中人物一点点成长,情感也被一点点带入,这样连续性或系列性的故事才能长时间的吸引观众。但与此同时郭靖宇特别反对注水。他经常把三集的情节放到一集里。

“做一个好的故事人很光荣,比获得国际上的任何大奖都光荣。因为这个故事可能会影响别人,而不是给自己加一个光环影响自己。”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郭靖宇声音加重,眼神笃定,他说自己在做故事的时候,真的特别开心。

三条线:传奇剧、主旋律、武侠剧

郭靖宇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会不间断地给自己安排写很多剧本。在他的办公室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日日新又日新。他觉得只要不停地找新方向,接受新的事物,讲新的故事,就不会有创作的瓶颈,如今他正在写互动剧。每天早上7点钟郭靖宇都会出门写剧本,妻子岳丽娜总会问一句,你昨天不刚写完吗?怎么今天又写?这时候郭靖宇会紧接着答复“对,又有一个新的题材。”

郭靖宇的个人创作有三条线,一条线是传奇剧, 第二是主旋律创作,第三条线是做武侠剧的监制,前两条线需要他来写,最后一条虽然不需要他写但也需要知道整体的情况。

习惯规定作息时间,一年150万字以上的创作量,用录音笔写剧本,说完后自己再校对一遍,就这样郭靖宇持续了很多年。但他也是普通人,也会遇到卡壳的情况,这时候他绝不会硬把自己按在那再出个几万字,而是转身休息。“文字是要打动人的,硬写出来的东西观众能感受到,大家也不爱看。”他说。

疫情期间可以长时间赋闲在家,这似乎是一个创作的好机会,但外界实时变化的情况,又有多少人能够安下心创作,反正郭靖宇做不到,他并不想写。每天在家做饭,和三个孩子在家里玩,偶尔练练毛笔字,从今年到现在一共写完了12万字,就这样混过去了好几个月。郭靖宇觉得这样也很舒服。

郭靖宇的传奇剧是出了名的,而近两年《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以及网络电影《我来自北京》系列的陆续出现,这都在显示着郭靖宇又瞄准了扶贫题材,虽然这类主旋律题材有政策的支撑,但在市场上却一直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写《最美的青春》的时候,郭靖宇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别人都做了好几年都没做成,凭什么我拿了就能做,我又没有比别人多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他痛苦了很久。380多人一起种树,这个故事真的没有什么意思。让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生一场大病,然后闪回到其年轻的时候,然后不断往里加人,拉长时间线,等回忆到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剧本便走到了第七八集,基本上扶贫剧都是这个路数,但郭靖宇偏偏就不想这么干,他觉得别扭,差了点东西。

后来他突然发现,大家没做成是因为没有找到典型人物的故事。以前小林场没有工作人员吗?有,这群工作人员主要是勘测地形、培养苗子,为林场做好准备工作。听到林场的负责人说有,郭靖宇激动极了,他要写的就是这个事儿,《最美的青春》成了。

而后来的《最美的乡村》更是一个命题作文,真的很难写。这是郭靖宇在体验完生活后的直接感受。

虽然扶贫题材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富矿,改革开放以来也涌现出了不少感人事迹,但这些故事与人物却是形形色色的,没有办法将这些事情归于一类人身上,因此想要讲述一个主要人物根本支撑不了30集的体量,如果硬要往里塞,便会显得很牵强。

比如在《最美的乡村》中,如果让第一单元里面党委副书记唐天石继续去培养返乡大学生石全有,这样的操作第三个故事也是可以串起来的,但郭靖宇觉得这样做太刻意,“难道直接将三个故事切开,这种单元剧的形式观众不能接受吗?”他想要试试。 而在《最美的乡村》中郭靖宇特意借用一个节目完成从第一个故事到第二个故事的转换,当看到在转换时剧的播出收视率没掉,他特别高兴。

而且作为一个老导演和编剧,郭靖宇很会猜“收视率”。基本上自己的每一部剧他心里都是有谱的。在《打狗棍》播出的时候,郭靖宇便精准的猜中了哪一集破0.8、1、1.5、2。此次《大侠霍元甲》播出第二天便破1,对此郭靖宇也是有准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这样理解的,就像当读者读到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后,会选择坚持把这本小说看完,看到长坂坡,“曹营中七进七出,杀得曹军上将进阶胆寒”后,便会喜欢上赵云这一角色一样,电视剧创作也遵循着这样的道理,“如果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与典型的事件,心里自然就有谱了,但若还抓不住观众,那么这个剧本就真的别写了。”

郭靖宇很理性同时也很感性,把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故事内容和收视率的把控也有着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掌握着分寸,始终都要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进行创作,而他的骨子里还有着作为资深导演、编剧的底气和执拗,就要试着啃一下难啃的骨头。

随遇而安,铁汉柔情

但自始至终,郭靖宇本人和他的作品一样,都是“不安分”的。

他敢说的个性是从小便有的。18岁进入话剧团,说团长剧本写得不好,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团长就站在身后,加上平时就喜欢调皮捣蛋的性格,郭靖宇被“发配”到了舞美队,拉大幕、扯大绳。因为剧团没有让他去中央戏剧学院,郭靖宇直接摔了领导的墨水瓶,后来他冷静下来,又买了两个墨水瓶给领导送了过去,见了面两人哈哈大笑,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后来郭靖宇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段子,有时候他也在想,如果当年去了中央戏剧学院,可能也就没有现在的编剧、导演郭靖宇。而这位老师既是郭靖宇一生最尊敬的老师,也是忘年之交,郭靖宇经常会回老家一趟专门找他喝酒。

而郭靖宇写剧本的梦也是一直都有的。从小就喜欢写小说,在他21岁的时候,便写了一本40万字的《成吉思汗》,一直坚持投稿。有一次,稿子在被送回来的过程中,被剧团门卫魏大爷无意拿去点火,烧了,发现的时候,剧本只剩下最后三页。这段故事,也让魏大爷每次看见郭靖宇都有点害怕。

郭靖宇却没有在乎,反而是冲魏大爷笑着说,“谢谢您,您让我打消了继续在家门口写剧本的执念,我现在已经出去做副导演了,也挺好。”直到现在,郭靖宇有时候还在想,老大爷当时是不是不知道这是剧本,他烧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样?

剧团的点点滴滴生活都印在了郭靖宇的脑子里,这也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我觉得一个编剧或者一个故事,如果离开生活是不行的,而这种对生活的回忆,起码还让我保持了收获。” 郭靖宇十分感恩在剧团遇到的一切,说到这他的声调压低了,语速也放缓了,这位魁梧的北方汉子的柔情一下凸显了出来。

郭靖宇很恋旧,他经常回承德老家,此次《最美的乡村》取景地便在承德,剧中的大量配角演员也都是郭靖宇在剧团时的演员。在吃“老兵烤羊”唱《智取威虎山》的那个人便是郭靖宇在剧团真正的老师,白头发的木匠也是剧团里的老师傅,剧中冀瑞丰则是郭靖宇好朋友的名字。而在写《最美的乡村》的时候,郭靖宇还找来了一位70多岁老编剧给自己做参谋,负责专门挑剧本里面的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靖宇给他念,他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听。“等一会儿,这个情节在农村是不可能发生,我建议你应该改成什么?”此时的郭靖宇会给他一字一句地解释自己在此处的创作逻辑,就这样在你说服我、我说服你的过程中,《最美的乡村》完成了,这都让郭靖宇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我觉得干我们这一行,比的是谁活得更久?而这个久,不是指是身体年龄,而是艺术,在年龄上谁活得更久就最了不起,然后还能够长期稳定地为这个行业做贡献,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长信传媒则承载着郭靖宇更多的期望,我不可能到什么时候都希望编剧、导演是我的标签,但即便自己不写了,也很愿意把长信传媒经营下去。“做一个文化公司有很多乐趣。带着一帮年轻的孩子一起玩也是很开心的。”

郭靖宇是一个非典型的导演、编剧,他的经历让他天生便有了与电视观众共情的能力,掌握着不错的观众缘,同时他也拥有了一份儿难得的江湖魄力,遇事波澜不惊,随遇而安。而他从小调皮捣蛋的性格更是深深地印在了骨子里,反馈在作品和创作乃至公司布局上便是很爱玩,也很敢玩。带着导演、编剧的标签,尝试不同的题材,公司长信传媒除了电视剧业务外,也做着网络电影、音乐剧,以及艺人经纪的全产业链,并将业务拓展至新加坡、马来西亚,为国剧出海步履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