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扩张“后遗症”凸显,“空床”日益成为负担。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我国的住院率和住院费用仍在持续攀升,已经高达19%。

随着医院办院条件的改善,医院病房扩张住院床位增幅持续不减,病床增长过快,病床扩张“后遗症”凸显,其扩张带来人力成本及设备配置资源增加,但是使用率却在逐年下降,给医院经济运营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床位使用率,“低门槛收治患者”等过度治疗应运而生,患者负担比例虽然下降但是支出绝对值负担增加,对医保基金也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应引发高度关注。

病床增加情况:十年翻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

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医院病床总数逐年增加,从新医改初期的增幅较快,后增幅逐步放慢,但是病床增幅扩张趋势依然不减,截至2019年病床总数比2009年增加了近一倍。

病床使用率:由升到逐年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病床使用率从2010年开始逐步上升,2013年为转折点,使用率逐步下降,与病床增幅直接相关。

入院人数:持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病床扩张,虽然入院人数持续增长,但是床位使用率下降,值得高度关注。

住院率:持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住院率持续增幅,从年均就诊人次数增幅来看,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这提示为了提高病床使用率,不排除低门槛收治住院过度治疗的情况。

住院费用:持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

分析:出院平均占用日逐步下降,人均和床日住院费用逐年增长,这提示虽然全民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升,但患者住院费用负担水平也在增长。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基本稳定,表明病床扩张,带来的医师配置也增加了。

医保患者:住院率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导致住院率上升的3大原因

从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年住院率逐年增加,如今上升到了19%,意味着平均5个人就有1个人要住次院。《柳叶刀》杂志刊登的《全球医疗耗费报告》显示,中国门诊率接近世界平均值,可住院率却明显高于平均值。

分析一下为何病床使用率逐步下降,而病床扩张热度不减,引发住院率持续攀升?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3大原因。

第一,病床扩张审批控制不严;新建医院、扩建医院,对病床设置未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从严审批,特别是医院达标上等、社会办医等,规模扩张带来病床增幅过快,伴随的是“住院率”增幅过快。

第二,医保报销制度设计缺陷;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极大地释放了民众就医的消费需求,关键是医保报销制度设计,住院报销使用统筹基金,门诊使用个人基金,引发患者更加倾向住院,推动“住院率”增幅过快。

第三,医院经济规律使然;医疗卫生经济规律使然,通过扩张增加病床,增加医保患者住院是较好的增收渠道,甚至逆向选择,低门槛收住住院患者,小病大治过度医疗获得医保补偿。

医保DRG-DIP支付能否解决住院率上升难题?

鉴于“住院率”持续上升的现实,医保DRG-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基于大数据的病种)支付制度改革,能否解决住院率上升的难题?分析一下现实可知。

DRG基于相关疾病组付费,DIP基于病种分值付费,两种付费模式采取“预付费”制度。对医院来说,尤其是对大多数中小型医院来说靠质量取胜需要时日,最基础的还需要按“量”取胜,没有较高的住院率,哪来的医保收入源?面对全民医保的时代,医院与医保的博弈现实所驱,现实情况是,只有医保住院患者才有收益,无论医保如何支付改革,没有住院患者医院都不会有收益。各家医院都在关注住院患者的增加,患者人数下降,病床使用率不足,医院病房运营成本无法消化,病床的增幅不控制,住院率很难下降。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路在何方”?

面对“住院率”持续攀高的现实,从数据分析来看,就诊次数增幅与住院增幅不同步,表明老龄化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关键的因素在于医保支付制度,为了控制“住院率”增幅,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路在何方”?笔者在此探讨3个思路。

第一,加大医保患者门诊报销比例;门诊就诊实行分级诊疗报销制度,现行报销比例差异过小,需要拉开报销比重,例如基层门诊就诊报销90%,二级报销70%,三级报销30%;经转诊批准的报销上调;放开门诊日间手术医保报销,让患者自然权衡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货币成本等。

第二,取消个人基金账户全部“统筹”;取消个人基金账户,全部实行统筹,整合门诊与住院统筹报销比例,门诊就医报销比重大于住院报销比重,引导患者门诊诊治。

第三,发挥内部人控制竞争机制;医保支付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医疗机构与之的契合度,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之间内部人控制竞争机制,让内部人参与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达成共识,才能和谐共赢。

总之,病床扩张“后遗症”已经凸显,要关注限制病房扩张增幅的负效应,才能控制“住院率”上升的源,否则有多少病床就会有多少患者。医保支付变革只有从过分关注住院报销向加大门诊报销倾斜,才能有效降低“住院率”,减轻医保支付压力。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秦永方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