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摸排检测中发现,有3家企业自大连口岸进口的同一外籍货船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

8月10日,市疾控中心复核,3份外包装样本呈阳性。经核查,涉疫产品除少量加工出口外,其余产品均储存在冷库中,未流入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说明什么?

目前发现的都是外包装、内包装、或者包装箱内侧等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外国公司的某个或者某些员工是患者/疑似患者/携带者,然后在包装过程中首先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然后曾经接触过自己的眼泪、鼻涕,或者打喷嚏、咳嗽等,经接触或者飞沫将病原体传播到包装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海鲜市场总是查到新冠病毒?

1、空气潮湿

海鲜市场环境比较潮湿,而且很多海鲜都需要低温保存;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这种湿冷的环境很适合病毒的存活。

2、海鲜存储温度低

海鲜的存储恰好要求较低的温度,这也为新冠病毒的存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病毒更容易传播。

3、人员密集、流动性大

由于海鲜市场的人群流动性大,既可以将新冠病毒远距离携带至市场,也可以将新冠病毒携带更远,这也可以导致新冠病毒更大范围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总是海鲜被查到新冠病毒?

病毒特别适合在冷冻的环境下生存,越冷越活得好,等常温恢复的时候,病毒会活过来,而不少进口产品也是这样运输进来的。其实不仅仅是海鲜,冷冻肉类什么的也都要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海鲜外包装上的病毒,不是来源于海鲜,可能是沾染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飞沫、痰液、粪便、尿液等,外包装变得像被污染的电梯按钮、门把手一样。

2、如果海鲜生产地疫情没完结,从业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就高,水产品表面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随之就高。比如工人感染病毒后还继续上班,口罩手套佩戴、更换不规范,接触过水产品及其包装,残留污染就在所难免。

3、冷冻食品一次又一次漂洋过海被捉住,原因在于低温给病毒提供更长的存活时间。

4、目前还没发现吃出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这说明食物只要充分煮熟了,吃是不会感染病毒的,也说明从事捕捞、运输、交易、宰杀、剖洗、烹饪的食品产业工人才是高风险,消费者没必要过度焦虑。

5、外包装的阳性检出结果并不代表一定具有传染性,但暴露出相关企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范做得不到位。

6、提示冷链终端的抽检和消毒应该常态化,对冷库和包装进行消毒应该成为常规操作,紫外消毒可以成为冷链物流的标配。

7、小心撑得万年船,买疫区进口冷冻食品时,要做好其可能被病毒污染的准备。接触时戴手套,买回来后所有环节都保证生熟分开,别在水龙头下哗哗冲洗,避免水花飞溅。独立封闭包装后再存放冰箱,冰箱不是保险柜,切切定期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冷冻食物一定煮熟后再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如何处理?

首先可以少食用和接触这些食品(理论上各种外包装都有可能核酸检测阳性);对这些产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购买回家后可以考虑采用酒精消毒;回家后再进行独立包装保存;在加工之前认真清洗并做好个人防护,厨具等避免混用;生熟要分开,避免生食,尽量熟透再食用;及时对厨具、容器、台面等进行清洗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疫情尚未结束,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呀!