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丰凤鸣 报道

8月以来,正处于重组中的上市公司*ST安信连发2条公告,但却不是投资者期待的重组新进展,而是公司涉诉案件的再次增加。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安信信托已11次发布类似涉诉公告。

从公告内容来看,上述官司主要还是与安信信托产品违约事件有关。实际上,2020年以来,信托行业出现一波违约现象,"暴雷"已经成为行业热词之一。根据用益信托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01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共计约1100.84亿元。

信托业风险资产率出现大幅上升,让人再次关注信托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行业人士认为,个别信托公司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风险事件,和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有关系,也是信托行业此前高速发展时期粗放式风险管理的后遗症。"2018年4月资管新规实施以来,信托业资产规模在平稳下降,但行业整改转型依然是压力山大,风险也在逐渐暴露",行业人士表示,对于习惯了牌照红利的信托机构来说,要想短时间在风控、人才配备、业务创新等多方面有所突破,并非易事。此次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信托公司应抓住机会加紧转型。

信托违约频发,行业缓缓"降温"

8月5日,*ST安信发布公告称,于2020年8月3日收到了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应诉通知书》。这宗案件的原告为黑龙江肇源农商行,被告为安信信托,诉讼涉及安信信托的给付义务,涉诉余额13.50亿元,目前已立案,处于审理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涉诉案件是否会对该公司损益产生负面影响,安信信托表示,本次诉讼事项产生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违约金等将减少公司当期经营利润。案件尚在审理中,公司如履行相关款项支付义务后将受让案涉信托项目受益权,并取得相关信托项目权益,后续将对信托资产预期损失予以审慎评估,合理计提相应损失准备,存在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肇源农商行并非是唯一一家因信托违约与安信信托对簿公堂的机构。记者根据公告统计发现,2020年以来,安信信托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共新增40起,涉案资金约99.96亿元。(仅统计其披露的新增案件,此前案件有最新进展的不包含其中。)而据安信信托此前披露,截至2019年末,安信信托作为被告涉诉案件64起,涉诉金额173.57亿元。据公告披露,安信信托涉及重大诉讼的案件均因业务中安信信托以远期受让或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的形式提供了保底承诺。

"信托业务不允许兜底、刚兑是监管机构一直以来多次重申的红线,但实际上信托业务经营中的这类违规操作普遍存在,安信信托事件只不过是把这一盖子打开了。"上述人士表示,一些老牌信托因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用资金池来给旧的信托产品刚性兑付的现象,随着监管收紧,风险因此爆发。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安信信托的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近2000亿元,有近800亿规模的信托产品因到期无力偿还而延期,不良资产高达700亿元。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信托业不良率呈现翻倍上升的趋势。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信托业不良率为0.98%,而2019年末不良率达到了2.67%,风险资产规模也从2018年末的3548.6亿元增加到5770.47亿元,增幅达159.71%。进入2020年,相关数据还在攀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行业的不良率高达3.02%,较2019年底上升0.35个百分点,风险项目达1626个,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长11.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用益信托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7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01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共计约1100.84亿元。

一大波违约现象的发生以及监管政策的影响下,信托发行遭遇"降温"。依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一季度,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1.33万亿元,去年同期数据为22.54万亿元,同比下降5.38%。

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信托业务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市场的融资需求强劲与否,对信托行业影响较大。2017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迎统一监管,去杠杆、去通道、打破刚兑的政策趋势强化,信托的资产规模受影响逐步下滑,资产风险也加速暴露。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最新监管文件,要求信托公司压缩融资规模。这一系列监管动作影响下,未来一段时间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可能还会持续下滑。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1685款集合信托产品,环比下降42.6%,融资规模总计1768.9亿元,环比大幅减少50.4%。

粗放式风险管理后遗症待解

资料显示,安信信托注册资本为54.69亿元,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鞍山信托,1994年以"信托第一股"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老牌信托公司,其2017年净利润曾达到36.68亿元,在信托行业全国排名第二。不过,2018年,安信信托的项目频繁踩雷后出现巨额亏损,2019年以来,安信信托风险彻底暴露,旗下信托项目接连出现产品逾期兑付事件。安信信托由此陷入多起诉讼中。

据悉,经中介机构审计,目前确认安信信托已经实质性资不抵债。因此不少投资者将希望寄托在了重组上。5月30日,安信信托公告了上海电气将主导重组的好消息。不过,此后未有进一步的进展披露。

7月28日,有投资者提问:重组方是否有入驻安信信托?对此,*ST安信董秘回答称,如此前披露,公司目前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企业及相关方协商重组方案。重组方有意在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下对该公司实施重组,目前尚处于对公司的资产和风险进行尽职调查和评估阶段。

今年7月份,银保监会信托部副主任唐炜在媒体通气会上提及安信信托的风险处置工作时表示,当前银保监会正配合地方政府推动,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当中。唐炜特别提到,发生风险事件信托公司仍属少数,属于局部风险,不会影响整个信托业的稳健发展态势。

不过,这一系列违约事件,让人再次关注信托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

记者了解到,2012年前后,银行信贷受到严格管控,依托跨市场投资的牌照优势、信托制度本身的风险隔离优势以及刚性兑付的隐形保证,信托公司凭借给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安排融资快速发展。其中主打房地产业务的安信信托就是激进派的典型代表,2012年以来其盈利迅速增长,但也积攒大量风险。2017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频出,房地产公司债务集中到期及资金链的进一步紧张,使得信托公司涉及房地产领域的资产风险增加。曾经"盈利能力最强"的安信信托由此陨落。

上海银保监局向安信信托开出的一张金额高达1400万元的罚单显示,该公司2016年-2019年期间有5项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将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用途,违规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等等。其中违规兜底等在上述诉讼信息中也有所披露。

至于非标资金池业务,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银保监一直的重点监管对象,可以看到近期的违约事件涉及的多是非标资金池类产品。据介绍,信托公司起初是为了通过期限错配达到短募长投的目的做这类资全池业务,集合运作的特点让公司能够汇总资金集中投资,资金灵活性、收益率高。不过,这一业务具有影子银行特征,而且有很多的信托公司用非标资产池去接纳不良资产,隐藏风险。击鼓传花,风险最终是落在了后入池的资金方头上。

一位信托从业人士表示,从上半年来看,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与结构调整明显,标准化集合信托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未来信托产品对非标资产的依赖会越来越小。这位信托从业人士强调,当下信托行业风险项目多发是实体经济下行等多因素的影响,7月底监管宣布,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也主要是考虑今年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信托等金融机构业务转型面临的阻力大幅增加。随着疫情的缓解、经济的回暖,未来信托行业不会出现大规模违约风险。

上述人士认为,当下的信托行业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期,信托公司应提高风险合规经营意识,由粗放式风险管理转向主动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启动转型需要在风控、人才配备、业务创新等多方面有所突破,对于习惯了牌照红利的信托机构来说并非易事。此次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也是一个契机,为信托行业多争取了一些时间。

此外,有从业人士建议,信托公司提升主动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要及时制订并落实风险个案事件化解方案。"风险事件的出现,可能会对公司声誉造成影响,但信托公司不能因为害怕延期兑付受到媒体自媒体关注,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从而不敢破刚兑。这对于风险的出清是不利的。"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